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六段运动”对人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心理学理论对“六段运动”对人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完整的“六段运动”锻炼,可有效地降低锻炼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疲劳感的缓解和消除;建立心理暗示,提高对相应肌肉的控制能力,进而达到放松机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可使锻炼者的消极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和排遣,同时还能增强人的蛮勇之气魄和坚强之意志  相似文献   

2.
采用观察法,比较太极拳锻炼者与无锻炼者的身体指标,分析了太极拳练习对于慢性病人的治疗效果,即加强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运动器官功能,减少退行性变化等。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同时,也可以调节锻炼者的心理情绪,国内外有不少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太极拳运动具有这些健康益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快,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众多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研究探讨.而太极拳运动...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心率血乳酸和血糖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试图从生化角度,通过测定血乳酸、血糖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来研究太极拳运动。太极拳是有氧化谢项目,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时,练太极拳后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这和练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不存杂念,使人的思维始终集中于机体各种动作的变化和协调上,大脑皮层中的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多,使血溏浓度升高。太极拳这种以“神为帅、身为躯使”的有氧代谢运动,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得到提高和调整,有效地解除因高度节奏感造成的疲劳,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提高,这正是太极拳养身、健体、祛病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周莉  周之华  马永涛 《体育科学》2004,24(10):71-72
通过对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练习者进行遥测心率,对其完成一套动作后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练习孙式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情绪紧张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紧张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不同的情绪紧张度能够引起不同的机体反应,如果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降低身体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本文通过对习练太极拳中老年人的情绪紧张度进行调查统计,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情绪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旭君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1):82-84,97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太极拳是一种强调自我锻炼的运动,太极拳的智慧源自锻炼者自我认识的深入,源自自身的“体悟”累积。太极拳智慧主要表现为:认识智慧、内劲智慧和修养智慧。运用元认知理论对太极拳智慧提升进行阐释。在太极拳练习中,如何用“意”体现着锻炼个体如何积极运用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功能的实现水平和能力。太极拳功夫造诣越深,锻炼者的元认知越发达,其自身的悟性越强,智慧也就越多。太极拳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智拳。  相似文献   

8.
试论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目前流行较广的 1种健身运动。经常练习太极拳有调理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 ,提高灵活性等作用。太极拳动作缓慢、轻柔 ,尤其适合疾病恢复后的中老年人和高龄老人练习。近年来 ,参加这项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 ,涌现出一些太极拳协会、太极拳团体等。本文通过对部分太极拳锻炼者进行调查 ,对中老年人从事太极拳运动的健身作用进行探讨、分析。1 中老年人热衷于太极拳锻炼的动机分析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体育健身项目。由于这种锻炼方法不受场地、气候条件以及年龄、性别的限制 ,简单易行 ,强度适宜 ,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在我国具有广…  相似文献   

9.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太极拳的锻炼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分析法和逻辑法,对太极拳的健身价值、竞技价值、技击价值、教育价值进行梳理,探讨了人们对太极拳锻炼价值的需要,提出了坚持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在研究和弘扬太极拳锻炼价值时,既注意到太极拳锻炼价值的全面性,又注意突出锻炼者在太极拳价值观方面的个性差异。认为以“以人为本”发挥太极拳锻炼价值的关键在于以锻炼者的需求确定价值取向、以价值取向引导太极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吉首市锻炼人群集中的8个社区的老年太极拳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包括参与太极拳锻炼者的基本情况、锻炼者的练习拳种、锻炼时间、锻炼者的场所、锻炼者的规模及组织形式、锻炼动机等,旨在为社区老年群体太极拳锻炼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感盛行,尽管疫苗已经问世,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远离疾病,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适量运动可以增加自身抵抗力,要养成锻炼习惯。甲型H1N1流感下的科学健身运动项目最好以个人项目为主,避免球类项目,锻炼场合选择在有太阳,新鲜、流动空气的开阔地点。科学健身运动处方为:适宜的运动强度为:65%~75%,心率130~150次/min;适宜运动频率:每周锻炼3~4次,最低每周锻炼2次;适宜运动时间:每次运动的时间在30~60 min耐力运动;适宜运动时间带:早晨,下午。另外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盐、维生素等物质并充分休息。  相似文献   

12.
不同运动强度对经常与不经常锻炼者心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RPE生成方案调节强度,36名大学生以小、中、大3强度分别运动10min,检验不同强度运动前后心境状态的变化,以及对经常与不经常锻炼者心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强度运动有利于心境改善;中等强度运动对心境改善效果不明显;大强度运动对心境没有产生影响。中等强度运动对不经常锻炼者自尊的提高更有效,低强度运动对不经常锻炼者混乱的降低更显著。建议根据个体锻炼经历不同施以不同运动强度,从而获得心境改善的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iversity-based instruc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A) courses and changes in overall PA levels and negative mood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 The study also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change in PA requir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mood in course enrollees. Method: Participants were university students initially completing PA below the level recommended for health who were either presently enrolled in an elective instructional PA course (treatment group, n = 52, 69% female) or not presently enrolled in such a course (comparison group, n = 32, 69% female). Validated surveys assessed volumes of PA completed per week and overall negative mood from baseline to course end. Mediation analyses assessed group effects on mood through PA changes and reciprocal relations between PA and mood change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crease in PA and significantly more reduction in negative moo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hange in PA complete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and change in negative mood, and change in mood complete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and PA.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a reciprocal, mutually reinforc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PA and mood. An increase in PA of at least 2 days/week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negative mood, with no greater effect for more increase. Conclusions: Results provided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based instructional PA courses and how they might be leveraged to improv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possibly contribute to their academic success.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及其治疗方法与太极拳练习方法的对比,提出了通过以太极拳练习来缓解和治疗学生心理疾患的方法。并得出结论:太极拳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活动类型和强度对大学男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阐述和考察了个体锻炼活动中心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诸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活动类型;(2)活动强度;(3)适宜强度刺激等。并引入“运动处方”概念,探讨在这一类个体活动指导形式中加入个体主观变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bicycle ergometer exercise at varying metabolic intensities upon the heart rate, electromyographic (EMG), and mood state responses to a timed mental arithmetic stressor. Twelve males participated in f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ree exercise trials consisting of workloads of 40%, 55%, and 70% of physical work capacity, and an attentional control condition. Daily test protocol involved the following time sequence: habituation, baseline, exercise or control condition (presented in a counterbalanced order), recovery, mental arithmetic, and completion of mood state questionnaire. Results indicated no differential response to the mental arithmetic stressor across the four conditions for the 12 subjects for heart rate, EMG activity, or mood state. Thus, 15 min of exercise at 40%, 55%, and 70% of physical work capacity proved to be no different from an attentional control condition in influencing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the mental arithmetic stressor.  相似文献   

17.
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分泌并作用于效应细胞,使其发生特异性的功能改变的一类活性物质。它是机体主要的调节途径之一,对人的行为、情绪和运动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经递质分为4类,即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其它类。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是最先被发现的,同时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神经递质与运动能力的相互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文章旨在探讨运动对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分析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ARS-3、GQOLI对体育锻炼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276名大学生中,进行中等运动量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最强.因此,改革学校体育,使学生树立健康观念,培养自我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主观幸福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休闲与休闲体育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的方法对休闲的概念、发展及休闲体育的概念、特征、分类、功能进行探讨。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自主地选择自己爱好的身体练习和运动项目,以达到愉悦身心、修身养性,实现和完善自我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休闲的重要活动内容,在未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它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绵缓健身运动导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绵缓运动是指以绵长柔缓为基本运动特征的较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是适度负荷运动之一族,包括导引运动、太极运动和舞武运动。它们显著的健身效果源自于其深厚的东方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人体生命科学基础以及完整的技术体系与技术方法。其基本行动特点为:松静自然、意气相随、园活合顺、松紧适度及延绵徐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