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5年以来的五年,既是中国出版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也是《出版广角》沿着其"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的宗旨,继续艰辛探索,为中国出版而歌、为中国出版而泣的五年。总括《出版广角》的15年,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出版发展的脉络,可以深切地感受中国出版人为中国出版的改革发展倾注的心血,可以真情体验中国出版人十五年来的欢喜、悲苦和激情。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百年大学出版史上,学人办刊现象与现代大学精神联动最为密切,是大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思想、学术多元化的重要表征。学人办刊呈现出大学出版在建构学术共同体、凝定大学精神等方面达到的高度;彰显了大学和大学出版的内在精神,即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这是大学出版"道"之所在,也是当下大学出版改革可资借鉴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开放获取是一种新的学术出版与交流模式,与传统期刊出版在办刊理念、运作模式、编审过程、经费来源、版权问题以及期刊评价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文章论述了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意义和特点,对中国出版界推动和实施开放获取出版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秀丽  任天翔 《新闻知识》2023,(10):3-12+93
陕甘宁边区的红色期刊出版事业是中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忧外患、条件艰苦的根据地进行期刊出版,对党的宣传、统一战线、革命斗争、根据地建设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通过对陕甘宁边区的出版背景、出版单位、出版内容的史料综述,发现延安时期的红色期刊出版聚焦于抗战,表现出“党政办刊,加强党的建设;军队办刊,贯彻武装斗争;民间爱国团体办刊,扩大统一战线”的总体态势。基于此,其历史意义和启示在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延安精神,红色期刊出版可见性提升的策略,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5.
舒新城是近代中国知名的教育家和出版家。他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与出版事业,以教育救国为理想,编辑出版过包括《辞海》、《新中华》、"大学用书"、"中华百科丛书"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书刊,有着丰富的编辑实践和独到的出版理念,在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兴盛与发展中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全球出版业经历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急剧衰退后,迎来了企稳回升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出台振兴文化产业的国家政策,新一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及全球出版业格局的调整等,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本文在讨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机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了我国出版"走出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吴赟 《出版科学》2010,18(1):37-42
出版产品的经济特质是出版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出版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点。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及加尔布雷思的"知识资本"学说引入出版经济学研究,对于深度分析出版产品的内容产品与文化商品属性具有重要价值。出版产品的经济属性受到技术、市场、制度、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需要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共存的出版业。  相似文献   

8.
张品纯 《编辑学报》2020,32(6):595-599
创办科技期刊时确定的办刊宗旨,体现了办刊者的初心;遵循这一宗旨去实现办刊目标,是办刊者的使命。牢记初心使命,办好中文科技期刊,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国家对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期刊办刊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把卓众出版作为一个案例来剖析,不难找到佐证支撑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参考”两字上下功夫———《出版参考》编刊札记□陆本瑞毛鹏《出版参考》自1988年创办至今,已经历了9个年头。9年来刊物由内部发行至公开发行,篇幅由8页、12页扩大至16页,办刊单位由中国出版科研所独家主办到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联合主办,而...  相似文献   

10.
希望《出版广角》继续保持"新锐"风格,不要被时间抹平了自己的棱角,要唤起思索和批判并让这种思索和批判变为推动中国出版产业良性和健康发展的动力,成为出版业的苦口良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宋原放在上海创办《出版史料》,我请教他的刊物为何称"史料",不称"研究"?他说:"史料搞不清楚,怎么搞出版史?中国出版史如何,一切要等搞清资料以后再说,要凭资料说话。"我相信宋原放的话是对的。  相似文献   

12.
《出版广角》在当时,正是以令人敬佩的胆识和勇气,以刊物为阵地,从不同的视角为中国出版业改革鼓与呼,从而成为了中国出版业的"广角镜"。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大科学时代,学科之间不断渗透、交叉、融合,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很多研究成果涉及多学科前沿交叉领域,这为综合性科技期刊策划特色专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传播优势,也是体现其办刊风格、突显期刊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总结《科技导报》近年来专题出版选题方向,表明其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策划出版的专题与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热点、国际科技前沿具有较好的契合度。结合办刊工作实践指出:中文综合性期刊在专题选题上应紧抓学科综合、内容全面、选题灵活这一特点;在选题方向上应加大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交叉领域专题、科技前瞻领域专题出版,快速响应社会热点及突发事件,履行社会责任;在办刊导向上应坚守办刊定位、突出办刊特色、提升服务能力,从而在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在品格上立足中国特色,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4.
欧莱利"粗剪"出版作为一种编读交互、个性化服务的新型的出版模式,具有更好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利于提升图书和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更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等优点,其出版模式为我国数字出版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出版环境与数字出版环境并存的情况下,针对科技期刊目前的出版状况,探讨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模式,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科技手段,完善科技期刊出版的战略理论。本文认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必须转变思维模式,注重编辑人才培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经营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在提高出版效率的同时提高办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与许老相处是在他离休以后。 1988年2月,他与时任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总经理娄明、新华出版社社长许邦、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王业康、新闻出版署外事办公室主任龙文善、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周谊等二十六位出版业负责人一起筹备成立了"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简称"促进会"),  相似文献   

17.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出版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虎  章莉 《出版科学》2011,(6):90-93
关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精品办刊理念,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概况、期刊特点、期刊部组织架构、出版社与其他机构合作出版并提供期刊出版服务等方面探析其学术期刊出版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的出版,是近代科技出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开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途径和新媒介,这一滥觞于洋务运动期间的刊物,助推着近代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的近代化.《格致汇编》的编辑艺术、出版发行方式引领了近代中国办刊模式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的2018"中版之夜"——首届采书节暨中版好书镇社之宝征文颁奖盛典4月22日在北京新华书店总店城市书房隆重举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出版"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在推广全民阅读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毫无疑问,我们正面临一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自从王选院士用"激光照排"送走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寄望于技术改变出版产业的思考和努力就没有停止过。在上世纪90年代,电子出版一度光芒耀眼,但终究没有动得了"传统出版"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