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上新授课时,由于跨栏教材难度较大,因此,运用了“六段式”教法,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意练。看示范,看直观图,讲解动作要领。这样能使学生“意在练前”,未练之前对整个技术动作在头脑里有一个完整概念。 2.诱练。作跨栏的辅助练习,诱导性练习,走和慢跑,从栏侧过栏,体会过栏腿的动作。这是把完整的概念运用到具体的练习中,分解练习,消化吸收。 3.完整练。作过一个栏的练习。体会腿臂的协调配合和完整的过栏技术,体会栏上攻栏腿的异侧臂积极向前伸配合上体前倾,感觉到有一个“洗头”的动作。练习六到八次。 4.反复练。选一名有代表性错误的学生作练习。让大家评议正误,然后教师讲解纠正错误动作,再让学生作过一个栏的练习三至五次.  相似文献   

2.
<正>一、案例背景前滚翻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并且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在做前滚翻起始动作时未做到低头含胸、提臀收腹,导致低头不充分,总是前额或头顶先触垫,不能做出后脑先着垫的动作,以至于无法很好地完成滚翻动作。为了解决学生不能很好低头的这个问题,笔者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方法。于  相似文献   

3.
纠正侧手翻错误动作时不容忽视头颈姿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学习技巧侧手翻时,有一部分学生完成动作时,出现屈髋、屈臂、冲肩、两腿侧绕手翻不经倒立,倒立时塌腰,摆腿无力、翻转不畅、不能有力地推手抬起上体等错误动作。经过较长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出现这些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练习时没有随着技术环节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头颈姿势,而影响了整个动作的完成。一、不合理的头颈姿势引起错误动作的原因1.出现屈髋、屈臂、冲肩、两腿侧绕手翻不经倒立的原因是:在上体侧倒时,有些学生过于低头。由于低头会反射性地引起上、下肢屈肌及腹部收缩肌紧张性加强,背部及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造成含胸…  相似文献   

4.
跨栏跑的技术比较复杂,不好掌握,初学者又多有一种害怕心理,使他们不易集中注意力去体会动作要领,要么不敢过栏,要么跳越而过,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跳栏”的错误动力定型。怎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害怕心理,较快掌握好跨栏的技术呢?多年来,我是这样教的: 首先,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心理等特点,开始学习时,不用正规栏架,而在相距一米多的两张较矮的板凳上面横架一条细竹竿作为栏架,然后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教师作正确示范、讲解,学生观摩,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过栏。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听教师讲解,多次模仿练习,仔细体会摆动腿、起跨腿,上体前倾,摆臂等动  相似文献   

5.
一、垫上技巧练习1.学习垫上前滚翻,体会头后部、颈、肩、背、腰依次触垫顺序,滚翻要圆滑。2.学习前滚翻分腿坐,当对前滚翻动作技术已形成动力定型后,可在垫上放两根竹竿,形成“双杠”的概念,并运用正确的讲解与示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双杠”上练习前滚翻分腿坐,注意体会胳膊、手、腿在“双杠”上的位置,使学生预先体会到在“双杠”上的感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3.学习头手倒立,要注意慢起时腰腹肌力量的控制,体会身体重心的移动。二、杠上动作技术练习在以上动作技术掌握较熟练的情况下,可…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学生练习或出列示范时,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教师对此要进行否定,加以纠正。然而,教师的否定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错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教师的否定中受到启示和激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现介绍 10种简便实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开脱式否定。“你做错了,但这不能全部怪你,可能老师在讲解时没说清楚,现在我再说一遍要领,你注意看别的学生做动作。”这样,既可不让学生因此而感到难堪,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商量式否定。“你做得不错,可教师觉得若再快…  相似文献   

7.
教学构思: 1.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协调统一 准备部分安排了新版“石头、剪刀、布”游戏,目的是激发练习兴趣及热身外,把游戏与分腿腾越“单跳双落”和“含胸领臂”动作结合,潜移默化、循序诱导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基本部分的学习中始终围绕分腿腾越(山羊)的重难点“单跳双落”和“提臀分腿”的学习设置各种教学诱导性练习与辅助性练习。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体育教师天天要在学生面前讲解示范,如果长期老一套单调的着装,那就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前年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初一试验班,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我利用一组技术分解图片来讲解,并且穿上白色挺括的体操裤和轻巧的体操鞋示范,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分析老师的动作是否和技术图片一样?还存在哪些细节上的缺点?同学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印象深刻,思维活跃,产生了追求动作美的强烈欲望,练习时相当自觉积极,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体育课教学中,讲解与示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相对简单的技术动作教学中,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技术动作要领,之后进行体验练习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而在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教学中,教师仅凭讲解是无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笔者在教学中将示范法、图解法、模型演示法与讲解法相结合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现介绍如下: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是学生认知动作的基础,而讲解则是让学生了解动  相似文献   

10.
在武术入门训练中,学生对武术动作的术语、名称比较生疏,在训练中如果多采用示范、讲解、示范、领做的教学顺序,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武术动作。1.示范第一次示范的重点是让学生看到所要学习的动作,通过简单的讲解,知道叫什么动作名称,然后让学生跟教师一起模仿性做几次,使学生对“动作”及“动作名称”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对某些复杂的动作,可分解示范,在动作方向、路线、身体部位变换多时,单凭讲解,学生较难理会,因而在示范前要提示一下,便于在练习中用讲解来强调其重点。2.讲解第一次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后,应立即讲解动作要…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听过一堂小学低年级前滚翻教学课,听后感触颇深,对教学中应如何“精讲”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带小学低年级学生上前滚翻课,按惯例在做完准备活动之后,老师应该讲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然后,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可他没这样做,而是在准备活动结束后,跟同学们说:同学们,让我们轻松一下,看看天上的蓝天白云。在疑惑中学生们自然地抬起头,仰望天空。老师接着说:我们能不能低头看到天空?看着学生们都很纳闷,老师接着说:跟我做,低头———弯腰———再弯腰———两手撑地(有垫子)———再低头,看到天…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语言具体化,“专业术语”生动化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力,但他们对身体动作的体验还不丰富,对抽象的语言所表述的动作要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时候是“大概”能听懂,但不知道做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符合要求。所以,教师讲解要领、要求时一定要具体,最好是看得见、摸得着,有章可循。以一年级的前滚翻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生硬地以专业术语要求学生“低头、含胸”,而不告诉他们要“低”到什么样程度才算正确,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头低得不够”,出现“头顶”顶垫子的错误动作。如果教师这样启发一下学生:“同学们,除…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课中纠正错误动作的几种方法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高校体育课中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出了加强讲解示范、抓主要环节、调整练习内容或手段以及暂时降低练习难度等四种方法 ,并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建立对学习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帮助学习正确思维,从而领会动作含义,掌握动作技术,因此“听、看、想、练”是学习和掌握动作的主要环节。所谓“听”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解动作要点和练习要求时,全神贯注听老师讲,从而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了解动作的要点,内在联系,形成对动作的正确概念。因此在老师进行讲解时学生必须专心听,而且要求教师讲解及时、精练、生动、富有吸引,并  相似文献   

15.
<正> 小学六年级教材要求学生初步学习蹲距式起跑。在教学中,笔者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之后,按照“各就位”、“预备”、“跑”的口令,集体练习时,发现近1/3的学生起跑姿势错误。主要表现在:前脚掌和两手同在起跑线上,后脚要么拉得太远,要么靠得太前,经重复示范、讲解,并逐个指点之后,仍不得纠正。究其原因是初学阶段手脚不协调,定位能力差等。后来,我设计用“三线”定位法,效果颇佳。具体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6.
一、"手倒立"练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原因1.松肩、塌腰、臀下坠、身体伸不直、不舒展。上肢的支撑力量薄弱,对"手倒立"动作的顶肩、紧腰、展腹等技术环节概念理解不清。肩关节紧张,不能协调用力。2.立不起、立不稳,出现前倒。学生初步学习"手倒立"时,在摆腿、翻臀环节不能很好的控制重心,再加上出现低头,以至出现前倒现象。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教学如果总是按照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学生再进行练习,这一模式进行,学生会感到呆板、单调和枯燥无味,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方能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寻找动作规律,把感性的东西变成理情的东西.如在跑的高抬腿跑辅助性练习中,开始学生都做不好,绝大多数学生都仰着跑,且支撑腿弯屈,我让学生扶着墙壁,模仿上坡骑自行车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新授课的常规教学顺序,一般都是在准备活动之后,即安排新授教材的讲解及示范,然后由学生开始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通过新教材的讲解及示范,学生对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往往只是初步的理性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尚不牢固。在这种状态下随即进入实际练习,势必造成以下几种情况:①由于正确技术概念不明确,在练习中可能因各方面原因使动作变形,久而久之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而不好纠正。  相似文献   

19.
<正>一、无处不在的"代声音"案例1:三年级前滚翻教学课。课堂上,按照常规,教师示范讲解后学生练习,巡视中,教师发现有几个学生不是翻不过去就是翻斜了。教师及时集中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示范、讲解。"大家明白了吗?"明白!"张某某,你呢?"懂了。"李某某呢?"……学生又开始进行练习。这时,教师的目光一直盯着刚才动作有错误的学生,结果他们的错误动作一点也没改。此时,教师显得有点生气。"刚才不是说听懂了吗?不懂为什么不举手?"两名学生低着头,显得十分颓唐。  相似文献   

20.
一、文字提示法体育课上学生进行队列练习,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文字提示法,能引起学生注意,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如:在齐步走练习中,当学生摆臂幅度小、低头含胸时,教师可把“一、二、一”口令变成文字口令提醒学生,即:“加、大、摆、臂”,“抬、头、挺、胸”等。在使用文字口令时要与学生的步伐节奏一致,以达到良好效果。二、交替强化法在行进间队列练习中,经常出现学生步点与“一、二、一”口令不相符,造成步伐混乱。为了使学生步点节奏与口令一致,采用数字口令与文字口令并用的方法,进行重点强化,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