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姚政邑  何洁 《编辑之友》2015,(11):56-60
文章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规律、物质与非物质形态、技术适用场合等方面论证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广告价值重新进行评估:依靠"内容为王"的生产优势,传播优质广告信息;依托实体化接触方式,有效传达广告信息;发挥公信力优势为,广告主品牌建设服务.新媒体崛起从一些方面促进了传统媒体广告的变革,形成了促进传统媒体发展的助力.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将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形成有益于企业和市场的广告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微信推进新闻生产和传播链条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信息媒体构架被新型社交媒体消解和重构.处于融合创新背景下的传统媒体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积极创建微信公众号,探索新闻传播新模式.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在信息编辑框架与推送方式、新闻传播观念与话语、个体体验与互动反馈等方面有一系列变革与创新,其新闻信息重构与传播效能的新变为媒介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时代既是信息传播形式发生颠覆性变革的时代,也是传播资源重新配置的时代.这种变革与重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播的内容和手段,而是渐渐出现在传播对象(受众群体)的选择和"站队"中.在这场变革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赢家,因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存共生、互补创新的关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推进,广播电视节目这种传统媒体形态将与新媒体持续并存发展,相互交融,共同创新.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来自新媒体的冲击.而新媒体的媒介技术快速更新,不断改变着新闻传播格局与媒介生态环境,传播的信息和选择呈现爆炸式增长.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话语霸权的瓦解和传播等级体系的解体来阐述传统媒体的解构,从聚合信息、分散信息和即时信息三个方面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进行解读,新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连接并逐步形成网络体系的传播结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必将走向融合发展之路,共同朝着智能媒体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5.
田舒斌 《传媒》2016,(2):29-30
近年来,传播技术迅猛发展,新兴媒体发展之快、影响之深、对传统媒体冲击之大前所未有,在新闻采集、加工、发布、传播等方面推动了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但随之而来的职业失德失范现象又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是电子传播时代的重要标志.20世纪后期以来,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立体声广播和高清晰度视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质量也越来越高.美国人凯文·曼尼提出的"大媒体"概念,指的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全面竞争的现象,并且他也提出,传统大众传媒、电信业、信息(网络)业都将统合到"大媒体"之中.那么,在"大媒体"时代,广播应该如何克服自身劣势,更好地发挥特长?笔者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7.
“网站建设”等技术类课程在新媒体专业中的必要性 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新媒体的发展壮大打破了传播的原有格局.PC时代门户模式的网络媒体已经转型为移动新媒体模式,传播的主体逐渐由专业媒体转变为大众,传播的途径也由传统媒体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大众在互联网使用、信息获取,以及媒体在信息的生产和加工方式上都有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给新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带来了相应变化,继而影响了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新旧媒体共同影响信息传播的今天,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更高效、更快速、更多元化的特性.为揭示新、旧媒体共同作用下信息传播的结构和特点,笔者借助于"5w传播模式",对武亦姝走红现象进行解读.结论认为,在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体、受众的共同作用力下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合力不仅能设置议题而且能形成社会议题、反映社会议题,使武亦姝走红的同时进一步传播了传统古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接收并传播信息的强大终端,开创出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再次深刻印证了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这一经典理论.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信息获取方式、消费习惯、思维方式的变化,更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家独大、单向度信息传播的模式和传统的信息产制方式,重塑了媒介生态.作为历经百年发展并在一次次变革中生存下来的传统媒体之一——广播,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蒋学东 《出版科学》2018,26(3):78-81
拉斯维尔"5W"传播模式为研究信息传播提供强大指引.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提升,促进各类媒体的深度融合,"5W"模式的核心内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变化为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媒体融合的特点、本质和内涵,综合利用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型媒体的优势,在学术信息传播五大要素方面深刻领悟媒体融合趋势对信息传播的巨大影响,科技期刊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才能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郭立 《传媒》2017,(18)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原先依赖"渠道"优势的传统媒体在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上都受到了严重挑战,其配套的生产流程亦呈现出无法适应互联网生态下的信息需求和受众需求的态势.在新媒体时代,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具备全新业态的主流媒体,必须打造自有平台,在生产流程、技术架构、媒资共享等方面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一体化运行.  相似文献   

12.
李鹏飞 《传媒》2018,(4):89-90
当前绝大多数社区传播更多依赖新兴媒体,而忽视传统媒体的效用发挥.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传播应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时间并存的场景下,强调两者的配合.本文以营销界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支撑,结合社区传播理论和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状况,提出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社区"整合传播"的观点,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整合传播"模型,以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根据受众群体不同特征采用不同传播模式或偏向于传统媒体的"重"传播模式,或偏向于新兴媒体的"轻"传播模式,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3.
微博在我国的爆发式增长,使国内大众传媒迈入了"即时信息共享传播"的微博时代。微博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本文分析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试为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提出对策。传统媒体必须在发扬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从传播内容到传播形式的变革,走媒介融合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王晓华 《青年记者》2017,(28):63-64
科技日新月异,传媒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接触信息、生产信息、信息流通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和体验.以培养专业信息生产与分发人才为己任的新闻传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过去的五年,我们听到了太多有关媒体变革对教育冲击的探讨,报纸发行量的下滑、电视节目收视率的下降等导致的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传导到了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发出了悲观的声音,如目前已较成熟的新闻教育课程体系受到挑战、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等.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传统媒体要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增强信息辨别、甄选和整合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实现渠道融合,在新闻的快与准、时效与深度之间找到平衡,增加报道的厚重感、专业性和权威性,增强自身的信息传播力和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李斌 《传媒》2017,(24):37-3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信息传播打破了媒体刊发版面、播出时段的界限,也不再有空间阻隔,信息在浩瀚的网络里交互、在一个平台共享.在这个信息海洋中,即便传统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在网络世界里也只是微小的存在,甚至很可能激不起半点浪花."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舆论场中,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源,一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大V"发出的声音,影响力很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将人们引领到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新时代——"第三代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阅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且传播速度和扩散范围都让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然而,尽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有着诸多优势,但是,随之而来也会产生缺乏深度、信息过剩、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传统财经期刊应当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与自身的思想深度巧妙嫁接、相互融合,迸发出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期刊的光芒.  相似文献   

18.
噪音分为现象性噪音和本体性噪音.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噪音以"沉默的螺旋一民间传播一整合传播一沉默的螺旋"模式进行传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跟进,使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系统具有噪源泛化、噪音强化的特征.当局者一旦陷入"危机迷情"就会变成噪源,制造并传播噪音.随着政府的公关和权威信息的公开,现象性噪音逐渐消解,本体性噪音...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对纸媒等传统媒体形成强烈的冲击,是变革还是固守,这是关乎媒体生死存亡的课题。本文以"变革"为立论中心,阐述了传统媒体只有从传播渠道、采编流程、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转型,才能在全媒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柯惠山 《东南传播》2018,(6):150-151
当今的时代可以称为是新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方式迅猛发展起来,给传统的新闻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媒体单位纷纷行动起来搭建新媒体平台,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传播范围.微信更是以其强大的社交功能和免费的信息传播而成为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微信公众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意味着新的传播方式,新的传播方式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的工作模式需要转变,更加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