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展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关于独立制片、DV的含义及它们给纪录片创作传播带来的变化;其次对独立DV纪录片在纪录片创作传播方面的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三分析了这一创作样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求DV纪录片的发展和应用于教育教学的途径及其可能性,论述了网络作为传播途径与DV纪录片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探讨未来DV纪录片走进校园将成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工具的前景,最后对在应用纪录片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容时,提出了四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微纪录片数量增长迅速,制作水平也得了长足的发展。微纪录片虽然微小,但是优秀的微纪录片创作要求更高,文章以微纪录片《乡村教师》为例,从题材、叙事理念、叙事技巧、主题呈现和制作等角度对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电视记录片是一种影视艺术表现形式,是电视作者对诸元素进行深刻挖掘并通过影像声音得以展现的。电视纪录片无疑是美的,只有具备审美价值才能具有感染力,才能有存在的必要,才能赢得观众。当然,美要符合美学规律。它的艺术美必须以真为前提,美的事物必须具备真的品格。即以纪实性,新闻性,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真人真事为前提。那么,如何体现电视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呢?笔者以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应把握题材的选择、叙述的方式、结构的安排和意境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纪录片作为人类学与纪录片的结合体,它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一般类型的纪录片,它具有自身的创作特点:热衷于边缘题材、注重前期的田野调查、采用“直接电影”的创作理念等,本文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作为电视圈内象牙塔的纪录片向来被认为是"精英们拍给精英看的"艺术。在拍摄制作纪录片渐成燎原之势,持DV机器的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候,必须坚守真实的底线,坚持有思想的内涵,坚持审美追求,纪录片才能保持自己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获奖纪录片《英与白》进行了分析 ,并对近二十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一番梳理 ,总结出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及其创作趋向。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创作的逻辑起点是现实和理念二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面前,创作不应为了纪实而纪实,不能将创作手段等同于创作目的。纪录片是选择的艺术,选择体现了编导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驾驭结构的能力。它展示的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真相而非生活的表象。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应该是编导的意识与生活真相的自然交融,是透过生活表象揭示生活真相的成功表现。在纪录片创作的新时期,创作主体意识的流露成为衡量其艺术水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电视纪录片是电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精神食粮,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净化人们的灵魂,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民族文化传承、历史变迁、价值判断标准都具有文献性、纪实性的档案作用。为了扩大纪录片创作的视野,提高纪录片的质量,从创作观念、创作手法、纪录片的特点和创作者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对纪录片创作作了初步探讨,以期提高电视工作者对纪录片创作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至整个九十年代,一大批真实、直接、深入、生动反映社会生活的纪录片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我国的电视纪录片进入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新世纪之后,纪录片在创作方向上过分地强调“平民视角”,使奇风异俗、艰难坎坷、孤寡残疾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代名词,纪录片创作陷入停滞期。要实现纪录片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解决好“纪录什么”和“怎样纪录”两大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专题片是声画艺术的结合体,解说词的创作是引导专题片拍摄制作的基础和前提.在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素材提炼最为关键.从熟悉材料、采访座谈到取舍精选,这是解说词创作从感性认识到感性认知,从而实现感悟参与的过程,也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应该遵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1927年起,85年来,我国的文献纪录片创作经历了从国家民族史到社会个人史,从单一主题到多元主题的发展历程。建国前至改革开放前期,中国文献纪录片创作侧重于对革命斗争史、政治发展史的关注,以形象化政论为主。进入2000年以后,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成为文献纪录片创作的主要题材,并体现出"解密历史真相、寻找文化归属、制造影视奇观、创造商业价值"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10年校庆"风华十年"团体操,从筹划初期到最后的表演实践,参编人员经历了多次反复修改,在此期间提出团体操的表演创意,编训经验,同时对创编训练方法和创编的一般规律做了深入探讨,为团体操表演活动提供正确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DV创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是DV影像文化的热爱者。他们热情地进行DV创作,以青春的视角观察社会,用数字的影像记录生活。本文分析了DV的优势,以笔者指导的学生DV创作为例,从作品题材选择、制作技术应用和创作收获三方面分析大学生DV创作现状,最后对大学生的DV创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纪录片摄制应该具有文学的观察、反映生活的视野,并注重艺术追求,重视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完成纪录的使命.纪录片摄制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必须挖掘自身的文学品质,从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以提高自己的摄制水平.从《故宫》、《江南》两部纪录片的创作思路和广受欢迎的播出效果,可以看出文学的支撑力量对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最后四首歌》在创作手法上,包括伴奏形式的选择、曲式和声的运用、歌词运用都有独到之处;在发声演唱上要求高难度的呼吸、节奏和音准、花唱以及朗诵式演唱等技巧;在速度、力度以及语言运用方面也不同于作者其他早期作品。  相似文献   

17.
从造型基础训练到图形创意设计是设计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转型。由于先前美术学习所形成的观念、习惯和方法的影响,学生难以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本文在分析学生学习图形创意中所出现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更新观念,培养创造意识”、发掘图形创意思维的切入点”、“改进学法,提高学习效率”等三项对策,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文学研究可以从文化研究对文化产品生产过程的个案式研究中借鉴可以利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注重对一件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不同阶段之间的接合进行研究。根据这种方法,《红岩》研究的一个目标就是详细挖掘和梳理小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细节,井发现生产过程当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不同阶段之间的停顿和继续、断裂和“接合”,进而发现生产过程发生停顿和断裂的内在原因以及得以继续和“接合”的外部条件和偶然机缘。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红岩》生产的全部过程,也同样是由几个不同的中间有断裂的部分组成的,这几个部分的“接合”产生了生产过程的全部秘密或复杂性,让我们认识到即使是作为官方文学的“革命文学”的生产也并不是“必然的、注定的、绝对的和必需的”,而是由种种历史条件和偶然机遇的结合促成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多数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技巧和拍摄形式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拍摄手法单一、模仿成风,新的模式化以及僵化的“定义”使纪录片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原动力,不能适应当前电视产业的迅猛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纪录片创意的主体、电视纪录片的创意、纪录片的艺术构思三个方面的论述探索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规律,拓展新时期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