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体育大学佩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等动力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该文以佩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等动力量为研究对象。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击剑队16名佩剑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其中男运动员9名,平均年龄为(18.4±3.1)岁,平均身高(183.4±6.5)cm,平均体重(74.9±13.9)kg,平均专项训练年限(5.6±2.4)a;女运动员7名,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勇士-2015”军事综合竞赛训练期间再生训练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再生训练对促进集训队员疲劳恢复的作用.方法:108名受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进行8周的传统模式放松,B组为再生训练组,进行8周的再生训练.结果:A组、B组疲劳程度与训练前比较都有显著下降(p<0.05),B组疲劳程度改善程度(3.17±0.43)显著大于A组(2.28±0.58)(p<0.01).结论:“勇士-2015”集训期间采用再生训练能够有效地缓解疲劳,提高恢复效果,迅速恢复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观察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 Exercising High training low,HiHiLo)对优秀国家跆拳道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探讨运动员有氧能力在低氧训练中变化的规律。研究方法:13名国家跆拳道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氧组(8名)和对照组(5名)。分别于实验前、急性暴露(10 h)、实验1周、实验2周、实验3周、实验4周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像、红细胞2,3-DPG、AT功率、递增负荷血乳变化、.VO2max的变化。研究结果:3周HiHiLo使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且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0.05),4周时血红蛋白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并高于实验前(P<0.05)。低氧组进舱2周和4周,红细胞2,3-DPG分别高于实验前和同时间测试的对照组(P<0.01和P<0.05)。实验结束后,低氧组AT功率从实验前(148.56±20.01 W)提高至实验后的(158.79±22.34 W)(P<0.05)。在150 W至240 W递增负荷(△=30 W)蹬功率自行车,低氧组血乳酸浓度低于其实验前水平(P<0.05和P<0.01)。低氧组与对照组运动员.VO2max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研究提示HiHiLo训练中跆拳道运动员机体的载氧、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释放氧以及有氧运动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进行低氧训练时,还是要先检测运动员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制定个体化的低氧训练计划,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冬泳人群的实际测试,观察冬泳锻炼对老年人的血脂、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为冬泳科学健身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参加冬泳锻炼3 a以上健康老年男性35人(平均年龄64.71岁±4.1岁)为冬泳组,取沈阳市沈飞社区退休健康男职工15人(平均年龄65.39岁±4.3岁)为对照组。测试对象均身体检查正常,冬泳组保持5次锻炼以上/周,并且进行两年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冬泳运动可以降低血浆LDL、TG、TC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的作用,冬泳人群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该循环力量训练对受试者的肌肉力量、最大摄氧量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研究方法:对象:来自UTSA的24名年龄在18~30岁健康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训练组(EG,n=13)和对照组(CG,n=11);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的循环力量训练,在训练前,训练4周后,训练8周后和训练12周后分别测试两组的HRV,并对训练前后两组的最大肌力和最大摄氧量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2周训练后,训练组的最大肌力和最大摄氧量与训练前相比和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最大摄氧量p0.05,最大肌力p0.01),HRV各项指标在组间和训练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12周循环力量训练能够增加训练者的肌肉力量。2)通过12周的循环力量训练,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增加,提高了有氧能力。3)12周的循环力量训练对健康青年受试者的HRV各指标没有明显影响,提示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针对性的四周有氧耐力训练,观察游泳运动员阶段训练前后个体乳酸阈和机能变化状况。方法:8名男子自由泳运动员作为受试通过7×200 m递增负荷试验测试个体乳酸阈,据此安排四周针对性的有氧耐力训练,阶段训练后测试个体乳酸阈。结果:1)个体乳酸阈值由(3.79±0.42)mmol/L上升至(3.92±0.61)mmol/L,个体乳酸阈对应的泳速由(1.48±0.08)m/s提高至(1.50±0.03)m/s,差异具显著性(p<0.05)。2)血乳酸—泳速曲线发生明显右移。结论:游泳运动员在四周有氧耐力训练后个体乳酸阈值升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7.
影响跑步经济性的运动学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影响运动员跑步经济性(RE)差异的下肢运动学因素。根据.VO2max相对值及800 m运动成绩,最终确定7人为研究对象(年龄:21.43±0.53)岁;身高(172.8±379)cm;体重(63.66±3.82)kg;训练年限(4.57±0.98)a;RE(35.65±2.58)mL/kg/min)。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受试者的RE与下肢主要关节变量的综合因素的相关性在水平上不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学变量的综合因素并不是造成个体间RE差异的原因,这个结果进一步说明,如果受试者的RE不同,那么受试者的下肢跑步运动学变量会表现出差异这种假设不成立。分析认为,下肢"拉长—缩短周期"收缩对改善跑步经济性具有一定意义,建议深入探索"拉长—缩短周期"收缩与RE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里必度补剂对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疲劳消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对28名优秀女子运动员随机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各14人。实验期间,受试者都进行同等大运动量训练,实验前后抽静脉血检验。结果:1)服药实验组血清CK活性由194.93±72.97(u/L)降低至140.14±39.11(u/L),n=14(P<0.01);对照组血清CK活性由194.79±72.22(u/L)升高至307.93±134.43(u/L),n=14(P<0.01)。2)服药实验组BUN水平由5.92±0.91(mmol/L)降低至5.00±1.12(mmol/L),n=14(P<0.05);对照组BUN水平由5.93±0.98(mmol/L)升高至7.00±1.65(mmol/L),n=14(P<0.05)。3)服药实验组BLA水平有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提示:里必度可以减少细胞细微损伤;减少蛋白质分解,促进疲劳的消除;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为运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象训练对脑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CBFV)的影响及性别对CBFV变化的影响.方法:在表象训练时及其先前的休息期,对20名正常大学生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其双侧大脑中动脉CBFV的变化.结果:与休息时相比,表象训练的相对变化值左侧为9.40±3.16,右侧为15.86±5.82,表象训练诱导出双侧大脑中动脉CBFV的非常显著增加(P<0.01).表象训练的偏侧指数(LI)为24.73±14.48(P<0.01),呈现出显著的右侧半球偏侧化,性别对CBFV偏侧化不产生显著影响,但表象训练诱导的CBFV的增加在两性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表象训练能引起双侧大脑中动脉CBFV的非常显著性增加,且可诱导CBFV的右侧偏侧化.  相似文献   

10.
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运动负荷敏感指标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寻求和探索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身体机能评定的方法,对22名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赛期训练过程中的血尿素氮(BUN)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血尿素氮(BUN)是反映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运动负荷的敏感指标;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尿素氮(BUN)的基础值为6.40±0.62mmol/L;男女运动员血尿素氮(BUN)的运动值有显著性差异,基础值和恢复值两项指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未见训练年限对血尿素氮(BUN)有影响;提出了适于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周运动量的评价标准,在今后的实际训练中,可根据不同对象个体差异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梳理身体功能训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演化问题,推动我国身体功能训练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方法:运用科学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方法,以CNKI收录的584篇期刊、硕博论文文献为数据源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研究表明:(1)随着身体功能训练理念的普及,其适用领域由竞技体育逐渐扩大到学校体育及群众体育领域;研究热点围绕主要身体功能训练这一主题,聚焦功能性训练、功能动作筛查、体能训练、运动损伤等。(2)我国身体功能训练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训练理论与实践体系"系统化"不足;缺乏持续研究;研究范围的发展结构不平衡;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不足。(3)我国身体功能训练研究的未来发展路径:一是系统整合,推进相关研究的"碎片化"状态向"系统化"状态转变;二是要促进学者、机构等合作网络的稳定形成;三是促进研究结构的均衡以及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总结两年来对少儿蛙泳教学的经验,剖析少儿蛙泳教学训练的关键在:表象训练(听觉表象、视觉表象、技术表象)。研究的对象:某游泳场80名7~9岁的初学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级应用表象训练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实验研究法和测量统计法。结论:(1)表象训练法较容易被少儿接受和适应。(2)在少儿蛙泳教学中,适时地适当地应用表象训练,能尽快建立动作表象,掌握正确的技术。(3)表象训练能有效地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实效,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1979年北京市13000余名7—25岁大中小学城乡男女青少年和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测试材料,从中选出60米跑成绩高者和低者,年龄和人数相同的两个样本进行对比。现将研究目的、方法、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一、研究目的(一)通过60米跑的测试材料,探讨青少年速度素质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二)探讨不同速度水平的青少年形态、机能和素质问的差异及三者相互间的关系,(三)研究没经过专门训练的青少年速度优秀者的年龄分布特点及出现最好成绩的时间。以便为大中学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依据。二、研究方法观察研究的对象为北京市城内男女青少年共6954人。具体步骤:(男为例)将  相似文献   

14.
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 ,建立用低压氧舱模拟高原 4 0 0 0m低氧环境的动物训练模型 ,观察VE干预对模拟高原训练大鼠骨骼肌苹果酸脱氢酶 (M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周模拟高原训练后 ,大鼠骨骼肌苹果酸脱氢酶 (MDH)活性明显提高 (P <0 .0 5 ) ,VE干预使这一变化更明显 (P <0 .0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条件下阻力训练对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名男性受试者为测试对象,通过ME6000肌电遥测系统,测试受试者在坚硬支撑面和平衡软踏(Pad balance)两种不同支撑条件下负重和不负重半蹲时左侧股直肌(RF)、股二头肌(BF)、胫骨前肌(TA)、腓肠肌(MG)、竖脊肌(ES)和腹直肌(RA)收缩过程的表面肌电(iEMG)变化特征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支撑状态下不负重半蹲时被测试肌群RF、BF、TA、MG、ES和RA的iEMG值分别为30.78±7.97、150.44±65.74、338.11±114.93、55.33±17.61、758.44±248.98和56.89±20.49?V.s;不稳定支撑状态下分别为36.78±9.31、170.78±58.84、418.22±96.71、85.89±42.79、1012.89±210.38和63.33±22.53?V.s。相对于稳定条件,不稳定条件下测试肌群的iEMG分别增加了20%、13.33%、23.67%、55.23%、33.51%和12.50%,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胫骨前肌iEMG显著大于其它测试肌群(P<0.05)。结论:不稳定支撑界面增大了神经系统活性和肌肉募集水平,支撑近端神经肌肉募集方式的调整是人体维持稳定和协调能力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1材料和方法1.1动物模型的制备3月龄SD大鼠(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管理中心提供)46只,体重248±24g,国家标准啮齿类动物干燥饲料喂养,自由饮食,温度17℃-23℃,湿度40%~60%。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有氧训练组和大强度疲劳组。适应训练:动物适应喂养一周后开始训练,采用递增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14个省市投掷运动队、150多名一级以上现役和退役投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投掷运动队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从一元训练理论的视角,分析影响运动员成绩停滞现象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省市投掷运动队在整体控制训练的负荷和强度方面,选择专项训练手段和进行专项和一般训练的时间比例方面,与一元训练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索采用跑步经济性测量相关指标基于乔治预测法评估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可靠性。研究思路通过Bland-Altman方法来比较VO2max乔治预测法和实验室测试法的一致性。研究对象选择8名受过良好中长跑训练的运动系学生,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年龄(21.50±0.53)岁、身高(172.2±3.89)cm、体重(63.2±3.72)kg。第一天测试VO2max,隔日在跑台以次最大强度下测试跑步经济性相关指标(摄氧量、心率、体重等)。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乔治预测法估算获得8名受试者的VO2max值比实验测试值略高,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306(0.05),8个差值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以内。研究结论认为,VO2max乔治预测法和实验室测试法一致性较好,采用跑步经济性测量相关指标基于乔治预测法测量评估VO2max比较可靠,评估结果可以达到实验室测试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氧浓度环境下的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个体乳酸阈时间,个体乳酸阈速度的变化,为低氧训练和低氧健身的强度监控提供生化学依据.对象与方法 以广州体育学院19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广州体育学院常压低氧房为实验场所,分别在常氧和三个急性低氧(氧浓度为18.5%,16.5%,14.5%)环境下,利用prince-100H血氧饱和分析仪和EKF-c-line GP型号乳酸盐仪和Max-Ⅱ心肺功能系统仪等仪器,以逐级递增负荷的方式分别测定受试者在常氧的最大摄氧量、常氧和三个急性低氧环境下与时间对应的血乳酸值,最后利用个体乳酸阈得出个体乳酸阈曲线、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个体乳酸阈速度及个体乳酸阈时间,比较不同环境下个体乳酸阈的变化.结果 受试者在本次实验以递增负荷方式,在急性低氧和常氧环境下:个体乳酸阈都随着氧浓度的下降而发生相应的下降,其中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分别是(4.61±1.07,4.59±0.89,4.69±1.09,3.78±1.21)mmol/L,对应的个体乳酸阈时间分别是(10.09±2.27,10.31±3.09,9.92±2.73,8.02±2.98) min,对应的个体乳酸阈速度分别是(8.82±1.08,8.67±0.95,8.42±1.11,8.1±0.79) km/h.且在14.5%氧浓度环境与常氧环境相比,发现个体乳酸阈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实验建立急性低氧环境下个体乳酸阈测试的模型、推算个体乳酸阈,发现了个体乳酸阈与氧浓度的规律;为急性低氧训练和运动健身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生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不同耐力训练的模型下,探讨SD.大鼠骨骼肌肌浆网的钙离子转运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实验法。实验选用2月龄纯种雄性SD.大鼠34只,随机分组。对实验对象采用小动物跑台进行递增耐力负荷训练,达到耐力训练模型标准后,再采用减量耐力训练,主要减少运动强度训练。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各组实验大鼠骨骼肌肌浆网Ca2+钙离子泵,RyR1受体进行测定。结果:耐力训练组肌浆网肌浆网钙离子泵、RyR1受体功能呈显著性增加(p<0.01)。4周以上减训钙离子泵、RyR1受体功能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耐力训练增强骨骼肌肌浆网钙泵和RyR1受体的功能。4周及以后减训肌浆网钙泵和RyR1受体的功能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