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渗透。重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逐渐向自主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转变。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式学习,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中可通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开放式教学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合作 ,是人类的本能。当今合作学习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大主题。笔者认为 :通过引导学生二度创造 ,师生互动 ,创设情景等方式 ,可以融合师生关系 ,合作解读文本 ,建构合作平台 ,从而拓展语文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曹惠明 《甘肃教育》2011,(22):58-58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的教学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就是通过学生先学习,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合作学习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精神,致使讨论不能展开、探究无法深入,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合作,是人类的本能。当今合作学习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中学语教学的重大主题。笔认为:通过引导学生二度创造,师生互动,创设情景等方式,可以融合师生关系,合作解读本,建构合作平台,从而拓展语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军超 《考试周刊》2011,(18):136-136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思想,是新课程内容规定下教学"新"特点。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革。它为各科课堂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英语教学也切合了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是一个有序的开放的合作系统,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系统中最为活跃的两大因素。需要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基点,信任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前提,平衡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关键,共赢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目标。师生通过以需要为基点、以信任为前提、以平衡为关键的协商性共生合作,实现师生自我成长的共赢目标。建构学校教育师生协商性共生合作平衡机制模型,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8.
"合作、活动与交流"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作、活动与交流”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合作教学”的思想为基础;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中心;以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以交流的方式实现有效的合作。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施“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教学过程;进行合作活动中的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9.
蔡伟华 《文教资料》2008,(8):117-119
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借鉴合作教育主张,建立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合作型师生关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思想、改变观念,塑造良好性格、努力完善人格,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构建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合作),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主动沟通、交流、与人合作的技巧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理念,一种学习新方式也就应时代的需要而逐渐兴起。这种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对传统课堂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合作"、"自主"与"探究"一起作为新的学习方式加以提倡,而且也正在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在课内、课外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重在了解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对合作学习的运用形式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把它有效的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希望可以对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与推广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对教育效果有较大影响。在当前,师生关系这类"教育资源"严重缺失,这条教育途径被严重阻碍,难以发挥它应起的作用。据此,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誉为"教育学"的雏形。其教学思想对我国现代大学教学有许多值得继承、借鉴之处。在分析现代大学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现状后,得出《学记》中"论学取友"思想对现代大学教学中师生、生生关系的启示是:充分体现师生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和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共事能力。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回归——个性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二元对立的简单线性关系.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个性化教学成为一个重要形式.师生关系也要随之发生相应地变化,提倡主体性的师生关系是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学校、学生以及当代的教学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当代的师生关系中出现了学生依赖教师、师生关系冷漠、师生关系功利化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加强制度和环境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拓宽师生交流渠道是消除当代师生关系中不和谐因素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5.
Teaching is an activity shar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at is, it is an activity in which teacher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education, instruct students in studying. The mutual influence involved is a kind of social interaction. When educators used to talk about the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eaching," they stressed on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collectivism" or explored how best to enhance results, from the angl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by using "methods of socialization." Most discussions were based on normative study, not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theor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the past decade or more has begun to emphasize "micro" research and emplo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to study teaching and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Not only has its contents and concepts become more substantiv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has also become more complet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rimarily the soci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latter. Second, it will analyz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ocial system,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y. Finally, it will conclude with possible approaches to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  相似文献   

16.
对话是体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方式,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性实践,教学对话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方式,而要使师生对话成为有效教学的途径,教师必须实现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的转变。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物理和心理环境是师生对话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教育机构,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书院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人才培养、学术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诸多因素中,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师生之间建立和谐亲密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书院进行教学组织活动,一般采取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包括升堂讲学、会讲讲会和从游三种,通过多元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了尊重敬爱、互为师友、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对当代高校师生之间关系的建构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刘星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2):113-115
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构建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意义深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精神,师生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人格精神在教育情景中的相遇。构建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师生要明确各自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能满足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需要,教学评价也应做出适当调整以促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讨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我国高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教师自身修养的加强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确的师生观是实现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协同改革的基础。从人际关系由对峙发展为交往合作的社会文明发展规律来看,“项目管理法”中的师生关系是完成共同任务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