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学科。从其开设始就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及学生的热烈欢迎,但因为其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过程中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可以借鉴,因此很多在这个学科岗位上的教师都存在着一个困惑的问题:信息技术课该怎么上?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及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一些经验。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为目的,因此在上课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尽量做到多留一些时间、多提供一些动手机会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启发式教学,学会…  相似文献   

2.
学科Subject     
周亮亮 《阅读》2014,(9):41-41
小朋友,新学期开始了。在新的一学期里,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学科呢?一起来看一看吧!subject的意思为“学科,课程”。当表示多种学科时,需要在subject后面加“s”。如:I have six subjects this term.这个学期我有六门学科。  相似文献   

3.
词句训练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一项很重要的语言文字训练,它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言,训练学生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采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句。我觉得,要使训练到位、有效,达到预期的目标,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要选准训练角度,还要注意一定的训练层次。一、选准训练角度对于角度的界定,可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是指基本的训练点,即训练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明确训练目标,使词句训练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性,克服训练的盲目性。二是指训练的切入口,即从哪个方向去训练,从这  相似文献   

4.
随着系统沦、控制论、信息论等新科学方法论的引进和传播,信息这个概念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概念也不翼而飞,不胫而走,被人们普遍地使用着。但是,信息的本性或本质究竟是什么?怎样给信息的概念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一致赞同的认识。人们的思维活动是借助概念来进行的。如果我们对一个概念的本性还没有一致的明确的认识,就难免不出现理论上的偏差和赶时髦的形式土丈倾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息的本性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讨论。刘长林同志在《中国杜会科学》1985年第二期上发表的《论信息的哲学本性》一文,正是一种对信息的本性进行哲学思考的尝试。这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  相似文献   

5.
体育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向上都有很大发展,本文中笔者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出发, 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态势做一系统的分析,主要探讨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目前在我国形成独立学科的趋势,对该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蓬勃发展,但我们始终要明确一点:课件为教学服务,课件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如何合理选择一种适合本学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特点,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是每一个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他果真把猪杀了。杨雪松:这个故事告诉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欺骗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都要跟着学。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行为要特别慎重。李节:可是在…  相似文献   

8.
我在拙作《关于哲学体系的几个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中曾提出,哲学的体系“要体现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同一性的原则,即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一致,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那篇文章主要是评论广东一本高等学校哲学教材,对于哲学体系的若干主要问题并末展开论述。现借《陕西师大学报》开展哲学体系问题讨论的机会提出一点具体看法,就教于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要不断警惕实证化的相关问题,避免我们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初衷相背离,进而走进实证化的误区。实证化已经逐渐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所以,要适当揭示和批判这些实证化倾向的理论根源,从而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特质,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本文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的实证化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孙侃 《阅读》2014,(24):30-30
<正>近年来,教育部曾多次强调,必须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规定中午大课间活动半小时,下午大课间活动40分钟。学生玩的时间似乎增加了很多,但是每次都有不少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可以不玩吗?我的功课来不及做完,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我不得不"硬下心肠":"不行,跟我出教室。""可是,老师,我们……"学生眼里不近人情的我一直在心里  相似文献   

11.
黄莉 《职大学报》2014,(6):73-74
运用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三点式方程、一般式方程、平面束方程等知识点对一道课本习题给出了不同解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最简单而又十分重要的几何图形———平面与直线。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变化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都产生了新的变化 ,教师的职业素质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此 ,我们有必要对教师的职业角色进行一定的反思 ,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魂、以服务为根”的育人观 ,形成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的育人氛围 ,就必须对本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有清晰的认识 ,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实施方案 ,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两岸经济往来一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大陆积极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对两岸关系的持续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台湾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确保龙头产业发挥优势的同时转变与大陆的分工合作方式,使得台湾产业转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偏见:制约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根源上讲,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经济竞争和利益冲突、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社会类别化以及人格、动机、从众等社会心理动力因素均是导致社会偏见的重要原因。社会偏见给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受偏见者自我束缚,导致自我实现预言;导致人际之间的疏离,引发社会歧视行为;引发社会冲突,危害社会稳定。社会偏见不仅有损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还是引发社会歧视和社会冲突的心理根源。消除和避免社会偏见的对策主要有:消除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的影响,增加平等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以增进相互了解,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证明了任何有柄圈都是优美图,并且给出了一个优美标号.最后纠正了马克杰在《优美图》一书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学科与课程是教育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有许多误用、混淆的现象 ,文章从对二者的定义分析出发 ,从六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明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完善社区教育是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学习型社区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土地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案例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文章首先分析以新闻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土地经济学》教学中引入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此种方法的实践和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此方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文章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宏观的视野和战略的思维,围绕开创新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新局面的主题,从正确把握历史方位,坚持目标引领发展,推进供给侧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从理论、实践、政策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而翔实的论述,对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