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格本位教育"的实施是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人格本位"既强调受教育者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又注重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新农村职业教育要树立"人格本位"的价值观,建构"人格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校园文化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良好人格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基于岗位工种的“能力本位”只重视物而忽视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基于道德概念的“人格本位”有失偏颇,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人格本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这是职业教育现代性的基本内涵,也是职业教育现代性义无反顾的责任。本文通过辨析职业教育发展的谋生目标、服务目标、学科目标、社会目标、时空目标、能力本位等六种目标取向,提出人格本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理念。职业教育从“终结性教育”、“单纯就业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在促进人格的发展、人格的适应和培养人格的动力、自我效能、能力动机等诸多方面重新建构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职业教育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能力本位”这一核心,探讨如何构建“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完善“需求本位”的教学条件,探索“学生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建设“素质本位”的师资队伍,实现“服务本位”的办学机制,达到受教育能力的提升和教育机构办学能力的整体升位。化基础课作为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的转变是大势所趋,从对人格本位的正确理解与人格本位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出发,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格本位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由能力本位转向人格本位是未来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随着广大职教工作者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审视职业教育程度的提高,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格本位教学思想对职教教学的重大意义,将人格本位理论与思想贯彻到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在人格本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不仅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就业能...  相似文献   

7.
谈职业教育现代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   有的发展理论专家提出: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经济,而是美德。因为“美德就是能力,而且是特有的能力。”因而,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是中国职业教育在 21世纪的必然选择。   所谓人格本位,它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立足于人是社会的人,人有文化的人、人是道德的人,主张以德性统驭能力。这种教育在注重受教育者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他们的道德修炼,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一定时期的培养学会做人,即做一个会创业、会学习、会生活、会处世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因而,从…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蒋文革20世纪,在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能力本位”这一概念。能力本位的教育根植于英国,它是知识本位教育失败的产物。英国职教界认为,能力应是职业培训的必要结果,因此,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与培训包括DACUM(De...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晋 《职教论坛》2006,(18):10-13
人格本位教育的丰富内涵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基于对人格本位教育内涵的深刻解读,提出重审职业教育功能,实现由“工具性”价值属性向“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重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实现由机械技能本位到独立健全人格的转变;重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实现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的融合;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由显性课程向潜在课程的转变;强化差异性发展,实现由单向度的静态评价到多元的动态评价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是以岗位胜任为要点,强调学生的能力,其核心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实践能力。其方法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但是,孤立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却有自身的局限性,忽视人格品质的培养,很难适应岗位的多变性。只有"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两种教育模式相结合,才能满足未来社会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融入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时代,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对人的自由、尊严和职业教育提升人的关键能力等方面。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价值探讨、职业价值观教育、“素质本位”职业教育、职业人文教育、“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和“人格本位”职业教育等等。总体上,我国职业教育界关注以“人”来建构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其论文的数量不少,但重复研究较多,这类探讨大多是一种现象描述和经验分析。从人的价值和尊严角度去建构职业教育价值观将成为一个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能力何以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对将“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指导理念颇有微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反对意见是:“能力本位”过于强调具体的操作技能培养,不重视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并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提倡“知识本位”或“素质本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分别体现了对“社会状态”与“人格状态”的关怀,“国家本位”只是“社会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两种主要价值取向虽然在逻辑上存在着明显矛盾,但在现实中,通过“能力本位”的调节和贯通,可以使二者实现有机统合。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以什么为本位,这是一个涉及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根本性问题。几十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到“能力本位”,显然在新世纪形势下,这种本位观巳远落后于时代。进入21世纪的中等职业教育呼唤素质本位的教育思想与模式,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演变过程,课程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发展总趋势。随着“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提出和深人人心,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已逐步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16.
双重挑战下职业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可持续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下,职业教育必须由原来的培养操作型、专业型、从业型人才变为培养智能型、通才型、创业型人才,由原来的“能力本位”变为“人格本位”,由单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变为兼顾学生就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树立“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心灵自我塑造的能力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认为,道德教育的价值不在于任何外在的结果,而只在于个人心灵的自我塑造,人的心灵世界是一个独立世界,必有自己的精神起点,道德教育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必须以心灵陶冶作为教育的起点。“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中,不能仅满足于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而要塑造优秀人格、呼唤心灵、“铸造灵魂”、开  相似文献   

18.
依据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文素质是素质本位基本的也是关键的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语文课的人文性,即注重“心”(人格、灵魂、道德、生命体悟)与“智”(知识、智力)的培养。尤其是当前,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只熏物质,不讲精神,导致整体文化素质下降。大学教育急切呼唤“人文教育”回归。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职业教育普遍推崇“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观念。这种“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而这种综合职业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把“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引人职业教育领域,对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突出了职教的特色。 但是,我们发现“能力本位”教育在许多职业学校中已经变调,即由“能力本位”教育衍变为“职业技能”教育。这种“职业技能”教育是以培…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做为教育与经济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要适应21世纪企业,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必须以“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即以能力本位教育思想指导课程设计,并积极在教育改革中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