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感,上好音乐课就很不容易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干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对此,我略有想法。  相似文献   

2.
今天,聆听了五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学唱“凤阳花鼓”。上课伊始,老师就以倾注强烈情感的“范唱”将学生带入以往民不聊生的安徽凤阳;临近下课,老师又在师生互唱的过程中,以声情并茂的“范唱”诠释了新时代“凤阳花鼓”的内涵,激起了学生对今日美好凤阳的无限向往。我清楚地记得,自小学开始,我就喜欢上音乐课,尤其爱听且极其佩服音乐老师的“范唱”。记忆中,音乐老师每教唱一首新歌,“范唱”是必不可少的。自从录音机以及后来的音像视品普及以来,“范唱”被悄然打入了“冷宫”,退居“二线”了。上音乐课,老师只要按动一下键盘或轻点鼠标,动…  相似文献   

3.
吕华英 《考试周刊》2010,(22):227-227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在教学上走人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便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4.
今天,聆听了五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学唱“凤阳花鼓”。上课伊始,老师就以倾注强烈情感的“范唱”将学生带入以往民不聊生的安徽凤阳;临近下课.老师又在师生互唱的过程中,以声情并茂的“范唱”诠释了新时代“凤阳花鼓”的内涵,激起了学生对今日美好凤阳的无限向往。  相似文献   

5.
朱华忠 《师道》2009,(2):30-32
引言:我在初中生物课堂开展“我当老师来上课”的探索已经进行了3年多。每次课堂,由6个学生当老师来上课——第一个小老师一般是复习和引入;中间4个小老师讲解课文;最后一个小老师补充、归纳和点评;我在下课前几分钟,视情况,“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与“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6.
蔡强 《教书育人》2008,(11):33-34
在初中开展“我当老师来上课”的自主学习模式探索,就是把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上爆发出来。“我当老师来上课”活动变“一言堂”为“全言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却在音乐教学中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上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弹琴、教唱,学生学唱、练唱,老师讲、学生听。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就变成了一些孩子的“自玩儿”课。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能使儿童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一、师生情感交融,让爱温暖孩子的心我们是教师,是为…  相似文献   

8.
老师休息     
昨天有一节音乐课,我格外高兴,盼望着早点上完前一节课,直接上音乐课。上课铃声响起,音乐老师走上讲台,像往常一样说道:“上课。”接着班长便说:“起立。”可是,我不知是太兴奋,还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休息!”结果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还被老师罚在门口当门神。唉!那滋味我现在想起来还有一点心酸,回想起来,我自己也是哭笑不得。插图Lesson老师休息!甘肃兰州市@张泽中  相似文献   

9.
大话校园     
萌趣老师亲爱的“阿姨”“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走廊上很多同学开始慢悠悠地往班里走,唯独我们班不同——“你们快点儿!‘阿姨’的课啊!”在我们班,“阿姨”呼风唤雨,严肃起来能震住班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亲和起来又能和大家勾肩搭背。嘿,不简单!“阿姨”其实是我们班的物理老师,上课很有一套。她懂各种网络用语,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有一次,我们班调课,物理课调到了音乐课后面。上完  相似文献   

10.
几个五年级的孩子到我的办公室问我,今天的音乐课的内容。因为我兼上他们的音乐课。谈完后,他们说:“老师,虽然您给我们上课不多,我们都喜欢您来上课。”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来。“您上课态度温和,尊重我们。”“您从来不训人。”“您爱笑。”“您每天都是面带笑容,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也喜欢您”……  相似文献   

11.
有些老师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认为,音乐教师很轻松,上课无须备课,上课前更不需要做课前准备工作,上课时,音乐教师只要手拿一本课本,或拎一只录音机在课堂上放放录音让学生听音乐或跟着唱就是了,有的学校甚至将音乐课省略,或把音乐课改上其它“重要”的课,音乐课显得可有可无,甚至把音乐教师上课的工作量津贴定设为比其他课时标准低,  相似文献   

12.
事情发生在几年前的一堂普通的音乐课上:“铃铃铃……”清脆的上课声响彻校园,孩子们飞也似地跑进了音乐教室。“小朋友们好!”“朱老师您好!”在每堂课都机械重复的师生问好后,我开始了我的音乐课。“把手放背后,脚放好,背挺直!”我板着一张脸要求学生,“下面我们开始发声练习……”这时有一只小手犹犹豫豫举了起来,我视而不见,继续实施实现设定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深夜,《中华英才》的一位年轻编辑打来电话,约我写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三天交卷。未多思考,便允诺了,这是我乐意写的题材。放下电话,思绪像潮水般涌来。在记忆的屏幕上,从小学到大学,一个个老师的音容笑貌像走马灯一样从眼前掠过……有家乡乡村小学讲课时总是高八度,长年声带劳累以至声音沙哑的音乐课万老师;有县城中学操着东北口音,身材魁梧,教导学生不能做“东亚病夫”,常罚上课不认真的学生举臂半蹲  相似文献   

14.
王晶 《考试周刊》2010,(7):225-225
音乐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音乐课时。老师正在认真地介绍:“2,4拍的含义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但有些学生却心不在焉;上音乐课时,学生在乱七八糟地大声唱歌,老师急得直喊“停!停!”但学生却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课堂;上音乐课时,老师正在弹奏钢琴.大部分学生唱着歌曲,但有些学生却打闹、嬉戏、追跑起来,对此老师立刻停止上课,大声呵斥这些学生,一“吼”就是十分钟……  相似文献   

15.
我当小老师     
那是我五岁的时候,在幼儿园看见老师给小朋友上课。我暗暗打定主意,也想当一回老师,回家后,我找了块破木板、几块划石,当黑板和粉笔,叫爸爸妈妈当我的“学生”。“上课!”我奶声奶气地喊。“起立,老师好,”“坐下,”我正得意,这该死的板凳偏偏和我作对,我向后一退,一下绊了一跤,要在以前,我早就哇哇大哭了,可我这  相似文献   

16.
每当上课铃声伴着激情悠扬的歌声响起;我看到学生早已把音乐书和笔记本整齐地放置桌上.用期待含笑的眼神,渴盼着老师的到来时,就自然地会想起我和音乐课走过的那段漫长之路……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要成为师生和谐互动的过程,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于是,我上了一节这样的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怎样的音乐课堂。没想到,它竟使我对音乐课程标准有了深刻的领会。课始,教室里只有沉默。我再三鼓励道:“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告诉老师怎样教才能使大家都喜欢上音乐课,好吗?”“老师,我想,音乐课上应该有一些与音乐有关的游戏。”一个调皮的学生站起来说。“哦!你能说说理由吗?”我故作不明状,微笑着问他。“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容易记住……”我点头笑道:“你的意思是把学和玩结合起来,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掌握音乐知识对吗?”…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中,为了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都要用一些小印章来作为奖励。那怎样才能让小印章既有表扬作用又能让学生从中掌握知识呢?我把简谱节奏音符“X”进行了变形,用“☆”来表示,并亲自刻成了小印章。  相似文献   

19.
马继红 《班主任》2020,(3):62-63
周二早上,即将上课之际,一个我教过的三年级女生领着一个呜呜直哭的小男孩来到值班室,求救似地说:“老师,就要上课了,我弟弟还一直哭,说什么也不去一年级教室,怎么办呢?”正在写工作日志的我,问道:“你告诉他的老师了吗?”“我弟弟不让,越让他去见老师他越哭!”这时,上课铃声响了,女生慌慌忙忙地说:“老师,我要去上课了,请您帮帮我!”我见状,连忙答应道:“你先去上课吧!”于是,女生获救似的跑向教室去了。  相似文献   

20.
那天下午,我拿着语文书准备上课,还没等我走上讲台,就听见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老师,这堂课是音乐课!”望着他们的眼神,他们似乎都特别想上音乐。“好吧,上音乐课吧!”我立刻改弦更张。“哦——”孩子们欢呼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