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回顾漫长的中国古代音乐史,雅俗这对矛盾从西周礼乐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处于斗争与融合的发展过程之中.现阶段对音乐雅俗的研究,虽然有其共性的认知,但究竟什么是雅什么是俗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认知,以及如何真正才能消除"重雅轻俗"或"重俗轻雅"的偏激观念,可谓说是纷而杂乱.因此,笔者认为,结合音乐学、音乐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来重新定义雅、俗是真正实现雅俗共赏、实现音乐艺术的繁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古代音乐史漫长的时间跨度,累积了浩如烟海的史料和极其丰富的文物,其相异的音乐现象多而繁杂,因而确定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领域的深广性。因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研究亦相当繁难,本文仅就“史与论”、“古与今”、“表与  相似文献   

3.
我国早在20世纪初,自叶伯和先生发表了一部《中国音乐史》开始,有关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著述便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学术专著类,如杨荫浏所著述的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特点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等;有普及性较强的社科类读物,如田青执笔编撰的介绍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话》等;还有针对性较强的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音乐史教材类型的作品,如夏野主编的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通识类教材《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等。这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著作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和课堂,也牵引出一系列让人深思的问题。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献史料,如何使史料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对接,如何“拉近”枯燥的文字叙述与“活态”音乐的距离等,这些都被研究者和教学者进行过探究。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一书便是其中的优秀成果。该书立足当前音乐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略,以历史沿革为纲,将音乐史料、音乐文化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史的课堂教学,而且使无声的音乐史课堂转变成视听盛宴的舞台。  相似文献   

4.
梁靓 《考试周刊》2009,(18):225-225
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创造音乐文化的累累成果,无论是在广度方面和深度方面都超过以往中国古代音乐通史著作的成绩。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在古代音乐史研究上的一些成就。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音乐美学是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欧洲建立起来的,历经一百多年探索终于成为美学和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音乐美学是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主要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音乐美学的发展与研究离不开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音乐美学与这些学科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与深化都需要从这些学科研究领域汲取科研成果营养。音乐美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包括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音乐的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  相似文献   

6.
"八风"和"八音"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古至今各家对二者的解释虽不尽相同,但从未把二者等同视之,上海音乐出版社发行的《音乐美学教程》一书提出"八风指八音",显然是一家之言,不可为凭。"八风"所出之处,显示的应是"八方"而来的各国民歌民谣,从未被解释为8种乐器;而"八音"所出之处,大都理解为"8种乐器",而从未解释为"八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王进 《华章》2012,(23)
进入21世纪,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这门学科的研究,是当今音乐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有不少的学者参与到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范畴以及“重写音乐《的讨论,学者们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本文主要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研究范畴问题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一词的内涵变化进行阐述,进而认为宏观的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有指导作用;音乐学的分支学科-"民族音乐学"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影响最大,音乐史学的成果也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互为现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源远流长,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华夏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从儒教与道教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儒、道两家对音乐美学思想影响的异同入手,探讨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且具价值的音乐美学思想,它以"礼乐"为中心,重视"和"的感情色彩,以"中和""淡和"为审美标准,追求平淡恬静美。"和"的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之精髓体现。  相似文献   

11.
纵览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从古代到近现代。前辈们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许多的成果和经验。到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音乐史学家们对研究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和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使他们更加意识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和与中国传统化的密切联系。学习研究中国音乐史既是认识中国传统化必不可少的。也是认识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纵览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从古代到近现代,前辈们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许多的成果和经验。到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音乐史学家们对研究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和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使他们更加意识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学习研究中国音乐史既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也是认识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音乐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当代对于音乐史的真实性与完善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重写"的问题引起了学界争鸣,音乐史学家对于这个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以望未来的音乐史学科达到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与金文达著《中国古代音乐史》是两本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习的重要著作,本文通过对这两本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的研究,从框架结构、论述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力图找出两本著作的不同特点,并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乐记》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美学集大成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其根本原因在于《乐记》继承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来论述其音乐美学思想的。这主要体现在"乐"的真正欣赏者、创作者均是"君子"而非"众庶",而"礼乐"作为《乐记》的中心思想,也是从统治者利用"礼乐"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方面论述"乐"的,这三个方面都体现了《乐记》中严格的等级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从上世纪初产生至今已有百年之久。对它进行研究的史学年龄,除去起步以前的准备和中间停顿的时间,真正蓬勃发展乃是80年代后,这样看来只不过短短二十年光景,如同它所描述的对象一样年轻。就起年轻而言,应有其热情的追求和活跃的品格,然而恰恰相反,这门学科的研究较之古代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以至美学的研究,显示出一种毫无生气  相似文献   

17.
音乐社会学,近年来这个学科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宏观来看,分之为音乐学与社会学,是二者的综合性学科。音乐学主要研究音乐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它的任务也就是透过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的本质及其规律,而其所包含的学科就有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心理学等。而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体系发展和作用的规律性学科。它包含整个社会,中间又包含着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同的社会集团或制度。  相似文献   

18.
穿插于埃格布雷特《西方音乐》中的"十五个反思"无疑是该书一大特点,也是精华之所在。这种叙议结合的方式是音乐史学历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尝试,不仅改变了音乐史学的惯常叙述模式,也拓宽了人们的音乐史学思维。借助这十五个反思,作者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他自身对音乐史研究的观点及问题,还将读者一同带入关于音乐美学、音乐术语学等学术问题的反思之中。本文将通过对这十五个反思的审思和剖析,尝试从主体性、作品中心和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揭示埃格布雷特的音乐史学思想,以让人们进一步理解这部著作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将"新史学"与音乐人类学的方法结合运用于中国本土化的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中不失为补充应对中国音乐美学不断出现的学科自身困境与外部其他各种学说的挑战.面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出路问题,本文在梳理学科的基础上,将最开始出现于历史领域的'新史学'研究方法与音乐人类学方法引入与借鉴到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发展中,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启发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联系与交流,从而实现学科互融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是西方音乐的巨人,也是每部西方音乐史著作中着力用墨之处。随着西方音乐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可见到很多优秀的西方音乐史著作,常见并普遍被用作教材的就有沈旋、谷文娴、陶辛合著的《西方音乐史简编》(下文简称《简编》),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下称《通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