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师院校以培养合格师资为教育目标,学科教学法是最能凸显这一目标的课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门课程在合格师资培养上形成一条模式化轨迹:1978年以来的理论型教师模式,1986年以来的实践型教师模式,1997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兼备型教师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理论与实践兼备型教师成为最佳,在学科教学法课程中培养这一模式的师资是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实践型工科人才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知识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估价》课程,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学生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剖析了目前我国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培养实践型工程估价专业人才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3.
培养实践型教师队伍是高职学院专业教师队伍职后教育的关键。比较了当前不同类型的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地调查的数据显示,各方(在校师范大学生、任课教师、用人单位)对目前高师院校教育科学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较低。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出既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新型师资。根据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将教育科学课程定性于专业课程,突出其应有地位并赋予新的内涵;以模块化课程为核心,加强教育系列课程的整合,重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培养教育素养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强化课程的实践性,是西部地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工业4.0"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需要培养反思实践型职教师资。心理学领域的正念训练会对培养反思实践型职教师资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为职教教师提供反思所必须的注意力资源,帮助其找到反思的方法,促进其专业与教学技能的提高,维护和促进其身心健康,最终为职教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交通工程学科特性的基础上,围绕本科生科研创新型和工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对交通工程学科进展类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增强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型教师是应对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综合实践型课程所建设的新型教师团体;该类型教师的培养需建立一种打破知识为本、学科本位,重知识交叉、渗透和融合,重实验、实践,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同步进行的新型教师培养模式。该模式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通过课程内容整合、课时调整、课程形态多样化、师资队伍优选、教学方法方式改革,以及多领域、全程式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型教师是应对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综合实践型课程所建设的新型教师团体;该类型教师的培养需建立一种打破知识为本、学科本位,重知识交叉、渗透和融合,重实验、实践,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同步进行的新型教师培养模式。该模式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通过课程内容整合、课时调整、课程形态多样化、师资队伍优选、教学方法方式改革,以及多领域、全程式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职音乐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实践型的音乐专业学生,是21世纪高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针对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现状,当今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从高职音乐专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综合素质培养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音乐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课程作业训练是教学环节的基本要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内容。当前的大学文科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强化阅读、小论文写作、口试等作业训练新途径,以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有效地实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加强师范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顺应了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时代要求。师范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多种途径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开设有利于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取向的课堂教学方法体系;创设有利于将课堂教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教学条件;构建立体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施学术导师制培养师范生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2.
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被大家认可。然而,对于教育实习这样一门综合实践课程,目前国内外对其课程设计与安排的理论探讨还略显不足。美国课程理论家小威廉姆.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过程导向"的课程观及课程标准对于教育实习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与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可为思考我国教师教育实习的改革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合适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分析多学科跨专业课程的内涵和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压力及培养目标,提出了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完善课程结构建设和"综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专业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点上。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角色,并采用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要求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理念和素养,教师自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的非固定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反思能力的发展,学科整合性和生活化特性促进教师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深入实施,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与特征、意义及价值、"常态化"实施、资源开发及课程评价方面分析近五年国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其研究趋势是课程内涵深入、意义和价值深化、课程实施与学科结合、资源开发多样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与学科课程相比,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教材,强调的是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地方性特点。要采取有行政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配套的"弹性课时制"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时间来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开发有效的校外课程资源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需要中小学教研部门进行专门的顶层设计,把握整体课程开发方向;需要各个学校以本地现有实践基地为平台,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并建设分学段、分年级、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与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淑花 《天津教育》2021,(4):130-131,134
新课改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事业提出了更加多元、更加多样、更富实践性的具体要求,这促使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特性,对实践活动尝试更多选择。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体验教学的提出顺应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呼声,改变了传统教学忽视人及人的生命特性,开始关注学生生命需要和感悟体验。这不仅仅体现为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学生知情意行的健全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可通过情景创设、实践探究、经验分享、评价多元化等方式为师生体验式教与学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浙江省将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并为综合文科。在对农村综合文科教师适应性的抽样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综合文科教师赞成课程改革,并对综合文科的教学有信心;调查同时也发现了教师适应性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