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但现阶段,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不论教育理论、教育体制还是组织实施过程,都需要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与创新。本文探索性的提出基地化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以期对农民工培训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认识不足、信息不畅、培训内容陈旧、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培训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提高培训意识、做好培训宣传;加强企业对培训参与,创新培训方式,改革培训内容,加大培训投入力度等,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到城市,总量过剩、受教育程度低和职业技能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为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国家开展了政府主导下的以项目为载体的大规模农民工培训活动。在国家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民工培训要积极服务于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建立从职业学校到职业搜寻再到工作岗位职业发展的系统化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综合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也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从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不仅农民工的数量规模巨大,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也普遍偏低,使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为该省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根据河南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应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府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的投入与服务,整合优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企业与学校合作下的高效培训机制,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将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受教育水平较低、转移就业缺乏稳定性和有序性等困境。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有效转移的重要渠道。要顺利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因此,提出以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对策,实现职业教育和劳动转移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职业技术学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培训的主要基地,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的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时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步入"青年怪圈",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等产生了不良影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长期滞后发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得以形成并不断循环的重要原因。文章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动农民工培训工程,开发农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等途径,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职业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地转移,而且有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与就业。  相似文献   

9.
李淑娴 《考试周刊》2007,(36):159-16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并且在转移过程中暴露出农民文化素质低、不具备专业技能因而就业空间狭小等问题。本文认为,当前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必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对中国GDP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政府重视,企业协助,社区教育中心搭建培训平台,合理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创新措施,按需施教,增强培训实效,能使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并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商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群体素质不高。目前,实现商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就业,关键是要各级政府各负其责,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化手段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致富技能。  相似文献   

12.
从历时性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步入"青年怪圈",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等产生不良影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长期滞后发展,是这一"怪圈"形成和不断循环的重要原因。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动农民工培训工程,加强企业在职培训,开发农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等途径,从而打破"青年怪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特别是贫困地区更要加强对农民工输出的转移就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但是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领导组织不力、信息不畅、激励政策不足、培训资金短缺、培训手段落后、培训资源缺乏整合等因素致使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行动迟缓,因此建议贫困落后地区尽早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14.
商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群体素质不高。目前,实现商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就业,关键是要各级政府各负其责,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化手段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致富技能。  相似文献   

15.
职业学校与成人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起骨干示范作用;职成学校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了农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了转移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增加了农民工的经济收入;职成学校通过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了自身的办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贵红 《教师》2014,(17):32-32
粤北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校领导的积极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双转移农民工培训"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培训模式,总结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能够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机会,提高工资收入。现阶段,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培训意愿较低等困境。通过分析英国准市场机制现代学徒制运行的特点、组织特征等,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从法律层面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并不断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担负起对农民工管理、服务的法定责任,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政策支撑;同时不断完善劳动法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曹晔: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过多地强调劳务输出地的职责,在政策舆论导向上更多地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看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很少有人看到农民工对于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工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是转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农民工职业培训必须不断提高针对性,必须坚持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原则。因此,开展农民工服装专业技能培训应注重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内培训与上门培训相结合,以利于农民工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