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加强“知行转化”的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的活动中 ,“知”和“行”是两个基本的环节。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就是使受教育者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由于“认识”不等于“接受” ,“接受”不等于付诸“行动” ,因此 ,道德认识的多样性和不同道德观念的冲突就有可能使人们不能总是按照某种道德标准行事 ,这就是为“知行背离”。所谓“知行背离” ,是指行为意向与其对社会关系、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认识相矛盾、相脱节的倾向 ,这种倾向的共同特征是个体对正确的思想道德理论、行为规范条例 ,熟记于心、常挂于口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违背所“掌握”的“理论” ,做出有悖于道德、伦…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要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就此而言,道德就是成人之道。因此,“怎样去做成一个人”的根本存在方式问题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生活价值,为的是要用它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其实,在道德产生以前,人已经在以各种方式生活、存在着,道德只在于通过它所赋予的意义对人的某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由于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人解释“伦理”,是指人们的道德原理。《荀子·臣道篇》说:“伦以为理”。“伦”释“类”或“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父子、朋友的关系等等。每种关系就是一伦,每一伦的行为准则称作“常”或“理”;所谓“常”、“理”就是正常的不可改变的道理。研究“伦理”或“伦常”问题,就是研究人们相互关系及其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简单地说是道德科学。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内引论”认为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要求是内在的,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一种道德经济;“外灌论”则认为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正是道德失范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纠正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出现的偏差。从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来看,我们认为“内引”与“外灌”的辩证统一才是合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晋刚 《教育评论》2022,(10):95-102
人类的崇高与尊严源之于人的德性。儿童道德启蒙的逻辑起点是这一根本问题的元问题。天性是儿童道德自启的根基与潜在。天性丰饶之白是儿童的道德自在,后天环境是制约儿童道德的他在。人性是儿童道德启蒙的可能与目的。自由意志赋予了儿童道德可能,感性产生道德激情,理性为道德立法。关系远近亲疏导致爱有差等,促进德性修为与伦理良序。教育是儿童道德启蒙的路径与工具。教育的德性就是通过知与行达到人生德性的目的。学达性天将“性”与“天”齐,经由教育的唤醒与他启,使儿童迈向理想人格和道德至境。  相似文献   

8.
任山章 《生物学教学》2004,29(12):39-40
“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是道德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0.
所谓德育 ,就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道德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它具有三层意义 :第一 ,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知晓和理解社会的行为规范 ,并发展其道德认识能力 ,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这便是德育中的“知”。第二 ,要使受教育者相信“知”的内容 ,把其道德认识内化 ,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这就是德育中的“信”。第三 ,德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教育者将道德认识与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 ,并培养良好的习惯 ,这是德育的“行”。因此 ,由未知到知、由知到信、由信到行是德育工作有机的三个环节 ,构成了…  相似文献   

11.
论道德模仿     
人生伊始,本是道德的无知者。但人的存在本质规定了人必须走上社会化的旅程。人的道德社会化就是从道德模仿起步的.人们在道德模仿的过程中,分辨善恶,体认高尚与卑劣,实现道德认同,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模仿是道德学习的“启蒙课”,道德传递的“通道”,道德内化的“入口”,道德整合的“立交桥”。我们研究它,旨在提高人们的道德适应力,树立道德榜样,淳化道德传播,从而使社会道德水平在相互仿效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脸”代表着社会群体对个人自我德行的信任和尊敬,那么“面子”就代表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由成就和夸耀所获得的名声以及被社会重视的声誉。西方社会学家把“脸”和“面子”合起来,重新分成了两类:道德脸面和社会脸面。“脸”就是“道德脸面”, “面子”就是“社会脸面”。“道德脸面”是实实在在的,“社会脸面”则有虚有实,“社会脸面”能够给人带来超过自身实际能力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就必然会在所处的环境里处处维护自身的社会声誉,不管是虚的还是实的,“有面子”就是“荣”, “没面子”就是“辱”。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模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伊始,本是道德的无知者。但人的存在本质规定了人必须走上社会化的旅程。人的道德社会化就是从道德模仿起步的。人们在道德模仿的过程中,分辨善恶,体认高尚与卑劣,实现道德认同,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模仿是道德学习的“启蒙课”,道德传递的“通道”,道德内化的“入口”,道德整合的“立交桥”。我们研究它,旨在提高人们的道德适应力,树立道德榜样,淳化道德传播,从而使社会道德水平在相互仿效中提高。  相似文献   

15.
道德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道德中的人对于自身应具备的道德具有“自知之明”,既明白道德要求对于人的价值,也明白道德实践的意义,表现在能够自觉维护、遵守道德规范.儒家道德自觉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反求诸己,具体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慎独”、“居敬”等.道德自觉能够促使道德教育的转型,使道德成为人们感到快乐的内在个人修养而不是沉重的外在义务.道德自觉能充分发挥人们的主体性,启发人们的道德判断力与道德反思能力,在实践中真正做一个“道德人”.  相似文献   

16.
肖祥 《教育研究》2023,(1):47-57
道德想象作为一种“创造性地发掘情境”和“移情投射”的道德心理活动,在道德行为选择、道德思维形成、道德信念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实质性追求是实现对主体的德性教化,而传统道德认知模式的缺陷影响着德性教化的实效性,并阻滞德性教化的目标实现。改变积累式道德教化对道德知识的拘囿、伦理律法主义对规范或条文的执迷,需要在道德教育中激发创造想象的力量。发挥道德想象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实现德性教化由“转知为智”、“转智为德”向“转德为美”跃升的重要途径。在道德教育中培育主体之德性,就是要使之拥有观照“人是目的”与“和谐秩序”的主动性,在德—善—美的再生循环中追求“美好”,从而实现德性教化“转德为美”的目标升华。道德想象启示德性教化的审美转向,经由美的定向——道德意义的形而上学建构,美的追寻——在道德想象中实现价值生成与创造,美的体验——在道德想象中开启价值体验的“心灵旅程”,臻入美境——在道德想象中敞开德性教化的道德关怀,从而指示着德性教化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教育以强有力的规训和塑造方式把人制造成社会秩序和经济制度的工具,并且向接受规训的人承诺“成为”工具之后的幸福。教育因此背离了人及道德。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而且为教育等所有关涉人的精神成长的条件提出了绝对要求。道德教化必须先验地以人为目的,尊重人格尊严,使人自己展开理性的翅膀,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道德教化就是通过理性存在者本身的道德生活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目的——成就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8.
对他人道德错误表达否定态度,就是道德指责。道德指责发生的前提是他人的“可指责性”。他人道德错误的受害者、相关者可以成为指责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旁观者也可以成为指责主体。道德指责有多重意义,既是道德情感的表达、对道德错误的抵抗,也是对自我尊严与道德规范的维护。但道德指责有其限度,包括依据限度、程度限度、目的方法限度。网络空间的道德指责,很容易滑向道德绑架,年轻一代的道德指责素养迫切需要教育引导。这种引导可以从树立“正确的错误观”,以指责取代批评,学习文明指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道德和伦理这两个概念,不论中外,在一定的词源涵义上,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虽然也有人指出单纯的“道德”与“伦理”的不同,认为“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实际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与行为的道德和理论。”(《伦理学大辞典》宋希仁等,检民出版社,第395页),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尤其在讨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始终是把二相通运用的,因此学术界常有所谓的“伦理学就是道德学学科,伦理学就是道德学学科,伦理就是道德,道德即是伦理”之说。本试从另一角度对伦理学主题作一新的辨析,旨在引起学术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本文认为,我国道德教育之所以难以走出困境,就德育工作自身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不存在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中,而在于我们对道德内涵知识的错位。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核心是公平的,公平是调节人与人关系最基本的准则。但长期以来,我们却把“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等视为道德的核心,而且往往是无条件和不加前提的。这种道德价值观常常使“君子”吃亏,“小人”得利,不利于公平、公正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不利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多年来,为什么我们的道德教育难以深入人心? 我们所宣扬的道德标准为什么难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此。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合理利己的合理性。我们认为,我国道德教育应该确立两点认识: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二是,道德教育必须更多地贴近“大众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