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程项目化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重视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更要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本文就《农用化学品品质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实践,提出加强多种方式开发项目化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树立大课程观,既重视显性课程建设,又重视隐性课程建设。所谓大课程观,是指将课程建设的观念从传统的显性课程延伸至隐性课程,将两种课程均纳入课程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隐性课程作为显性课程的补充、延伸和拓宽,对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显性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大学精神、校风、自然文化、学术文化等要素都是隐性课程的结晶,这些要素对人才的健康成长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相似文献   

3.
谈课堂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课堂教学实践中,历来都重视显性课程的作用,忽视隐性课程的影响。本文结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实践,提出加强多途径开发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校的实际课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构成,近年来隐性课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英语教学中也有隐性课程,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学科中的隐性课程,来让教师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作用,有效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隐性课程是伴随整个英语专业口语教学过程的重要课程因素和资源,它具有显性课程无法替代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在重视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开发与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样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三方面入手,探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确立隐性课程的显性地位,对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本文在阐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样具有客观上的课程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隐性课程显性化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表明重视并解决好隐性课程显性化问题是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隐性课程“润物无声”,它注重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学生内在素质的养成。高等学校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当前高校过于重视显性课程建设,对于隐性课程的建设则相对认识不足。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隐性课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隐性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隐性课程.本文论述了隐性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对课程设置应注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互补、增强教育的意识性、重视育人环境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显性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要关注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中的作用。隐性课程在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和文化———心理类,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隐性、显性课程有效衔接之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课程有隐性和显性之别,两者在学校教育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隐显性课程进行有效衔接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显性课程中隐性课程的功能,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考虑显性课程的教学要求,隐性课程显性化及显性课程隐性化是隐显性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关键。在对“创业”、“创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创业教育应以创业精神培养和创业能力培养相统一为目标。为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应包括“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为目标的隐性课程建设”与“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显性课程建设”两部分。  相似文献   

12.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洁英 《教育研究》2005,26(8):32-35,57
国家课程有以下目的:确保学生学习的权利,明确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应达到的标准,提高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为公众了解学校教育提供依据。地方课程有以下目的: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校本课程有以下目的: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  相似文献   

13.
隐性德育课程是军校开展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自然一物质环境和精神一文化环境两种类型。对军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建立在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下学员主体意识增强、学员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军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要求。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强调“隐”这一特征,使其开发和控制更具操作性。在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谨遵无灌输原则、方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充分挖掘学校各个方面内含的隐性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14.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相对的。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促进课程研究发展的功能,个性品质发展的功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课程是一种间接的、暗示的、无意的方式,长时期地影响学生情感、调整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课程。用场论的观点审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场源潜藏于校园文化之中,场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吸引沟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隐性课程对教育者的影响方式有暗示、感染、模仿等。隐性课程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心智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隐性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互为依存原则、整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动态变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16.
刘晓玫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19-21,98
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校本课程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模式.教师和学校在某种程度应当成为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主开发者、编制者和评价者.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有:目标一致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17.
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当前大学课程建设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对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其内容包括:以更为明确的“课程目的”指导课程建设;将课程建设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努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的积极力量;将社会需要作为课程建设的直接依据;以更加开放的课程视野推进课程建设;以新的概念来定义和建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应从更新教育观念、设计课程分类、加强课程的规划与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挖掘隐性课程等六个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与发展呼唤新型的课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军 《天中学刊》2006,21(4):15-17
课程改革活动促进了人们对课程评价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但从课程评价的现状看,课程评价却被过于泛化,而泛化的结果使课程评价被淹没在其他一般性的课程评价之中,从而削弱了对课程评价的研究。因此,还原课程评价的本来面目,并在我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评价研究领域,这对于建构课程理论与教育评价以及我国的课程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崔颖 《成人教育》2009,29(9):47-48
课程是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和创新教育.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通过课程实践达成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我们首先改造传统的课程观,从课程价值、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诸方面建构起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新型课程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