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教学中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生物教师要充分运用生物历史资料和我国的生物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生物史料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执着探索、勇于实践、百折不挠的学习精神;充分利用生物故事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运用生物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2.
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物科普教育基地的意义、我国和国外(美、英、E1)的生物科普教育基地的概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提高高校生物教学效率,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主要思考的问题。创设新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将会提高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效率,有效的教育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问题。作为高校生物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创新一直是我们进行研究探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淮北市区生物教师综合素质现状,对淮北市区生物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艺术、教育教学研究、知识及教学能力等.结果表明:淮北市区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还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师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扩充知...  相似文献   

5.
为迎合生物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本文主要根据生态学中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生态位、花盆效应等基本原理,从生态学视角尤其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考察和研究生物教育,使生物课堂教育以一种和谐、融洽、完美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6.
吕辉 《考试周刊》2012,(59):143-144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研究生命科学,必然要涉及生物的生存环境,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因此,生物教学无疑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具体分析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一、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问题的现状,培养其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师院校的培养体制也在随之改变.高师生物教师教育人才不仅要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该文对高师生物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制的构建原则进行了探讨,对高师生物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构建的具体问题从目标、模式、课程设置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将生命教育融入生物选修课教学进行了探索.文章着重阐述了中职校生物选修课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等,并提出了进行生命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物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波 《培训与研究》2001,18(5):62-63
本对高师生物教育专业素质教育的意义、生物教师的素质结构、高师生物教育专业素质教育的模式进行了论述。为高师院校的教育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科学史教育对于实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具有重大意义。它既展现科学的进程,又为学习探究提供范例,是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极好的形式。高中生物学教材整合生物科学史要遵循以小见大、自成体系、去粗取精、尊重历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深化党员先进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员要保持党员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对党员先进性认识,尤其加强对党员先进性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的认识,把握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和特点,才能打牢党员先进性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提高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能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解放思想与遵纪守法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处理得好,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处理不好,就会陷入误区,出现偏向。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在解放思想中强化法纪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提高防腐拒变能力,走出为政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重构黑人女性的自我--解读《紫色》文本的"互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紫色》中文本的“互文性”现象研究,探索黑人女性在各个时期所受到的来自父权制社会的性压抑和身体摧残,从而唤醒女性沉寂的性灵,使她们从失语的“物体”变成宣叙的“主体”,进而解放她们的身体,让她们获得应有的名分,最终实现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外迁移民失去世代生活的故土家因而重辟生活空间,这必然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剧烈动荡。要搞好三峡库区的外迁移民安置工作,必须准确把握住外迁移民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性,尤其是心理问题,努力探索影响外迁移民心理的各种因素,并认真做好外迁移民的心理调适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学习自由主要是指自由地选择所学课程和教材 ,自由地选择教师 ,自由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方式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各高校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不断地在学习自由的条件和形式如学习年限、专业选择、课程设置、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 ,并“给个性发展以宽松的空间” ,从而使大学生能自由地涉猎、学习和思考 ,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留学生群体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爱国感情十分浓烈,他们的留学生活与祖国的经济关系是影响他们对祖国感情的一个重要因素。留法官费生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群体。对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档案中留学生书信的梳理表明,在当时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凋敝的年代,国内各地政府虽也勉力扶持留学教育,但所提供的官费资助不仅数额有限,难以满足留法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即使那些名义上享受官费保障的官费生们,也长期被欠费和经费缺乏问题所困扰,致使生活学业常发生问题,时有中辍之虞。他们在求学期间困窘的经济状况,与家乡政府勉力提供官费资助的紧密关联,使他们深深感受到国内家乡官民父老的勉力支持,使他们与祖国之间产生了休戚相关的血肉联系,从而成为激发他们爱国情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当局在华北沦陷区迅速建立起严密的新闻统制系统,提出了一整套新闻统制的政策策略,严密控制新闻宣传煤体,为其殖民统治服务。日伪在华北沦陷区的新闻统制具有严密性、严酷性和欺骗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有:改善环境应激问题;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人格;改善大学生情绪问题;改善挫折心理;改善大学生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0.
文革期间的版权现象主要是废止与剥夺,它体现在有的作者的生存权利被剥夺;许多作者的作品所有权被剥夺;有些作者的创作权被剥夺;一些作家作品的发表权被剥夺;大多数作者的署名权被剥夺;大多数作者的报酬权被剥夺;一些作者对作品的改编权和修改权被侵害;一些作品的转载权被剥夺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