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梭在他的小说体教育专著《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除了详细阐述他对假想对象爱弥尔的教育主张以外,间接地也表明了他对女子教育的态度和主张,为了达到他的目的,卢梭提出了一系列女子教育的实施方案。本文将探讨卢梭在其《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如何对女子实施相应的教育及其教育思想的缺陷与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与卢梭的教育理论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这两部著作里面,他们都分别关注到了女子教育,并论述了各自的独到见解。二者关于女子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分析了二者观点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二者的女子教育观中的一些观点,对我们现在反思"女子教育:平等还是依附"这一问题很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梭的女性观和女子教育现在欧洲社会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导致了一场反对卢梭妇女观的由自由主义女性掀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捍卫卢梭女子观的思潮。虽然对卢梭的女子观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把一直被忽略的女性教育给提出来了,肯定了女子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伟大进步,在争取寻求妇女获得解放的今天,对看待女性和教育女子有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激进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对女子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女子的教育就是要培养贤妻良母,只要求妇女有健康的体魄、温顺的性格、良好的美德以及理家的才能.下面就卢梭提出的一些观点加以分述:  相似文献   

5.
原婧 《华章》2013,(24)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对推动社会思想观念与文化风气变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17年,《新青年》自第二卷第六号起,特辟“女子问题”专栏,成为关注女子问题、倡导妇女解放的舆论宣传阵地。专栏也反映出五四运动爆发前,知识界对女子问题认识的聚焦点。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青年》第二、三卷“女子问题”专栏这一基本史料出发,重点关注五四运动前《新青年》所倡导的女子教育思想。从专栏概况、女子教育的时代需求、思想准备、女子教育的目的与构想角度,结合文本综合分析,深入探讨,以窥《新青年》在新旧文化交融的时代主题下,对女子问题的思考与选择。  相似文献   

6.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矛盾和紧张关系。《社会契约论》以"社会"为取向,否定人的"自然状态";《爱弥儿》以"个人"为取向,强调"自然教育"。然而根据卢梭本人的教育意图,二者实际上是一以贯之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表面上是对"自然状态"的否定,其实是对"自然状态"的模仿:以"道法自然"的方式建立公民社会。并且,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着重阐述了对一般公民的教育(大众教育)。《爱弥儿》并非《社会契约论》的对立面,它阐述的是对公民社会的立法家的教育(精英教育)。正因为立法家对于社会的作用高于一般公民,所以《爱弥儿》的重要性高于《社会契约论》。  相似文献   

7.
《爱弥儿》与卢梭的自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爱弥儿》的教育意图 1762年,在相继发表两篇早期论文之后,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卢梭多次强调《爱弥儿》在自己全部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在致友人马勒塞尔伯的信中,卢梭提到,"我的全部精神智慧分散于前两篇论文和《论教育》(即《爱弥儿》)中,三部著作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整体"….卢梭的这个说法一方面表明了《爱弥儿》的核心意义,同时也表明,由于注重写作技艺的卢梭有意对全部的"精神智慧"加以分别表述,那么,把握《爱弥儿》的思想意图绝非易事.努力把握两篇早期论文的思想意旨并由此溯源至卢梭的整体意图,自然构成了理解《爱弥儿》的先行要求.然而,从《论科学与艺术》最初的批评者开始,对卢梭意图的把握已经成为进入卢梭思想门径的首要难题[2].  相似文献   

8.
<正>卢梭的教育思想集大成于《爱弥尔》一书,全书以男主角爱弥尔的成长教育为入口,弘扬卢梭对于自然人性及美德教育的态度,这本教育小说也成为晚清中国了解其教育思想、教育哲学的重要媒介。关于《爱弥尔》第一个中译本,中国第一份教育杂志《教育世界》在其1904年出版的53至58期连载了题为《教育小说:爱美耳钞》的译文。此文标明原作者为"法国约翰若克卢骚",但由"日本山口小太郎,岛崎恒五郎译,日本中岛端重译"。文章开篇有两个前言,一为卢梭自序,另一序言  相似文献   

9.
教育适应自然,这是教育与心理的普遍而通俗的规律,然而真正实施它却是任道重远。卢梭享有教育上的"哥白尼,"就卢梭《爱弥尔》教育思想观的讨论有不少,如"自然主义"教育观,回归天性等等。而文章从卢梭的《爱弥尔》的教育与发展心理学角度进行初步探讨与总结,引发对当今科学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琼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4):118-120
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论述了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指出爱情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论述了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指出爱情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卢梭女子教育观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较早提出了系统的女子教育观,包括女子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缺陷。他的女子教育观受自然主义哲学观和传统女性观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受到法国当时社会状况和他对两性差异认识水平的制约。今天从社会结构和生理结构两个视角反思卢梭的女子教育观,对促进当代女子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通过其虚构的主人公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向我们系统地表达了他独有的女子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他提出女子应受到公平良好的教育,对女子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有别于男子、适合女子自身特点的,有利于女子各方面素质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卢梭的女子观和女子教育观无疑对当今世界的女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梁吉 《文教资料》2007,(20):142-145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十八世纪世界上伟大的学者之一,他不是教育家,却写成了小说体著作《爱弥儿》,创建"自然教育理论"向封建教育提出挑战。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但难免的,其教育思想中也有不少缺陷。本文从"教育理论中的矛盾"、"教学思想的非理性特征"、"狭隘的教师概念"、"分阶段教育理论的不合理性"四方面对卢梭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以期对卢梭的教育思想获得更客观、更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辛星 《考试周刊》2008,(50):210-211
本文从"《爱弥儿》中的家庭情感教育理念"、"当前我国家庭情感教育的现状"、"卢梭和家庭情感思想对我国当代幼儿情感培养的启示"方面总结了卢梭的家庭情感教育思想,旨在为当今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与《忏悔录》类似,《爱弥儿》同样是卢梭本人的一幅自画像。爱弥儿作为一个卢梭想象出来的教育样板,其并不是一个透明的灵魂意象,而是隐藏着大量不容易被发现的幽暗底层。在爱弥儿身上,卢梭有意构造出各种叙事结构,以实现一种既真实又虚构的想象性演练。无论是爱弥儿与卢梭之间表层与潜在的复调关系,亦或卢梭与爱弥儿之间真诚与反叛的变形结构,还是两人之间基于恋母情结与造父意图的政治性血缘,这些都反复提醒我们在研究《爱弥儿》的一开始,不能忽视卢梭自身的人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爱弥儿既是卢梭的学生,也是卢梭的孩子,更是卢梭本人的颠倒。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爱弥儿式卢梭与卢梭式爱弥儿的混合意象中,我们才可能真正捕捉卢梭的教育意图以及整部《爱弥儿》中各种隐遁的计划。  相似文献   

17.
让·雅克·卢梭瑞士日内瓦出生,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主要著述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和《爱弥儿》等。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无论从教育思想史的角度,还是从教育实践的影响来看,不仅仅给予他同时代的人们,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后代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际工作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后果,但正如卢梭的《爱弥儿》早已被研究者公认为教育史上的少数几本名著一样,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世界,占据有显著的历史地位。就此而论,卢梭的价值是不朽的。为着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卢梭的教育思想,本文试图从逻辑的结构上,在三个方面,展开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和背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石其才  何圣俊 《教育》2012,(25):59-60
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教育思想家,西方教育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所著的《论教育》一书。这是一部半小说体、半论文体的著作。卢梭在这部书中提倡自然和自由教育。此书的问世,形成了此后影响世界的"自然教育"思潮,卢梭亦被认为"自然教育"思想的创始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卢梭《爱弥儿》一书中关于贫富阶级受教育的权利、男女的地位、爱弥儿和父母以及和爱人之间的关系、爱弥儿受教育的环境及进程的诠释,说明了卢梭平等自由的思想在其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存在一定的出入,折射出卢梭教育思想中也存在着不平等和不自由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李芳芳 《现代教育》2012,(11):124-124
《爱弥儿》又称《论教育》,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然教育论者卢梭的代表著作。书中阐述了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体现了其自然教育思想。顺着作者的论述,在自然教育氛围中长大的爱弥儿应该是卢梭思想的结晶,但是《爱弥儿》一书中卢梭精心培养的爱弥儿最后却以堕落结局令人颇有些费解。通过研读卢梭的《爱弥儿》以及其它相关著作,可将其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