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用心率来反映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强度。但是如何系统运用心率训练的知识为体育教学服务目前还很少。本文将系统地阐述心率训练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各种体育教学课中如何运用心率知识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这对于提高体育课的科学性、让体育课中的教学更加安全有效、提高整个学生的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可以了解呵护心脏的重要性。一、心率的概念及其与运动的关系心率是反映心脏跳动频率的快慢,在运动过程中,心率在一定范围内(110次/分~170次/分)与吸氧量、人体做功能力呈…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测定和评定体育课的运动量,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及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学校体育科学化的进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目前普遍采用的心率测定法中,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是测定和评定运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为了求得它,需要测试者做一系列繁锁和复杂的测试及换算工作。在测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地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体育教师本人在授课的同时,又无法胜任繁锁地测试工作。因而使探索体育课运动量的科学规律的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能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测算方法,使广大体育教师在自  相似文献   

3.
1.前言心率是反映人体生理功能重要指标,能客观反映运动负荷的强度,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大,心率增快越明显。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是以心率作为评定体育课的运动量。体育教学要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必须给学生承担适宜的生理负荷量。由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训练程度不同,生理的负荷量是有差异的,而且随着学生体育锻炼的加强、机能的改善和提高,生理的负荷量也是不断改变的。为使学生在运动中懂得掌握适合自己的合理运动负荷,笔者试图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率测定,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热情,增强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在现代学校体育课和耐力性体力测定时,广泛采用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但是,由于必须在短时间内测定许多人,而且测定仪器缺乏,所以往往不直接测定运动中心率,通过测定练习后即刻的心率来代替练习时心率。人们知道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比运动中的心率低,但两者之间究竟相差多少,尚不很清楚。为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阐明用普通测定法测定练习结束前一分钟的心率和练习后即刻的心率之间的差异程度,使学校体育课的心率测定更加正确。二、研究方法被试者是经常进行身体活动的大学生20名。年龄:18~22岁,平均身高172.0 公分,平  相似文献   

5.
从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来检查分析一堂体育课的效果,往往以两基教学、运动密度,生理负荷(简易方法用心率曲线)三个主要因素来探讨研究。 运动量是作为一种力的表现形式,是在人的外部所能见到的;而心率变化则是一定的运动量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的生理负荷,促使人体机能起适应  相似文献   

6.
“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是我国传统体育教学理论的主要基础性理论,这一规律在对体育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生理机制方面一直居于权威的地位,体育课的心率曲线变化规律就是对上述规律的具体应用,所以体育课的心率曲线规律也就成为了传统的评价一堂课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就其评价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脉搏上升与下降的趋势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安排运动量,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测定体育课的运动量一般以平均心率为主要依据。传统的计算公式是:  相似文献   

8.
心率是反映体内代谢较灵敏的生理指标。它具有实用、简便争特点。在运动实践中能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综合反应运动时体内的生理状况,也可以反映训练和比赛时的运动强度,因此如何科学的利用心率变化情况进行体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率前后变化分析讨论不同专业教学对心率的影响,得出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运动前后心率变化较小。且安静时的心率低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对心率在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中的含义,以及对体育教学实践中心率指标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心率指标的测定,是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评定学生机能状况和运动负荷的重要而的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心率的启示     
在体育课中,心率是学生生理负荷的反映。教师如有计划地随堂检查(集体自我检查,教师固定选择记录对象),记录学生所练习的脉搏次数,不仅有助于自己跟踪了解学生运动的负荷量,而且还对体育教学有以下好处。一、有利组织教学。因为同一教材的等量练习,出现于课的前半部或后半部,其脉搏曲线不一样。同项的教学练习与测验,心率也不相同。教师平时掌握几项类似的脉搏。在教学中便能围绕合理的脉搏曲线、教  相似文献   

11.
心率是心脏活动的生理指标之一,由于测量简便而实用,又能较客观地、灵敏地反映运动量对人体的影响,反映体育课的密度、强度,所以目前以心率指标来评论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负荷强度已被普遍采用。因此,正确认识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指标的基本规律,对于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提高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体育界不少同志对此作了大量的凋查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沦文,同时用平均心率作为衡定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心率是反映体内代谢情况的一个非常灵敏的生理指标,它以实用、简便等特点在运动实践中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对运动实践中心率指标的应用特点进行论述,阐明心率在运动训练的选材、负荷控制、训练方法、医务监督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科学指导体育教学与课余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将相对安静心率与平均心率和运动指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制订出“平均心率与相对安静心率对应指数表”,并以此评价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此表的设计思想和特点是: (一)重视课前安静心率指标。我们把课前安静心率和平均心率相对应,找出运动指数的分布规律,并把公认的合理负荷区间划分成最佳、好、中、差四级区间。以此作为给分标准(10分制)。课前安静心率是影响课中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相关系数大),它不仅反应了年龄与性别的数量差,同时也体现了同一年  相似文献   

14.
前言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或进行耐力素质测定(台阶实验)时,广泛地采用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使用心率测定器直接测定运动中变化着的心率缺乏准确性,不如用运动刚结束时的心率测定来代替。大家都知道,运动刚结束时的心率比运动中要低,但两者之间差别不太明显。本研究正是利用一般的测定方法,通过运动结束前一分钟的心率与运动刚结束时心率之差的比例,来分析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比较正确的心率测定方法。研究方法受试者是素日活泼好动、身体健康并一直进行体育锻练的大学生20名(年令18~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通过45分钟的教学,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每堂体育课都应有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的研究和论述,即中强度高密度的原则。上海市体育中心教研组在1981年全市体育教学评比中,提出体育课合格指数为平均心率120—140次/分,全课运动密度在3O%以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中心环节,所以体育课要有适宜运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都十分注意,如何根据课的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而人们也常常把运动负荷作为评定体育课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评定负荷的指标,其中,以平均心率和运动量指数为最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实践中,我们发觉这两个指标是存在差异的。到底用那个指标更可靠些?本文就是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7.
定量负荷运动下体育生与非体育生心率变异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育生与非体育生在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指标是否有差异,为提高大学生的心脏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山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女生15名,非体育专业15名,分别进行安静状态下、定量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后恢复期的HRV测试,应用MEGA心率变异性仪器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在安静状态下体育生心率变异性大于非体育生,但没有显著差异;在运动过程中,非体育生迷走神经降低程度大于体育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后恢复期,非体育生交感神经张力大于体育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生的心率变异性大于非体育生,非体育生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评价体育课运动量一般运用计算课的平均心率的方法。计算课的平均心率有两种方法。一是点算法,即用测得的脉搏频率直接计算;一是面算法,即用求面积方法计算。目前,多以面算法为主,因为面算法较全面反映课的运动量。用面算法计算,一般要经过三个计算过程: 一、求各区生理负荷量之总和,其公式:  相似文献   

19.
王富兰 《体育教学》2008,(11):67-68
合理安排和调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基本任务的同时保证学生运动安全、防止运动意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体育教学中,过小或过大的运动负荷都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则又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身体限度,对学生运动安全则会产生一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的目的: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化的不断发展,对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把课的运动量和密度安排得更加合理,使学生不仅掌握运动技能,而且又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正确的掌握和评定体育课的运动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一般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在一堂课中进行繁琐复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