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城乡统筹就业机制的条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统筹就业是一个利益协调和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问题,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融合问题,是当前中国政府和不少学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基本理论分析模型,在政府、企业、农村劳动力、城镇劳动力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下,分析和论证政府、企业、农村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在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分析城乡统筹就业的约束条件,提出政府收入、经济增长、人力资源本结构是约束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因素,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关键因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说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提高,是决定城乡统筹就业的根本条件,也是城乡统筹就业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根据城镇就业市场的需求和状况来确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数量和质量,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十分重要。把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晋宁县是典型的西部农业县,其城乡一体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到人力资本、就业服务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此提出建议: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2.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统筹城乡就业,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构建公平的环境;4.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增强农村劳动力抵御社会风险及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我国目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来看,大学生还是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事实是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宁愿选择暂时失业也不去这些岗位就业。这一现象是与我国特殊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的。必须打破目前的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5.
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这不仅是我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规范、有序地转移,加快我省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举措。本文在对云南省劳动力市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实证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指出了目前我省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收益偏低的经济学分析:劳动力流动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的劳动力流动频度范围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就业收益,而我国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抑制了大学生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进而降低了大学生就业收益。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收益的对策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  相似文献   

7.
从人力资源流动的相关概念出发,解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荒”的表象,提出了要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限制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快制度创新,要在“泛珠三角”内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加大和改进各地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流动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各地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法制环境等能使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六大对策。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因为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缓慢, 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低下,非公经济发展缓慢,就业现念落后,就业压力极大。欠发 达地区应该建设“选择自主,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现代 劳动力市场。所以应该加快各类市场的发育和成长;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千方百计创造 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各类经济;积极发展小型企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就业服务体系 建设,实行促进就业政策;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制度,强化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 营造新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观念氛围;应该加大建设和运行的投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 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分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毅英  洪文建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3):15-26,122,123
以大学生的就业流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考察中国大学生就业流动的现状、问题及成因。研究表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因经济发展非均衡、制度性缺失和地方保护主义而在城乡、区域和行业中存在明显的主、次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因主、次劳动力市场差距较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选择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学校类型与层次等教育因素对毕业生就业流向有重要影响。次要劳动力市场已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两大市场间因存在较大垂直落差,从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容易,而逆向流动则十分困难且成本较高。主、次劳动力市场间的垂直落差和非均衡状态是相对的,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制度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劳动预备制度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总体目标:对城乡新生劳动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追加1至3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为其实现就业准备条件,同时,通过延长这部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就业的压力。主要任务:将城镇初、高中毕业后...  相似文献   

11.
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基于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探讨通过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提升工作福利以实现体面就业,进而促进农民市民化。重点探讨对城镇化催生的大量待转移劳动力、产业内现存低技能存量劳动力、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扶持。该就业服务体系由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创业指导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促进该体系的良性运行需要积极和消极的就业保障政策并行,其中积极的政策包括建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奖励金制度、职业准入制度、就业公积金制度;消极的政策指失业保险与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能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较高的回报。在高素质人力资本比较稀缺的中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关键在于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大学生流向农村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3.
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就业工作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就业中存在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政府应承担起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责任。目前,我国地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不均等的状况较为突出,其原因主要包括:地区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足,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为此,迫切需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公众对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认知,加大政府对公共就业服务的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完善网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点摘编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性就业,具有新的特点: (1)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就业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就业途径; (2)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是劳动力供求双方自由交换的结果,是一种无保障的就业,具有就业风险; (3)劳动力供求双方实行双向自主选择,也即由原来的刚性就业向自主就业转化; (4)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条件基本由雇佣单位根据市场供求及自身条件决定; (5)与就业的无保障相联系,劳动力市场完全实行合同制。   因此,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必须确立以下几种新的就业观: (1)自主就业观; (2)竞争就…  相似文献   

15.
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与非农就业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是我国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制度性的缺陷在于分割了劳动力市场 ,制约了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有序流动 ,阻碍了非农就业的进程 ,其后果是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不利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统筹城乡经济 ,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存在城市就业优先思想、劳动就业制度歧视、土地制度不完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等障碍因素。党和政府要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7.
刘易斯转折点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人口类型的转变是伴随着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两个标识性变化。由于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和人口类型转变的特殊性,其刘易斯转折点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即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特别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滞后于人口类型的转变。户籍制度、城市的二元体制、转移的劳动力素质不高、第三方和雇员组织发展滞后是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以及加速培育第三方和雇员组织是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题中之议。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性别歧视、相貌歧视、户籍歧视、疾病歧视甚至学历歧视、方言歧视等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过剩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原因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而导致的,为此需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存在,农民工没有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导致他们面临更多的就业困难和生活风险。城乡不平等的就业制度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政府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20.
福建武夷山市广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途径,已形成长效机制。该市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农村劳动力户籍登记、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房屋中介、个体办证、法律维权、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及档案管理、子女就学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乡镇、街道也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站,村级配备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联络员。市里每年还给予乡镇服务站经费补助.激发了他们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推荐培训的热情。市劳动保障、农办、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协同各类培训机构,引导企业建立上岗培训制度。推行就业资格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