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在平时的教研工作中,经常有教师询问生物学实验中各种颜色反应的原理,本文总结归纳了高中教材中涉及的各种颜色反应及其原理,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颜色反应”是鉴定一些化合物或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考知识点。在现行课程标准教材中有不少的实验都涉及颜色反应,复习时可将它们总结在一起列为一个小专题对比分析,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的反应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  相似文献   

3.
罗凡 《生物学教学》2006,31(12):36-38
本文针对目前生物学CAI课件普遍存在的弊病,阐述了一个优秀的生物CAI课件所应具有的三个要素,并对如何使你的课件具备这些要素进行了扼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许华 《生物学教学》2010,35(12):63-63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颜色的变化确定某些化学成分或结构的存在。本文摘录并整理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有关颜色反应,以便于学生对比记忆。  相似文献   

5.
"亲属、血亲、姻亲"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系亲属”、“旁系亲属”是社会学概念,但有生物学的基础:“直系血亲”、“旁系血亲”是生物学概念,在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中也有提及。为数不少的人,包括一些生物学教师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6.
浓、稀硝酸跟铜反应比较实验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单质反应。常见的金属单质有钠、镁、铝、锌、铁、铜等,其中铜跟硝酸反应最具代表性,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硝酸跟变价金属铜反应情况,因此新、旧教材中都编有浓、稀硝酸跟铜反应的演示实验。硝酸跟铜反应的现象与硝酸的浓度有关,浓度不同,其反应速率、产生有毒气体的种类和颜色以及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等均不相同。如何将硝酸跟铜反应的实验现象都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能引起学生深刻地思考和自觉地探究实验现象与化学本质的因果关系,对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将起…  相似文献   

7.
读2005年《生物学教学》第8期“关于酶的几个问题解析”一文提出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是否需要酶的催化 在韩贻仁主编的《分子细胞生物学》(2002年科学出版社第2版)一书第326页有明确论述:“在原初反应中,最初的电子供体分子为水。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分子在含有Mn的酶催化下,从水分子获得1个电子,水分子的氧以分子形式释放,2个氢原子则以质子形式进入类囊体腔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E-Prime程序,同时呈现刺激的三个维度(词义信息、语音信息和颜色信息),以西北师范大学30名本科生为被试,最后的结果表明:色词的读音或词义都会单独促进被试对颜色的反应时,读音和词义同时出现时被试对颜色的反应时会更短,这样的结果支持Logan的平行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12日,教育部社科中心和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美国西化、分化中国战略的特点及我们的对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结合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对“颜色革命”、“街头政治”的含义和实质、“颜色革命”发生的内外背景、美国推行“街头政治”的策略和手段、“颜色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美国西化分化中国战略的必然性和现实威胁性、新形势下美国西化分化中国战略的特点以及渠道和手段、如何应对美国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多彩人生     
你最喜欢的颜色能够泄露许多关于你的小秘密。研究人员说,人们对颜色有两种基本反应:身体反应(如红色使人兴奋)和情感反应(如黄色令人愉悦),这些反应可以显示一个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颜色词"白、黄、黑"的中英文化对比及语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作为一种视觉效果,人们对它的感知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颜色词"白、黄、黑"的使用和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吹气法”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利用的是CrO3与浓H2 SO4的混合物与乙醇蒸气反应时颜色的变化 :2CrO3+ 3H2 SO4(浓 ) + 3C2 H5OHCr2 (SO4) 3(红色 ) (绿色 )+ 3CH3CHO + 6H2 O因此有两点需要解决 :一是选择性能优良的“载体”;二是确保气体的吹入 ,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关于载体 ,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颜色是白色的 ,以便观察药液颜色的变化。2 ,化学性质稳定 ,不与CrO3、浓H2 SO4反应。3,疏松多孔 ,以便浸润药液 ,吸附“酒气”。4,寻觅容易、价格便宜、替换方便。笔者曾用棉花、石棉绒、…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使每个实验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加大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强化实验规则和技能。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关键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把握好“度”与“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综述了“红、白、黑”三种颜色词在汉英语言文化中的异同 ,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彩人生     
你最喜欢的颜色能够泄露许多关于你的小秘密。研究人员说,人们对颜色有两种基本反应:身体反应(如红色使人兴奋)和情感反应(如黄色令人愉悦),这些反应可以显示一个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汉英“红”、“白”颜色词象征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的物理属性对各民族都是一样的,但不同语言对颜色的反应。特别是赋予的象征意义却不尽相同。“红”、“白”两种颜色分别是汉英两种文化各自的崇尚色。它们的象征意义有同有异。通过分析“红”、“白”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异同,探究出隐藏在颜色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颜色词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有关操作步骤的分析讨论,我们认为该实验步骤五的操作从实验变量的控制及温度对淀粉和碘液颜色反应影响的角度值得探讨,并提出了实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个“熟视无睹”的现象: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这是人教版的化学教科书16面的提法,反应后溶液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呢?只字未提,好像根本就没看到溶液的颜色。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常涉及到一些颜色反应和具面是关于生物教材中与颜色有关的实验归纳总结,有特殊颜色的物质,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混淆,下以方便对比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