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前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途径主要包括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机制、生物多样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但其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应当尽快制定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门立法、完善现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并建立传统医药知识数据库,以防止药材资源流失和传统医药知识的不当使用。  相似文献   

2.
以知识产权法的公共领域理论为视角,讨论公共领域知识的特征、权益主体、利益原则,结合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传统医药知识的公共领域属性和法律地位,对传统医药知识及相关资源保护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思考和梳理我国传统医学知识及相关资源保护的制度架构与缺陷。提出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努力争取我国传统医药和相关资源在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和知识权益,实现中医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及国际医药知识体系的对接,促进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茜 《情报杂志》2005,24(4):93-95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知识陷入了危机,而现有的传统知识保护手段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之处,不能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以对西部传统知识的调查为依据,对传统知识保护方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印度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主要介绍了印度医药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路径,并对印度医药制造业技术升级过程中的特点和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得出了印度医药制造业发展对浙江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仡佬族传统医药知识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仡佬族医药》对其进行了收集和整理。通过对仡佬族常用药物在传统中医药文献中的分布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仡佬族常用药物在中医药文献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但在组方配伍和适用病种上与传统中医药或其他民族传统医药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与文本文献作对照研究,发现了口碑医药文献的一些特点;通过对我国近现代药物文献的分析,发现仡佬族传统医药为丰富我国药学知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以西药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医疗保健高费用问题,提出建立"中印传统医药合作推进行动",借鉴健康影响基金的机制,通过中印两国在传统医药研究开发、质量控制、标准化、临床试验、监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探索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以传统医药为基础的医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医疗保健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谢盛 《科技管理研究》2023,(21):178-185
中医药的保护是多方位、全方面的,而对其知识层面的保护是其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囿于其特性不能高度契合于我国中医药知识保护。对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以发挥其在保护中医药知识层面的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掘知识产权在中医药知识保护领域的上位权利及关联性权利的保护效用,借鉴他国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优良经验,方能为我国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寻得更为广阔的法律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缺乏保护意识,致使我国与传统知识有关的包括民间文艺、遗传资源、传统医药等流失事件屡有发生,世界各国也同样遭此厄运。因此,国际上呼吁传统知识保护呼声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挝成为PCT条约缔约国以及WTO成员国,老挝知识产权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本文浅述了老挝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对老挝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老挝知识产权工作现状、老挝专利与商标保护等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对老挝专利制度与中国专利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未来中老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与合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罂粟可以用来制成鸦片和镇静剂,印度的合法种植面积为世界之首,美国合法进口的蜘用鸦片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印度。自古以来,印度就种植罂粟、大麻,印度传统医药大量使用鸦片和大麻,一些仪式上也要有鸦片、大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均衡视角,从制度供给的滞后性和制度需求的迫切性两方面分析了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框架,对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制度中供给层面的法律制度、行政制度和监督制度,以及需求层面的培训制度、保密制度、激励制度和保障制度度进行了创新,并提出了制度运行的推进策略,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丽霞  赵建平  王霆  林杨 《情报科学》2008,26(2):306-31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网络安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垃圾信息方面的立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找出我国网络立法方面的不足,提出在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方面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更好地规范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3.
吴玥蓓  张瑜  张继苹  黄泳 《科教文汇》2021,(11):120-121
针对中学生开展中医药知识普及教育,对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帮助其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传播中医药文化火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中医药及中医药专业教学特点,再结合中学生普及教育,分析了适合中学生中医药普及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当前的普及教育工作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彭翔  汪应洛 《预测》2004,23(6):76-79
中医药与西医药是当今世界的两种主要医疗体系,西医药的进入是否也意味着我国中医药也如西方国家或印度的传统医学那样消亡或衰减呢?中医药与西医药都在吸收对方的合理成分,我国发展了中西医结合,西方国家也发展了整体医疗。在此过程中,竞争机制的作用为大家所熟识,但共生的作用常不为人注意。本文探讨了竞争的负面影响,论述了两种知识体系共生的动力,分析了共生与中西医结合及整体医疗的联系及区别,最后,探讨了共生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因迪纳是在华中药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最多的国外医药公司,但国内学界对其关注并不多见。首次较为全面地分析因迪纳在华专利现状及其专利战略,结合我国中药行业存在的研发投入与专利创新能力不足、专利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创建知识管理型政府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构建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政府的功能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知识管理型的政府模式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间国际知识流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我国正实施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期望实现由传统技术追赶向国际前沿创新的模式转型,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企业正面临着高度国际化而政府干预较少的市场化竞争,而这些企业的国际知识流动也开始出现了复杂网络化的新形势。由此,通过构建基于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国际知识流动分析框架,探讨这些国际化程度较高但政府规制较少的特定情境下新兴产业的国际知识流动及内在影响机制。通过以光伏产业为例,构建了37家企业的国际专利引用知识网络,利用检验关系数据的QAP分析法验证了企业的内外部因素7个变量对国际知识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光伏企业高度参与了国际知识流动,而专利家族布局相似性、RD强度相似性及技术相似性正向促进国际知识流动;企业员工规模相似性反向影响国际知识流动;利润率相似性、固定资产规模相似性以及产业环境相似性对国际知识流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名医工作室”)政策为背景,通过分析“名医工作室”知识转移中学习的内在机制来研究中医知识的有效转移.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分析中医知识传承转移过程中的学习机制.结果:中医知识传承转移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也是一个社会学习过程.中医知识转移主要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转移,知识转移的内在模式是转移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地交互、反馈,共同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与发展.中医知识转移中学习的发生源于知识势差和知识接受方的需求与期待,但知识转移的根本动力在于环境的压力或激励以及系统内部适应性机制和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结论:国家政策应有促进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的措施,在促进知识转移的同时促进中医药文化转移,才能真正将中医药这种智慧型知识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内的知识交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翟杰全 《科研管理》2002,23(2):5-12
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内的知识交流状况直接决定国家的知识传播和知识交流能力,也将影响到国家的科学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对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内知识交流的途径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作者认为,这些年来,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内的知识交流虽有较大发展,但仍不活跃,知识交流的质量也不高,从长远看,这将会严重制约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和我国的技术创新,因此政府应在鼓励各行为主本进行合作研究,参与深层次技术交流,提高技术转移和知识交流的效率与质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完善具体制度,采取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法律规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权利主体行为和权利客体行为的现行法律规范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者的职责与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