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的应用日渐普及,新闻传播的视频化、移动化特征日益明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网络视频凭借其便捷直观的特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智能手机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使移动终端迅速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这些都使得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遭遇重大挑战,迎来深刻变革。新闻传播日渐采用视频形式,移动终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
移动短视频主要就是依托手机等载体拍摄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拍摄者可以利用手机软件等编排、剪辑、处理所拍摄的视频,并借助网络或社交媒体等平台传播新闻信息。短视频的传播与移动数据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随着5G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短视频的迅速发展,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呈现出了优势,但同时,弊病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正>在移动化、社交化传播的时代,视频号俨然已经变成“移动电视台”,为大小屏联动、视听传播的跨屏生态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场景,让优质内容在跨屏生态中有了更好的延展和扩散,从而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助推器。根植于微信生态,相对于其他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视频号更具媒体属性,而媒体与社交两大属性的叠加,助力媒体打破公域和私域的界限,呈现出其他平台所不具备的新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4.
马俊 《编辑之友》2018,(4):34-38
如果说介质迁徙改变了信息生产传播的物理形态,那么,社交迁徙则重塑了信息传播的关系生态.传统内容生产媒体与移动社交平台的聚合看似完成了内容和渠道的强强联合,实现了双赢,也为受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移动阅读体验,但二者在信息传播的控制权、经济收益的分成机制和媒介生态的把控等方面的博弈从未停止过.当移动社交平台成为移动阅读的主要入口时,可能会破坏多元化的媒介生态,影响信息二次传播的客观性,同时,移动阅读的“快餐化”会因移动社交平台成为其入口而被放大.  相似文献   

5.
穆青 《青年记者》2017,(23):64-65
短视频迎合了年轻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 关于短视频,Social Beta(社会化商业网)的定义是:“短视频是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与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短视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视频时长短,时间一般在1分钟以内;二是制作门槛低,即拍即传;三是社交属性强,主要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 我国军事新闻的宣传与报道主要依靠解放军报等传统媒体、解放军报手机客户端以及“军报记者”“中国军网”等微信公众平台.军事新闻报道宣传色彩浓、内容严肃、框架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与受众关系的建构与黏性.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8,(1):35-41
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三条主要路径。移动化不等于媒体客户端,它是媒体产品的一次系统性升级,包括产品形式、产品结构以及支持它们的产品思维等各方面,与移动化相关的视频化生产也需要新思维。媒体的社交化有三个层面,即社交化传播、社交化生产、社交化运营,其核心都是用户角色的升级,社交化意味着用户成为媒体的渠道、生产力和可沉淀资源。智能化驱动了内容生产的新革命,也带来了媒体生态的深层变化。对于媒体转型中出现的"中央厨房"、平台化媒体、内容付费等新实践,需要从障碍因素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受众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电视时政新闻应该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更新传播理念,丰富和创新时政新闻的内容,改革时政新闻的形式,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好地宣传党政方针和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8.
碎片化传播的今天,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文章从移动短视频的定义谈起,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发展原因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基于移动端的视频内容聚集了大量的注意力,“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模式成为新闻媒体在移动端进行内容生产的着力点。如今的大数据技术为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赋能,尤其是新闻评论,不断与技术融合,呈现影像化、视听化、便捷化的特点,开辟了新闻评论的新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与挑战,需要从内容、用户和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本文以深圳《晶报》观点类短视频“晶报说”为例,探究传统媒体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短视频已经成为民众重要的网上娱乐形式,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短视频社交语言。在短视频社交中,人们能够更加直白地传播个人观点并得到响应,实现跨屏社交。在短视频社交环境下,素人与明星的距离不断拉近,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更加频繁,而新闻主持人因其知名度与职业带来的关注度使其成为短视频社交中的红人。本文主要分析短视频社交环境下,新闻主持人主体性建构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陈淇 《采.写.编》2021,(12):89-90
短视频新闻是将新闻内容融合短视频,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传播新闻信息,融媒体环境为其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短视频新闻传播体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渠道社交化、传播效果高效化、传播受众年轻化等显著特点,新闻传播优势更强,是当前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然而融媒体环境下,短视频新闻需结合传播特点,不断探索传播新路径,以此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裂变式的发展,互联网呈现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个性化和碎片化特点,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微博、微信、论坛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政务新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不仅仅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还突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提升我国政务新闻传播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移动化、短视频化与社交化的传播趋势下传统电视新闻面临新的创新课题。本文通研究发现移动社交媒介环境下《新闻联播》的创新路径主要包括:通过"联播天团"打造"现象级"短视频产品《主播说联播》;通过开通新闻联播官方抖音和快手号,开启"短视频与社交化"新篇章;通过开通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平台深化传播内容与构建传播矩阵。依循《新闻联播》在移动社交环境下创新策略的初探路径,本文认为电视新闻的转型发展可以着重从"5G环境下充分利用短视频优势"、"深化传播内容、转变叙事方式,实现情感化共鸣"、"形成与用户的互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王宇明 《新闻世界》2012,(10):83-84
随着空间信息服务、无线移动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的结合,使得社交媒体与移动GIS呈现了融合趋势。在此背景下对新闻报道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采集方式的多信源与全信息,新闻呈现方式的多媒体与全景化,新闻反馈方式的强互动与深度参与成为强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平台上,作为新闻内容主要载体之一的新闻网站,正在从数据、用户、平台三个角度加强新闻信息之间、信息与人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关联性.这一方面反映了在社交化、移动化及大数据的背景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正在逐渐开始与相关的技术要素、社会要素、资源要素进行关联与整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重塑与提升新闻网站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6.
牛天 《青年记者》2016,(34):11-12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冲击着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和新闻生产模式,形成冲击与吸纳的一波波浪潮.在新的一轮媒体创新中,视频直播和短视频成为新的风口.新华社以此为契机,在新华社客户端开启“现场新闻”视频直播,把新闻现场实时、全方位、全息化地呈现给受众,链接传播者、文本、事件以及受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生产链条,构建出一种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刘柳 《东南传播》2016,(12):12-14
数据显示美国受众特别是千禧一代的新闻消费行为逐渐出现移动化、视频化以及社交化三大主要特征,但相关新闻产品的供给与受众的巨大需求之间存在着缺口。作为移动社交浪潮催生的新闻产品供应商,美国NOW THIS以短视频新闻为惟一产品,在众多主流社交平台上采用分发策略,切中受众在社交平台上的新闻信息需求,在美国短视频新闻领域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移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感器、无人机、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定位、算法等一系列新技术力量运用于新闻生产,带来了新闻生产理念和实践的全新变化,新闻消费呈现出移动化和社交化的特点.文章从新闻理念、新闻来源、新闻主体、新闻呈现、新闻分发等几个方面梳理了新技术带来的新闻生产与消费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新媒体发展浪潮中,微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微博用户平稳增长、内容生态丰富多元,社交网络效应凸显,移动化全民性的社交平台逐渐形成,呈现出内容产出视频化、运营垂直化、MCN化等特点。同时,微博也面临过度商业化、低俗炒作等问题。未来,微博将朝着内容分发垂直化、垂直领域内容化、视频领域多元化、矩阵式布局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霞 《声屏世界》2014,(7):23-2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信息的形式已呈现多样化,运用多终端获取新闻并进行多维互动正成为全球新态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正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体屏幕。新闻终端的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新闻的内容和表达产生深远影响,对既有的新闻传播理念也产生很大的冲击,颠覆改写了新闻媒体人与受众对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