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鹏 《青年记者》2017,(30):40-41
在当下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中,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对一些如马步芳等已经被盖棺定论的人民公敌进行美化;对一些早已成为新中国精神标识的人物如雷锋、邱少云进行抹黑;利用段子、视频恶搞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对于这些现象,需要给予足够的警惕. 族群的形成与凝聚需要成员拥有共同的记忆、分享的故事、共鸣的情感,这些记忆、故事、情感蕴含着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内容,包括是非观、道德观、价值尺度,它们以标准的二元对立形式、理想化的美好结局进行表征,成为族群定向认同的基准,是区分不同单一个体及其所属族群的准则之一.网络中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这些解构、歪曲、杜撰,会引起受众情绪的焦虑,对标准记忆的瓦解,甚至是对中华民族认同和合法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2.
媒介记忆对于整个人类意义非凡.媒介常以历史记录者自居,认为没有媒介记忆就没有历史记忆.本文不否认媒介作为历史记录者的身份,但认为媒介记忆并不能等同于历史记忆,也不同意媒介记忆在历史记忆中可被忽略的观点,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新的路径是:媒介记忆可以通过归纳与命名、分析与解释、以及追溯与回忆等方法,将有历史价值的新闻事件植入到历史记忆之中,从而能够对历史书写的新闻化和娱乐化倾向加以合理的校正和科学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藏族口述历史记忆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藏族口述历史记忆的内涵表达,探讨了藏族口述历史记忆价值,重点对凭证价值、文化价值和民族身份认同价值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4.
刘敏 《报刊之友》2013,(7):45-46
由沉痛记忆的周期性重述而唤起的已经过去并将成为历史的历史,可称为“创伤性事件”。文章以汶川地震五周年报道为例,认为在创伤性事件的媒介影像呈现中,媒介通过创伤情境的营造、创伤叙说的架构,重构了受众对于创伤性事件的集体记忆,并进一步影响了集体认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记忆的研究在国内的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和文学等学术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文化记忆、交流记忆等理论概念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019年,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在CNKI中文文献数据库中达889篇,年发表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主题涉及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仪式与集体记忆、媒...  相似文献   

6.
黄雅婷 《出版广角》2018,(11):57-59
美国华裔女作家严歌苓最新出版发行的小说《芳华》是2017年度热门畅销书之一,冯小刚导演的同名电影《芳华》的上映更是带动了读者对原著小说的阅读兴趣,并成为社会热点讨论话题.小说的更名体现出了作者对文本记忆的选择,读者群间代际记忆的差异与修复,体现出了媒介记忆的植入与推广.这部小说不仅贯穿了中国当代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也展现出了读者对于特殊时期文化记忆的接受与需求,成为一个探索历史、记忆与文学之间关系的新样本.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时代都有专属的烙印,这种烙印便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社会记忆。人类历史的长河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对历史的记录是十分重要的,记录历史、讲述历史是每个时代的责任。口述历史是讲述历史这一模块中的重要分支,而社会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口述历史所追寻的并不是历史中的具体数据,而是讲述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记忆就是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媒介形式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特定的信息方式保存下来.媒介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文本化是其表现形式.文本是通过文本化来实现的,文本化的过程涉及"记忆"的媒介建构和如何建构的问题.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媒介建构反映的是影视剧文本呈现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当下"的,这和我们持有的历史观念以及所处社会情境有关;如何建构反映的是"历史心性",这与影视剧文本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选择、重估、遗忘以及创造有关.  相似文献   

9.
朱小慧 《档案》2023,(6):70-75
创伤记忆是弥漫在受创者个人心理及民族文化层面的灰暗记忆,其消极因子兼可横向扩散和纵向传递,影响面巨大,因而必须对其予以治疗。本文从档案部门充当记忆资源守护者、历史正义捍卫者、集体记忆建构者及创伤史实传播者的创伤记忆治疗角色定位出发,以其在参与创伤记忆治疗实践中的已有成效及痛难点为治疗基础和着力点,探讨档案部门治疗创伤记忆的优化路径,包括拓展记忆场所、承担记忆伦理责任、创建合作平台与推进记忆融媒展演。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是当今学界的热点话题。创伤博物馆因为记录、展示的都是灾难性的创伤记忆,是记录人类"负文明"进程的载体,而成为20世纪中叶以来,博物馆界最令人瞩目的新兴博物馆类型之一。博物馆如何能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再现创伤记忆,叙述不愿被触碰的伤痛,本文即对创伤博物馆的独特表征美学展开探讨。通过对创伤记忆的基本分析,提出其展示策略中的基本元素——为观众营造历史的"真实在场感"。接着,从记忆叙事的真实性和观众体验的真实感两个层面对"真实在场感"的内涵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内涵的把握,继而提出当前国内、外创伤类博物馆为观众营造"真实在场感"所使用的五种展陈策略,并重点对这五种方式的优劣势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提要:纪念馆是为“记忆”而生的一种博物馆,它参与群体历史记忆的建构,从而维护群体稳定性、塑造主流价值观和促进社会教育。纪念文化和博物馆文化作为纪念馆的两个来源,在各个方面影响着纪念馆中群体历史记忆的建构过程。如何在纪念馆中≯了妙平衡、互补融合纪念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是纪念馆群体历史记忆建构中一个值得探究的现实课题。关键词:纪念馆;群体历史记忆;纪念文化;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浅论照片档案的历史记忆与再现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照片档案形成与类型的分析 ,论述了历史照片档案在历史记忆与再现历史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照片档案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佘庄墅 《青年记者》2017,(29):79-80
情绪记忆又称为情感记忆,是指某种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和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和记忆.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①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乃至全球人民共同的创伤.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外传播中主要通过创伤呈现试图唤起国外民众对于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情绪,进而建构起全球苦难记忆.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口述历史的快速发展,使得口述历史档案成为了档案学界和历史学界一个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作为存留记忆的影像资料,论文以大型纪录片《长征》为例,从口述历史档案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口述历史档案重构战争记忆,尽可能实现历史的多元叙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照片档案形成与类型的分析,论述了历史潮流照片档案在历史记忆与再现历史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照片档案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求,实施"浙江历史文化记忆工程".《浙江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浙江省档案局关于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实施"浙江历史文化记忆工程"作了全面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实施项目、主要任务、扶持形式,确定了重点实施浙江名人、浙江方言、记忆浙江、著名村镇、家谱、家庭和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和文献编纂等8项全省重点项目,并要求全省各地统筹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构建"浙江历史文化记忆工程"的框架体系.这标志着我省档案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每一座特色历史建筑都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建构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空间媒介,因此探究城市特色历史建筑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保护发展路径,始终是社会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议题。文化记忆被激活与回忆的过程,就是被建构的过程。因此,从文化记忆的理论构型出发,对福州特色历史建筑进行记忆再现与叙事展开,挖掘其背后深藏的文化记忆与深厚的史学价值,再借助象征性文化符号与文化实践活动,探讨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以期提高群体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促进福州文化记忆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18.
高骏 《大观周刊》2011,(40):153-153,155
俗话说:“是艺好学,一窍难得”。说明学习或记忆的技巧很重要,方法得当,学有规律,常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的知识千头万绪,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历史知识的记忆问题是历史学习的第一道坎,也是历史学习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当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逐渐消逝,如何保存记忆,让新一代年轻人了解历史记住历史,影视作品的责任重中之重.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作为书写革命记忆、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影像技术营造"记忆之场"获取记忆线索、立体化塑造英雄人物还原历史真相、多角度切入叙事模式引发情感共振,进而强化理想信念.建党百年献礼片《觉醒年代》作为历史正剧,尊重史实又不落俗套进行艺术创新,丰盈展现建党历史,质量与口碑齐飞,实在值得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架上绘画对电视事件的画面还原,陈曦的组画《中国记忆》表明电视是人们生活空间的视觉重心,也是一种在观看空间和观看过程中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和意义的生活实践和重要景观.作为一种象征权力的运行方式,电视使受众本身成为可以观察、测量、控制和挪用的对象.电视事件的仪式化呈现在展示着社会发展的连续轨迹时,重新定义社会界线,成为集体记忆的凭证和宏大叙事的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