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欣 《传媒》2013,(1):78-79
近年来,媒体越来越关注社会生活中热点法制新闻并作跟踪报道,对一些法制事件的解决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从法制新闻对司法实践的影响角度,分析了对法制新闻存在的误区,认为可以从坚持新闻真实性、加强媒体自律、提高法制新闻从业者专业素养等方面入手,做好法制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因为出现在春节期间,涉及到城乡差距和现代人的婚姻观念,虽然是一则典型的虚假新闻却成为当时的舆论热点。通过这一事件的分析,虚假新闻之所以得以广泛传播,因其触动了受众的内心,释放了社会情感。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和信息传受双方提高媒介素养是规避其传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时代中,受众的话语权不断增强,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在这种脱离传统媒体"把关人"制度的情况之下,新闻自由度有了显著提高。反观近年来媒体的涉法事件频发,自媒体的传播特性更是暴露出新闻从业者法律素养的缺失以及法治意识的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从业者的法律素养有了新的要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的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电视节目形式,它能够呈现出时效性比较强的新闻事件以及社会热点内容,在新闻中人是主体,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完成话题.本文着重就话题控制在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中的价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从业者过失性违法行为简析四川经济日报李作民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极为重要。当前,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新闻官司日渐增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闻从业者法律意识的淡薄与欠缺。在大量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事...  相似文献   

6.
白艳 《传媒》2020,(2):76-78
热点事件能在较大范围内吸引广大公众的注意力,因而是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热点事件展开普法活动是新闻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可以通过将法律知识点与事件要素进行有机结合,请立法者、执法者和法学专家深入解读,把相似事件作为延伸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提升新闻记者的法律素养,注重事件报道的严谨规范,避免跟热点而引发的流量陷阱等。  相似文献   

7.
刘斌 《青年记者》2000,(4):28-28
新闻需要热点,新闻离不开热点。热点有两个特点。一是广泛的社会性。一件新闻只为少数人所关注,没有引起更多群众的反响,不能称为热点。当然,热点也不能简单地以一件新闻知道人数的多少而定。因此热点还有第二个特点,这就是它的“热”度。所谓热度,是指一件新闻,对广大群众来说,是他们颇感兴趣、迫切想知道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毒奶粉事件年初刚刚尘埃落定,甲型H1N1流感又袭来.近年来,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事件,并成为百姓街头巷议的焦点.医疗卫生新闻和公众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且医疗卫生新闻与制售假货、偷盗凶杀等社会新闻不同,有其独特性.那么,作为跑卫生线的记者,如何去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报道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自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新闻舆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要面对突发新闻舆情。对突发舆情进行相应分类研究,可以帮助当事人正确应对各类突发舆情。对突发公共舆情分类的方法有多种。梳理当前媒体经常发生的热点事件,可以发现,大部分新闻舆情热点事件可以归纳到如下几类:涉法事件类(诉讼官司、利益冲突、暴力行为等),自然灾害类(水灾、地震、泥石流等),群体事件类,和民生社会类(罕见病例求助、娱乐事件等)。  相似文献   

10.
韩剧《匹诺曹》以记者群体生活为背景,以YGN和MSC两家电视台的竞争为主线,呈现新闻媒体和记者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报道和影响。该剧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新闻行业和新闻记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其中也留下值得深思的新闻观点,如新闻真实和新闻影响哪个更重要;观众应该看的新闻和观众想看的新闻何为先后;新闻记者如何平衡职业人和社会人身份等。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挖掘法治热点,并在热点事件报道中承担社会责任,日益成为法治新闻领域关注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热点事件报道为基础,对法治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加以探讨,以彰显法治社会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2.
新闻按其本质来说,就是捕捉热点地区的热点事件和人物.以这些事件和人物动员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而新闻传播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它的纪实性、事实性、真实性和主体性。因而笔者从这四方面特征入手.探讨新闻传播所显示出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公民精神、法律素养、市场经济意识,是每一个“新闻人”都必须具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不仅需要具备新闻事件的报道能力,还需要具备完善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在新时期保证电视新闻的不断进步,促进电视新闻事业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素养与社会责任进行分析,了解新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养,提升记者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签是对热点事件的凝炼和提升,表达的是事件的核心和精髓,具有生动形象、浓缩概括和调侃讽刺等主要特征,能够增强报道事件的传播效果,有助于撰文者和网站观点及思想的扩散.但新闻标签如果制作或使用不当也有可能会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社会责任的缺失以及自身能量的削弱,因此新闻标签要因时因事而异并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21):42-45
<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公民能够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自主发布所见所闻的一手新闻事件,传统的新闻媒体受到了来自公民新闻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专业媒体开始借助报道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等优势与公民新闻相抗衡。面对来自公民新闻的挑战,传统媒体在发挥传统媒体报道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新闻的报道和呈现方式。调查性报道是最能体现媒体职业技能与素养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调查性报道多以社会的重大或热点事件为报道对象,常常涉及较晦涩难懂的专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加之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发达,使得社会热点新闻、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占据各大媒体头条和显要位置。但总的来看,媒体对热点事件的报道和关注持续性不强,形成大量的"断篇"新闻。新闻机构应该对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影响较大的热点事件建立专题档案,这既是档案部门加大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又是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8.
广播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广播电台阐述对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的认识、立场、观点的文章.它的日常播出量没有新闻报道那么多,但为数不多的广播新闻评论却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的旗帜,它对很多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分析,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引导社会舆论,鼓舞人心,指导社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制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对社会影响较深的新闻品类之一。做好法制新闻报道工作,对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律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采写法制新闻应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切忌用老观念看新现象,只有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学会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才能达到以案释法、以案醒人,以案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新闻业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当新闻事件发生时,事件目击者就会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拍摄,并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或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视频平台对外传播;其次,如果恰好新闻事件直击社会问题,就有可能迅速成为舆论热点,这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是截然不同的。而对于司法案件来说,一方面,由于司法案件能够多次造成舆论热点,引起广泛关注,民众可以通过案件的进展学习到法律知识;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立场的不同,对司法案件可能有“是非对错”的争议,而这种“争议”也会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