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残佛     
刻佛的人在刻佛的那一刻就注入了虔诚,而被供奉在庙堂里度众生又赋予了意念,这石头就成了佛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这是佛要痛哭  相似文献   

2.
一天,他去向一位考篆刻家求1齐白石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 3齐白石真的去挑了一担础石回家,日以继夜地刘着,磨着。 2法,只是刻T磨,成了石粉老篆刻家并未教他篆刻方一蟹从矛悦\了补夕一-山,‘,一一 6坚硬的础石磨砺了齐白石的意志,他的篆刻艺术在磨炼中不断长进,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3.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清朝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惟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为吾所施",可见线索的作  相似文献   

4.
简易纸灯     
材料:马粪纸或卡纸、吹塑纸,彩色透明纸,薄型彩色纸,白胶、浆糊。做法:以六角纸灯的制作方法为例(图一)。1.框架用马粪纸(或卡纸、吹塑纸)做,它由前后二块灯片和十二根纸角柱粘接而成。灯片可照图二样放大,剪下并刻去中间的圆形;阴影部分为浆糊粘贴处,要在转折处刻半刀,折成直角状。纸角柱可照图三做,共做八个;虚线处刻半刀,折成图四状,用白胶与前后面灯片粘接,框架就做成了(图五)。2.先用彩色透明纸糊前后灯片圆形处,要粘在里面;再用薄型彩色纸糊左右面;上、下面不用糊,便于点灯。最后用水彩色在前后面画上些图案,或贴一些金、银纸条,再系上挂绳,灯须即成。根据以上做法,只要改变前后纸片框架的外形,  相似文献   

5.
通过酸洗和离子交换方法对5.2mol%Y2O3部分稳定超细氧化锆粉料进行处理,以除去氧化锆粉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高价正离子,从而改变粉料表面吸附状态和荷电状况,并研究了表面改性对氧化锆粉料胶体特性及其悬浮体的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洗和离子交换方法处理后可有效地提高了粒子的Zeta电位,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和调整悬浮体pH值在8~10之间可以大幅度提高悬浮体的固相含量,最终可获得固相含量为45vol.%的适于凝胶注模成型浇注的氧化锆浓悬浮体.  相似文献   

6.
宋代福州刻印“三藏”,其中佛教二藏属于民间寺院刻本,而道藏则是官刻。其后,福州刻书基本沿着民间私刻与官刻两条线路发展,其中官刻略占上风,而罕见书坊刻书。仕宦在外的福州人氏在外省刻书,与南方各省区的刻书形成了交流与融合的各种可能,促进了南方各省刻书业的共同发展。这是有别于此前学界普遍将闽人在外地刻书与福州本地刻书混为一谈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振动和波一般是比较复杂的运动,我们可以运用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来形象描述它们的运动规律。在高中物理主要研究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图象,而运用这些图象去判断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质点作简谐振动的方向,正是我们要掌握的基本功。下面介绍一种运用对比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生有无数次远行,而最轻松最惬意抑或最沉重的是心灵的远行。它可以让我们回到动人的故事中去,让我们的心灵切入一段段难忘的经历;它可以将我们带入将来的某一时刻,令我们憧憬着一首首精彩的歌曲;它甚至可以将我们带入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殿堂,令我们的心灵在文化的光耀之下沐浴--的确,它可以诠释我们在某一时刻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
贺卡小制作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及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高,社会交际越来越广泛,传递友谊和联络感情的方式越来越多,其中也不能忽略了小小的贺卡。贺卡的种类与用途:一般分为贺年卡、尊师卡、生日贺卡、祝愿卡等。形式新颖多样,一般分成单面式、折叠式、异形式、立体式、开窗式等。制作方法有:绘画法、楼空法、拼贴法、剪刻扑印法等。拼贴法。选用不同颜色的纸或布等材料进行剪贴,别致高雅,富有变化c绘画法。运用水粉、水彩等绘画颜料、工具和材料等绘制成独幅画或装饰图案画,技法比较灵活,在适当的位置上写赠语等文字。剪刻扑印法。按设计好的图…  相似文献   

10.
探究“根的生长部位”是七年级《生物》第五章第二节的教学实验。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中,对该实验的材料和方法作了部分改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品为何"大撤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删除鲁迅部分文章,跟多数教师读不懂有重要关系".资深时事评论员单士兵在<鲁迅作品成教学鸡肋与语文教师素质有关>一文中更直截了当地把矛头指向语文教师,他在文中说:"我不想再去过多复述鲁迅作品的好,也不想去强调鲁迅作品被抛弃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2.
回顾1984年部分省市的高考预考及部分重点中学的高中毕业考试,可以发现,在语文考查上,是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的。现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作文三个部分,作一些选评。一、现代文阅读试题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是50%还是90%“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这段话生动地告诉我们:人的才能和智慧犹如埋藏在身上的宝藏,它不会自动地发挥出来,而要靠每个人自己去开掘,  相似文献   

13.
小语第四册8课《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讽刺了教条主义者墨守成规、拘泥成例,不懂得客观条件的变化,用不变的眼光去处理变化了的事物。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对深刻寓意的理解和归纳,显然成了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清三个关系: 一、抓住课题,初识课文,理清“刻”和“求”的关系课题“刻舟求剑”揭示了文章的思路。课文用了四个自然段紧紧围绕着“刻”和“求”叙述了故事。教学一开始就要抓住课题,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刻”和“求”,进而搞清二者关系。“刻”,“那个人”刻什么?为什么要刻?刻在  相似文献   

14.
《康雍乾三朝刻书机构研究》一书是曹红军研究员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的。本书以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中央机构刻印书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央机构出版活动的分析,考察清中央机构刻书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15.
编輯同志: 部分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的中文系將要廢除“現代文选及習作”这門課,或是准备廢除它。教育部对这还沒有作出决定。我認为在作决定之前需要慎重考虑。我对于廢除“現代文选”沒有什么相反的意見,但我不贊成廢除“習作”課。人們主張廢除習作課所持的理由首先是:教师为批改作業耗費时間精力很多,而收效很小,学生也感到不需要。另方面,教师們除了評改習作以外,多半能教現近文学,古典文学、苏联文学、语言学、教学法之类的課;現在大量地新建和扩大高等师范学校,哪一类的課都需要許多教师去教,取消了習作課,便可以抽出一批入去开課。另一个理由是現在習作都是大班上課,一个教室容一兩百人,而一个主講教师决不可能評改一兩百本習作,因此把評改習作分攤在別的教师(特别是助教)身上,主講教师只批改一小部分,或是全不批改。这  相似文献   

16.
希腊妙语     
割掉狗尾巴亚西比德高价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狗,然后把狗尾巴割掉了。他说道:“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雅典人去议论这件事情,而不要去干预我要做的其他事。”作,不如不作有人告诉亚西比德,说伯里克利正忙于考虑怎样向雅典人作他的报告,亚西比德说:“他不如考虑一下如何不作这个报告,这不是更为明智吗?”打仗不能犯两次错误拉马刻斯责备一位军官犯了错误。那位军官说道:“我再也不那样干了。”拉马刻斯回答:“不,打仗是不能犯两次错误的。”疯狂狄摩西尼是个雄辩家,他刚说完:“如果雅典人失去了理智,他们会把你们处死的。”有个人回答道:“如…  相似文献   

17.
《教师博览》2009,(10):F0004-F0004
出土于甘肃省清水县,和田白玉精雕碾琢而成,质地温润细腻。扁平状体,正方形,边长5.5厘米,厚0.6厘米。玉料经地下长期浸蚀形成许多斑点(俗称芝麻沁),右下角部分有褐色沁。牌面主纹饰为一大兽面纹,双眼与暴起的瞳孔均作圆角横方形,其间宽宽的鼻梁上刻二道弧线将双目连接,给人以滑稽神秘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材料,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实验的载体。如何使用材料是值得教师琢磨研究的教学细节。如果我们能多用一份心思去准备,多用一种方式去呈现,那么我们的科学课堂就会在这一小小的改变中悄然变化……一、借助材料  相似文献   

19.
尽管近年高考命题都有力避趋赶热点的倾向。不想让高考作文背负着沉重的道德说教与政治传声筒的使命,但当这样的材料一旦出现,而且又蕴涵着宏大而广远的命意时,就应当从“小”处着眼。从细微部位入手。所谓“小”,就是从给出的材料中抽取某一点材料。然后逐渐膨胀、放大。而所谓的细微部位,就是关注某一细节或截取某个横断面,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以一花一草去展现春天的万紫千红。以一滴去映射大海的波澜壮阔。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时代的热点与考场作文写作之间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生产硫酸铝排出的尾渣,是一种具有富含活性SiO2的人工火山灰材料,部分替代矿渣作水泥混合材,可以明显缩短水泥凝结时间,提高水泥28d强度,但标准稠度需水量明显增加。适当提高熟料矿物组成中C3A的比例,或掺加适量石灰石作混合材,以及对硫酸铝渣进行粉磨预处理等措施,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