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拿来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同异、优劣与相互关系,形成对事物更准确的认识。比较教学法,即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把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相关知识依次呈现出来,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加深对其比较对象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如果要把这种教学方法从理论上进行归纳和划分的话,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角度上看,可以归纳为中外历史比较和他国历史的比较;从时空观念上划分,可以归纳为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历史的比较;从被比较的对象所属的教学内容上归纳,可以划分为历史人物比较和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所谓比较思维,就历史学科而言,就是将某一历史现象的不同阶段,或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历史现象、历史结论、历史人物、历史图画等知识点综合在一起,最后得到某种认识、启示或结论的一种方式。马克思说:“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它历史时期比较。”毛泽东曾指出:“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比较,可以使学生明确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异同,归纳其本质区别,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放在一起,辨别异同,认识本质,揭示规律的思维方法。19世纪俄国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种最本质的意识活动,没有这种活动,意识本身、因而也就是人的一切有意识生活也会是不可能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认识相关的历史概念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通过比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印度教育之比较:以比较历史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同属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因此从比较历史法的视角看待两国的教育,会让我们从历史角度对两国的教育有新的认识,了解两国的历史与现行教育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要求学生立足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认识历史对象,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进行培养,不仅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促进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的需要。文章主要探究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事物发展的过程都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人的认识过程也是如此。大约从延安时代起,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便普遍认为,认识过程应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认识过程“两阶段论”成为我国政治界和学术界的共识,并通过各种方式灌输给广大干部和群众。受此影响,历史教学界也一致认为.历史认识过程应分为历史...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具有真、善、美三种本体性内容,人们在将某一事物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时,只有认识了事物的真、善、美,才能说认识了事物的全部。然而,历史学家将历史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时,大都只是注重对历史的真和善两种本体性内容的认识,却忽视了对作为本性内容之一的历史美的揭示,因而造成历史认识活动在认识对象把握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吴文海 《成才之路》2009,(28):77-77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发展进程或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进行比较。新课程下,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比较问题,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推进学生认识的深度,拓展学生思雏的宽度,增强教育的力度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合理定位与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区分出两个不同的层次:(1)仅限于列举出比较对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依据异同处对比较对象做出总体评价,包括指明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更为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传统,从而做出更为自觉的反思与批判,应被看成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0.
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放在一起参照认识,来达到对逐个对象特点及其联系加深认识的思维方法。它是人们常用的重要认识方法,其特点是用联系的观点,复线回环地安排认识路径,集中审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识对象,以达到加深印象、高效认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世界历史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一是课程结构体系是世界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运用现代化理论和比较史学方法可以从新的角度认识世界历史;二是应根据历史知识的结构和特点选择课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同时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比较的具体方式很多。1.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角度分类,是两种最常用的比较方式。纵向比较主要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抽象思维活动,常常从比较开始。比较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对象之间确实有联系才可以比较。二是要在同一标准下比较。通过比较,或异中求同,确定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进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同中求异,以区别容易混淆的事...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认识论是对人们关于历史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的哲学分析,主要解决历史认识主体(史家)如何认识历史客体以及历史认识的性质等问题。[1]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认识,即对史家用概念陈述的历史进行再认识。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2]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比较了当今中日两国在中等学校历史教育学方面的研究状况。大致从研究体系、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作了评述。本文不过多地涉及历史教育认识论等深层次问题,是希望我们能够首先对“学科教育学”的研究概念和范围,有个清晰认识。述文中较多地指出了我们的研究弱点,目的也在于引“他山之石”来攻琢“吾邦之玉”。  相似文献   

16.
对比是认识事物和现象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比,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认识对象的异同,从而加深对认识对象的认识,纠正原有的错误概念或错误理解。在新课程学科教学中,对比是一种常用的认知方法。当然,在数学教学中电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写作中比较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从用一句话来对两个简单的事物进行比较到甚至是用一本书来对两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比较,其实际使用范围特别广泛。比较法不仅可以用来比较两种事物,也可以用来比较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比较法不仅可以用来描写表示具体意义的比较,还可以用于描写表达抽象意义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以人教版与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从内容编排、呈现形式、习题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种版本的教材在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对中国国内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最难习得、最易出现偏误的两个授受表达"てもらぅ"和"てくれる"为研究对象,从日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二者可以互换和不可以互换的情况下,意义、语气方面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独特用法,目的在于使中国国内的日语学习者加深对这两种较难的授受表达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习题的任务、高考评价体系中习题的特点和核心素养等方面看,物理学认识路径模型可以作为习题教学的思维框架.在习题教学中应用物理学认识路径,可以从其包含的四个要素入手,包括“问题表征”方式的多种表达、“认识对象”的调焦转换、“认识角度”的多方审视和“认识方式”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