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在我国,社区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它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国社区教育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以一所学校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一、社区成人教育的理念和意义社区成人教育是社区发展过程中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社区成人教育专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发展为目标,以特定社区内成年人为教育对象,针对特定社区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成人教育活动。从概念体系上看,社区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下位概念.但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都有显著的区别。一般认为.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全体居民的教育活动,其中社会与学校双向服务,存在社区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两个对等的目标。从我国目前许多地方(如上海)所实施的社区教育来看,社区教育要涉及到社区内的中…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武汉市加入了国家级课题的社区教育实验,经过四年多的实验探索,社区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成绩与问题都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武汉市社区教育的沿革与买验进展概观 武汉市的社区教育就整体而言,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中叶的初期探索阶段,目前正在步入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的自觉探索阶段。 第一,起步阶段。时间大体放是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以加强青少年校外德育为主要内容,以青少年为建立了“终身教育推进委员会”,领导全市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在国际上,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出现源于对50年代和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的反思。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办学方针。这为校本课程在我国的顺利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社区学院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学院在二十世纪初发端,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社区学院以培养、训练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为后来经济复苏时储备和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四十年代末,为适应二战结束,大批退投军人接受教育或职业培训的需求,社区学院在为社区的社会和经济服务中进入新扩展期;六十年代为缓解高等教育扩充压力,社区学院的大学预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当前的美国社区学院,从单一走向多元,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并且将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教育的领域。 一、注重教育实效性的美国社…  相似文献   

6.
在暑气逼人的七月,笔者花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到上海市铁沙学校。踏入校门,迎面的墙上镌刻着两行大字“上海铁沙学校”“志毅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访问了这所全日寄宿的九年一贯制公立转制学校,不由对这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产生了一股敬意:他们为发展浦东新区川沙镇落后的教育默默耕耘,他们在这里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进行着教育改革实验,他们是一批探索当代教育理念的先行者;他们年轻、执着,朝气蓬勃而又坚韧不拔。我们的教育缺什么在浦东社会发展局安排下,铁沙学校第一任校长傅天良走进了校门。傅天良校长以中国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7.
从上一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日本在基础教育领域,以政府为主导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教育改革运动。这一改革的背景是为了对应21世纪日本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今后劳动力政策和科学技术政策的转换以及社会对新型学校制度的追求等;而就微观的层面看,它又是为了解决学校内部所出现的一系列深刻的教育问题,如近年来在日本出现的所谓学校教育的“病理性”现象(校内力、恐学症)筝教育弊端而推动的。  相似文献   

8.
《安徽教育论坛》2006,(6):F0002-F0002,I0001
“十五”期间的蚌埠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级各类学校快速发展。全市小学由“九五”期间的1307所,撤并调整到1047所;  相似文献   

9.
生师比:中学20:1,小学22:1;平均每年增加学校1.5所;内部满意度:小学96.59,中学85.26;社会满意度:小学81.71。中学84.67;万人高中在校生310人。居全市之首;2001、2002年高考万人上线比全市第一……7年间。由小而大。由弱致强。从幼儿园到中学。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到国际学校。基本建立起了与高新区相适应的基础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学校的均衡发展;基本满足了区域各种层次的居民获得优质教育的需求:建立起适应市场机制的公共行政管理体系;倡扬了勇于创新的文化精神……树立公共服务理念、革新体制机制、教育评价权“归还”社会——加强行政文明建设。以管理创新带动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都高新区成为四川省教育“奔跑”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高新版本”的创新得到社会全面认同。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下一步,所有村小上收到区;用“生命环境观”认识信息技术。搞电子校务;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建立现代管理体制……高质量的平民学校和精品学校同步发展;行政管理更加扁平化;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看山不喜平。为探微索隐,本刊和成都高新区坐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社区教育正在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里的“增长”至少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通过了解、思考和主动介入社区教育.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实现了从内向外、内外结合的转型,从而在战略布局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增比”。第二.通过介入和参与社区教育.学校可以利用和挖掘的资源得以“增长”。第三,通过对社区教育活动的深度参与.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于2000年8月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大纲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目标作了界定,对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作了规定,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指导,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如何领会<大纲>的实质内涵,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其要求,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拟就以上问题作一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这次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是教育部首次召开的关于社区教育工作的全国性专题会议。会议的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初步总结和交流近年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经验,研究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会议期间,各地将交流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经验并展开讨论,参观北京市朝阳区社区教育工作的现场。我们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新世纪初叶全国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对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就积极开展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讲几点…  相似文献   

13.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从办校初起,就确立了“根据市场定专业,紧扣企业开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的办学思路,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15.
射门是足球运动中重要的进攻内容.把握射门的机会是得分致会,就要具备射门的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一主题,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阶段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7.
18.
物各有短长     
李世荣 《初中生》2008,(12):52-53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日:“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骤弭,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相似文献   

19.
20.
LISTENING TO MOTHERS II: Report of the Second National U.S. Survey of Women's Childbearing Experiences (Declercq, Sakala, Corry, & Applebaum, 2006)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the childbirth educator. Birth continues to be "intervention intensiv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less than 2% of women have births characterized by the six care practices that promote, protect, and support normal birth. Only a little more than half of the women surveyed attended childbirth education classes, and only 4% reported that childbirth classes were their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information. Seventy-eight percent used the Internet as an information resource. As a result of childbirth classes, women report, they are more confident in their ability to give birth but also less fearful of medical intervention. The results of these and other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hildbirth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