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SO42-的鉴定有它的一般规律性和特殊性。一般规律检验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SO42-时,取纯净物溶于水制成溶液,再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由此可一般性的确定原化合物中含有SO42-(其中的白色沉淀为BaSO4)。特例当溶  相似文献   

2.
一、检验方法一般步骤:取样、滴加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若是溶液,直接取样;若是固体,通常先取样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分别实验如下:1.CO23-:滴加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CO23-.2.SO24-:滴加BaCl2溶液,并滴加稀硝酸,若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SO24-.3.Cl-:滴加AgNO3溶液,并滴加稀硝酸,若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Cl-.二、检验规律为了防止离子之间相互干扰,若样品中存在多种离子时,一般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检验:CO23-、…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化学中 ,要求在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上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离子的鉴定 ,像SO2 -4 的鉴定方法。在初中是这样讲的 (试用教材、教改实验试用教材、课本 ) :“在有少量稀H2 SO4 的试管里 ,滴入几滴BaCl2 溶液和稀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 (生成不溶于稀HNO3 的白色沉淀 )H2 SO4 BaCl2 =BaSO4 ↓ 2H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 SO4或由电离时能产生SO2 -4 的化合物。”而高一课本则是 :“在分别盛有H2 SO4 、Na2 SO4 、Na2 CO3 溶液的试管里 ,各滴入少量BaCl2 溶液 ,在 3支试管里都有白色沉…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化学中,要求在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上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离子的鉴定,像SO2-4的鉴定方法.在初中是这样讲的(试用教材、教改实验试用教材、课本):“在有少量稀H2SO4的试管里,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H2SO4+BaCl2=BaSO4↓+2H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SO4或由电离时能产生SO2-4的化合物.”而高一课本则是:“在分别盛有H2SO4、Na2SO4、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少量BaCl2溶液,在3支试管里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下沉后,倒去上面的溶液,再注入少量HCl或稀HNO3,振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般的资料都是这样介绍SO2-4的检验方法的:先向试样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HNO3,如果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则证明原试样中含SO2-4。有人撰文认为,上述方法是不正确的。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加入稀HNO3,只能排除CO2-3、PO3-4、SO2-3等离子的干扰,不能排除Ag+的干扰,即溶液中也可能含Ag+。鉴于此,有人提出:用Ba(NO3)2溶液和稀HNO3比用BaCl2溶液和稀HNO3检验SO2-4要好。因为它还可以排除Ag+的干扰。我认为,上述看法仍有许多…  相似文献   

6.
1.SO2-4干扰离子:SO2-3、CO2-3、Ag+.试剂:稀盐酸、BaCl2溶液.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无沉淀生成,滴加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2-4.注意问题:针对未知溶液,稀盐酸和BaCl2溶液的滴加顺序不能调转,若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盐酸,则生成的白色  相似文献   

7.
在讲述初中化学第181页“稀硫酸跟氯化钡的反应”那段课文时,我作了这样的安排。先做演示实验,向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里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生成了白色沉淀物),滴入稀硝酸,振荡(沉淀不消失)。在学生看清实验现象后,就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实验看出,稀硫酸跟氯化钡起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硫酸钡沉淀。H_2SO_4+BaCl_2=BaSO_4↓+2HCl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来源 高一化学教材(人教版)136页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稀硫酸、硫酸钠、碳酸钠三种溶液分别与氯化钡溶液作用,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其中最后一个试管中的白色沉淀(即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的)溶解。由此得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可通过在被检测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或稀盐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的方法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9.
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对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的检验,采用在试液中滴加 B_(?)Cl_2溶液的方法。大家知道,不仅 H_2SO_4溶液及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中滴加 B_(?)Cl_2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AgNO_3溶液中滴加 B_(?)Cl_2溶液同样能生成不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说到:“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时,常常先用盐酸(或稀硝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这比原教材中说的“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和盐酸(或稀硝酸)可以检验SO42-的存在.”更为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一化学教材第81~82页,讲述了检验804的方法,其中有一段文字为:“许多不溶于水的钡盐(如磷酸钡)也跟碳酸钡一样,能溶于盐酸或稀硝酸.由此可见,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和盐酸域稀硝酸)可以检验硫酸根离子(SO4)的存在”·我认为这种说法既笼统也不确切....  相似文献   

12.
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鉴别,传统的方法是,用可溶性钡盐使硫酸根离子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的硫酸钡沉淀。认为直接用硝酸银溶液做试剂,都可能生成白色沉淀而使这两种离子鉴别受到干扰。笔者做过这样的实验:用实验室常用的一般浓度的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分  相似文献   

13.
一般的资料都是这样介绍SO24-的检验方法的:先向试样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HNO3,如果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则证明原试样中含SO24-.  相似文献   

14.
盐试题赏析     
一、填空1.盐溶液呈兰色;呈浅绿色;呈黄色.常见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是、;白色沉淀溶于稀HNO3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盐是.解:呈兰色盐溶液是硫酸铜;呈浅绿色的是硫酸亚铁;呈黄色的是氯化铁.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是BaSO4、AgCl(Ag2SO4,溶于稀HNO3);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碳酸盐(BaCO3、CaCO3等).2.现有两组溶液共存8种离子:H+、Ag+、K+、Ba2+、OH-、Cl-、NO3-、CO32-且这两组溶液中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呈兰色.乙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解:向乙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呈兰色,溶液中含…  相似文献   

15.
解析(1)因固体溶于水,且其中不含可溶性银盐,加BaCl2溶液后生成了白色沉淀A,故白色沉淀A可能是BaSO4或嘲或两者的混合物.由“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同时生成“无色溶液C”和“无色气体D”可推知白色沉淀A是BaCO3,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仅从PbI2悬浊液中检验出I-,难以证明难溶物PbI2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的不足,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适量AgNO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AgSCN白色悬浊液体系。通过平行试验,分别在3个盛有适量AgSCN白色悬浊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等量)Fe(NO3)3溶液,然后再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等体积)蒸馏水、AgNO3溶液和KI溶液,振荡试管后比较溶液的颜色变化。由此,既可证明AgSCN悬浊液中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也可证明当组成沉淀的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后,难溶物AgSCN沉淀溶解平衡发生了移动。  相似文献   

17.
CaCl2能不能区分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我们认为是能区分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分别取试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CO。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HCO。溶液.因为CaCI。溶液也能与NaHCO。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0。:取In1L0.lmol/L的NaHCO。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往其中一支加入0.lmol/L的CZC12溶液,仅加1~2滴就会产生白色沉淀;另一支加入稀释10倍的0lllol/L的CIC12溶液,滴加至8~9滴,产生了白色沉淀;第三支加入稀释100倍的0.lmol/L的CaC12溶液,滴加10…  相似文献   

18.
铁丝在氧气里的燃烧:(初中课本演示实验1—3,P_(12))这里的关键是选择含碳量较低的铁丝.钢丝含碳较高,且含合金元素,不适用.可把窗纱上拆下的铁丝打光使用.铁丝绕成螺旋形也很重要,螺距不可太宽,以免热量不集中,不易引燃.火柴梗只要一根火柴的三分之一,把它充分燃过再伸入瓶中,以兔火柴梗消耗过多的氧气.碘离子的检验:(初中课本实验八,P_(224))把AgNO_3溶液滴入KI溶液,产生黄色AgI沉淀,滴几滴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但有时会出现溶液变为橙黄色的现象.这是因为所用的硝酸不够稀,把剩余的I~-氧化成I_2,少量的I_2溶解在水中呈橙黄色.这个实验关键在于硝酸的浓度,一般用1:5的稀硝酸或者更稀一点,即可避兔干扰.也可采用两种改变程序的方法来消除这种干扰.一是在产生沉淀后分离沉淀,然后对沉淀滴入稀硝酸;二是先给试管注入AgNO_3溶液,然后往试管内滴加KI,产生沉淀后加稀硝酸.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中学化学课本及其一些中学化学读物中都曾提到检验硫酸根离子(SO_4~(2-))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也常见到这样的描述:如果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时,说明该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SO_4~(2-))存在。甚至在一些高校的  相似文献   

20.
检验PO_4~5离子的最简单方法是用AgNO_3溶液,看有无黄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生成。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Ag_3PO_4沉淀呢?现分四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