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2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后冬奥时代国家仍大力提倡冰雪运动进入校园,但受场地、器材等因素的制约,开展校园冰球难度较大。可以通过冰球运动“旱地化”化解此类难题,因为校园内开展旱地冰球运动制约因素较少,旱地冰球也能使学生体验冰球运动带来的快乐。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阐述我国旱地冰球的发展,结合我国校园实际情况与旱地冰球特点,进一步挖掘开展校园旱地冰球的意义,厘清我国校园旱地冰球运动的发展困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策略,以期为发展我国校园旱地冰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从跆拳道和旱地冰球两项运动来研究不同体育项目对医学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2017年和2018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对跆拳道组和旱地冰球组被试学生训练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跆拳道和旱地冰球对学生的身高、体重都没有影响;旱地冰球对于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性、柔韧性效果较好;跆拳道对于提高女生的爆发力、柔韧性效果较好,对于提高男生的爆发力和力量效果明显;对于提高学生肺活量旱地冰球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旱地冰球(Floorball)是一项新兴的国际体育运动项目,在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比较盛行.此项目引入我国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上海、北京等部分高校率先开设旱地冰球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东北地区最早开设旱地冰球课程的高校,在教学设计上以体育教学理论、系统科学原理、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特点、师资力量及学校情况等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注重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强调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重视长效教学目标培养,旨在为东北高校开设此课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冰球运动是一项强度大、速度快、难度高并且身体接触激烈的对抗性体育运动,外伤发生率较高。在冰球运动的常见损伤调查中,髌骨损伤率占居首位。髌骨损伤的主要原因与冰球运动特点、训练安排不当、缺少医务监督等因素有关。预防的措施主要有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注意训练节奏及训练和比赛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等。  相似文献   

5.
冰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运动损伤很多,其中腕部损伤较为普遍。本文通过调查表,讨论和分析冰球运动员常见的腕部损伤性疾病,以及这些损伤和冰球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一九五三年全国首届冰上运动会的召开,到一九八三年第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我国冰球运动整整走过了三十年发展与提高的道路.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冰球运动的水平,简略地回顾三十年来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一、基本估计冰球运动出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年历史,然而,冰球运动在我国却是一项年青的运动项目.大家都知道,旧中国的冰球运动几乎是一张白纸,仅有少数地  相似文献   

7.
冰球运动是一项冬季体育运动中唯一的球类集体项目,其运动水平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冬季运动的总体水平。对我国冰球运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冰球运动存在项目普及萎缩,后备人才短缺;培养体制不完善,场地、器材匮乏;教练员教练水平低,创新意识差;科技投入少,科学化训练水平低等制约因素。提出加大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完善冰球运动员培养、输送体制;提升冰球运动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强化冰球运动科学化训练体系等解决对策,为让冰球运动重新在中国的大地上蓬勃开展起来,打造中国冰球崭新的未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训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更新冰球训练理念,才能更好地推进该项运动的发展.从我国青少年冰球训练的现状出发,提出从满足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追求乐趣的需要,为青少年冰球运动员长远发展精心规划,依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等方面提出更新青少年冰球运动训练理念,旨在为提高我国青少年冰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用的材料是来自1975年全国冰球花样滑冰比赛和197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冰球集训,以及中国冰球队参加1973年、1974年两届世界冰球锦标赛所收集的资料,在医务监督工作方面的问题,加以总结报道,进行分析讨论。冰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比较年轻的运动项目。在东北和西北各省市已有比较广泛地开展。此项运  相似文献   

10.
冰球运动是一项强度大、速度快、难度高并且身体接触频繁的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对肌肉力量素质和柔韧性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肱骨外上髁炎在冰球运动员群体中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主要是运动员经常挥拍击球有关,如预防和治疗不正确、不及时,不仅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甚至影响今后的日常生活。分析和总结了冰球运动员肱骨外上髁炎发生的病因病理,指出了冰球运动员肱骨外上髁炎的常见症状、体征和诊断要点,从多方面提出和论证了冰球运动员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冰球     
G862.314.53 9902430冰球运动的常见损伤调查及预防[刊,中,I]/张效东,张达,高琦光//冰雪运动.-1998(3).-26-27,42(XH)冰球//损伤//髌骨//医务监督//预防冰球运动是一项强度大、速度快、难度高并且身体接触  相似文献   

12.
张志 《冰雪运动》2002,(3):28-29
在冰球运动的训练工作中,对运动员的道德修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冰球运动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体育项目,除了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大负荷训练外,还应培养运动员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冰球运动是一项极为激烈的对抗性运动,两队队员相互频繁接触,难免身体受到损伤。积极预防冰球运动员的运动性损伤,以及伤后的心理训练,对促进运动性损伤的恢复和提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正确的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是预防冰球运动运动性损伤的有效措施。想象训练、念动训练是运动员伤后重要的心理训练方法,心理训练时应注意排除杂念、放松身体、较好的身体条件与环境等,只有持之以恒的心理训练才会对运动员伤后恢复与技、战术水平提高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冰球运动是一项强度大、速度快、难度高并且身体接触频繁的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在冰球运动员群体中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如预防和治疗不正确、不及时,不仅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甚至影响其今后的日常生活。分析和总结了冰球运动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阐明了冰球运动员膝关节急性损伤的治疗措施和预防冰球运动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发生的有效方法,以期帮助运动员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并指出科学训练对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冰球运动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发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冰球运动诞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冰球虽然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季节气候却限制了它的发展,自从有了人工制冷冰场,不仅改善了训练条件,也为无冰国家提供了开展冰球运动的可能.不久前,国际冰球联合会主席萨帕茨基在一次谈话中透露,目前冰球运动已经发展到六大洲四十一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欧洲的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英国、荷兰、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挪威、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典、瑞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冰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冰球运动源于欧洲的杆球游戏,现代冰球运动则起源于加拿大,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职业发展阶段.从冰球运动的发展特征来看,欧美是当前世界冰球运动发展的主体;冰球竞赛处于项目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组织规范及校园冰球对冰球运动不可或缺.建议:积极向欧美冰球发达国家学习,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冰球运动;大力开展高校冰球运动;一方面夯实人才,一方面打造联赛和球星;充分利用2022年冬奥会这一契机发展我国冰球运动.  相似文献   

17.
全国极限运动裁判攀岩国际级裁判,IFF中级培训师,这些"国际范儿"十足的称号都出自一个人,她就是陈新——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师。她喜欢健美操、跳舞、攀岩,只要跟运动有关,陈老师样样都参与。2008年陈新将瑞典新兴运动项目Floorball(早地冰球)引入上海,开始了艰难的推广之路,致力于旱地冰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冰球是在间歇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很剧烈的运动。在比赛中,一个队通常是采用三组锋和二、三对后卫,锋卫线配组交替工作和休息,一般的安排是1:2。冰球比赛主要依靠有氧和无氧能力系统供能。冰球比赛连贯记录下来的心率值相当于最大心率的90%。另外,跟踪测量冰球每局比赛,血乳酸超过5毫克/升。  相似文献   

19.
冰球运动是一项把熟练的滑冰技术同控制冰球技术以及运用身体技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其特点是速度快、对抗性强、机动灵活,要求队员个人技巧高。其技术和战术的最后目的是争取射门得分。而冰球守门员,就是要在对方射门的关键时刻,运用一切合理的技术动作封锁住球门不被攻破。他是防守中最后一道防线,对比赛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冰球守门员应更具有熟练的技术,较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应  相似文献   

20.
冰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速度快、变化多的竞赛运动.比赛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裁判员依据冰球比赛规则,当机立断地进行裁决.为了使比赛顺利进行,经国家体委批准,我国制定了符合国际比赛规定的冰球规则.经过长期实践,这个规则不断地得到修改和补充,条款日益完善、合理、准确,作为冰球比赛统一的规则.虽然规则不可能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