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隋海燕 《青年记者》2006,(22):65-66
近年来,随着手机短信的迅猛发展,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手机短信诈骗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手机短信诈骗的类型诈骗中的手机短信多种多样,其类型主要有:1、设置中奖陷阱。以中奖为诱饵,诈骗者让手机  相似文献   

2.
手机短信有“第五媒体”之誉,并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影响力巨大的人际交往方式。当由各类手机短信构筑的“拇指化”空间越来越个人化、人性化的同时,人们也难以避免手机信息噪音的困扰。“噪音”是指手机短信中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危害公共安全信息、恶意病毒信息和不为受众所需的信息。我们完全有必要从手机的传播特性方面,分析噪音产生的根源,探讨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从人际交流到大众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手机短信这一功能在实践中逐渐担负起传播媒介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将手机或手机短信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对于手机、手机短信是否是"第五媒体",学界还有很多争议和质疑,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第五媒体即手机媒体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伴侣。而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手机短信文学已悄然登上文学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手机短信文学作为信息时代下的新文学样式,带给人们精神生活巨大的变化,使人们都有了成为作家的可能。手机短信文学有望成为新媒体文学发展的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手机短信这一功能在实践中逐渐担负起传播媒介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将手机或手机短信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6.
自从上世纪80年代电话参与在广播节目中出现以来,广播节目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使广播节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电话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手机短信参与节目的出现,听众参与节目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7.
王秀峰 《图书与情报》2006,(6):47-50,78
文章将手机短信作为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对手机短信生态系统的现状及治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我国手机短信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其治理需各相关主体的相互协作,实现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手机短信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通过对手机短信的功能及优势介绍,提出图书馆通过和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SP)之间的合作,开发适合图书馆的手机短信产品,拓展图书馆的数字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手机短信有"第五媒体"之誉,并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影响力巨大的人际交往方式。当由各类手机短信构筑的"拇指文化"空间越来越个人化、人性化的同时,人们也难以避免手机信息噪音的困扰。"噪音"是指手机短信中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危害公共安全信息、恶意病毒信息和不为受众所需的信息。我们完全有必要从手机的传播特性方面,分析噪音产生的根源,探讨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核心阅读:手机短信有“第五种媒体”之誉,当前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影响力巨大的人际交往方式。当由各类手机短信构筑的“拇指文化”空间越来越个人化、人性化的同时,我们必将难以避免手机信息噪音的困扰。从这个角度而言,噪音是指手机短信中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危害公共安全信息、恶意病毒信息和不为受众所需的信息。本文试图从手机的传播特性采分析噪音产生的根源并探讨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魏加晓 《青年记者》2012,(32):60-61
手机媒体价值的凸显,使得国内公益广告界越来越重视对手机短信的运用,众多的手机短信公益广告涌入人们的视野。由于手机媒体自身的特性,它不能像其他媒体的公益广告文案一样与图片、声音、影像相结合来营造特定的氛围,绝大多数广告只能靠文字去进行广告诉求。要使手机公益广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案的作用尤其明显,因此,手机短信公益广告对于文案的写作要求存在着相对个性的一些方面。特点从目前业界的现状来看,手机公益广告文案主要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1.用词简洁,通俗易懂由于目前手机短信依然有字数的限制,因而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的手机公益广告应力求用词简洁且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阐述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的功能、特点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和设计上对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的构建给予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济南市图书馆为例,分析手机短信服务的特点,对图书馆手机短信系统及实现的服务功能进行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媒介技术的推动下,手机短信作为新的传播渠道日益彰显出其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手机短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手机短信:传播大众话语的一种新载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澜 《当代传播》2008,(6):70-71
手机短信的兴盛,使其开始作为传播大众话语的新载体,在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手机在国民中的日益普及,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其中,青少年又是手机收发信息的主体人群。产业部的统计表明,从2006年起,中国每年的手机短信发送量都超过4300亿条。俨然,手机文化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实现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有识之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今,手机短信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为传播事业向前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现状和广阔前景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深层的思考。对于广播而言,积极合理地开发利用短信不仅是发挥广播之所长,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全新的创收方式。它不仅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完美地结合,而且使传统广播和手机短信实现优势互补,手机短信为广播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广播的腾飞发展插上了新翼。  相似文献   

18.
摘要:手机短信独具的传播特点对政府形象塑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当今社会,政府更看重利用网络,尤其是微博等新方式来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对手机短信的重视不足。通过对手机短信传播特点和政府利用手机短信的案例的研究,从传播学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政府利用手机短信提升形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我国的手机短信则于1998年开通。由于手机短信业务具有交互性强、快捷迅速、收发方便等特点,使得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它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现代传播理念,因此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继报纸、广  相似文献   

20.
手机短信业务的出现晚于互联网。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由沃达丰公司通过GSM网络成功发送。短信引进中国已有五六年的时间。近两年短信的发展尤为迅速,聚集了巨大的“拇指一族”,促生了蓬勃红火的短信经济。很多学将继互联网之后出现的手机短信称为“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