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9):27-30
一、桩功(一)动桩功动桩功是九宫八卦拳的桩功系列功法,原传名为“揉球功”, 亦称“云球功”,共八式。此功是在练好静桩功,获得充足内气后,在内气的催动下以意念传神达形,引动手臂带及身体,云球打圈,行气传力,外动内静的内功功法。动作歌诀曰:舒顺自然,妙生意趣,静动慢快,刚柔相济,拧摇翻展,缓中寓急,内气运行,乾  相似文献   

2.
王奇勇 《武当》2000,(5):29-29
内家拳法之桩功,是以修炼精神、意感、形体五弓等,使之统为一体而产生出浑元整体劲力为要义。其修炼程序是先静炼,后动炼。静练为功,动练为拳,动静互合为真拳。也就是说,内家真传拳法是由“静桩”和“活桩”组合而成的一种拳法。其特点是:拳中有功,功中有拳,拳功互合,内外兼修。形体五弓,指的是两臂、两腿和整条脊柱。五弓的修炼,是通过特定的练习方法,使五弓挺拔舒展,张蓄饱满圆活,处处蕴含有弹性而具备阻挡或反弹敌方的来力和具备松活弹抖及其它发劲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复兴 《精武》2007,(2):I0001-I0001
桩功是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功法之一,为历代拳家所重视,故有“入门须站三年桩,百练不如一站”之说。武林中每一门派都有结合本派拳术特点的桩功,通过练习来添补套路中的不足,增长功力,培养意志。传统的陈氏太极拳也不例外,它的桩功有动、静二种,真正做到动由静生、动静互根,静桩如无极桩、浑  相似文献   

4.
汤骐源 《武当》2008,(8):51-51
2008年4月13日,下午三点多,我开始习练“负阴桩”,在调形和入功态中坚持。接着,在调形和越来越重的呼吸中,身体出现疲劳,不一会儿没有了呼吸。我下意识里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呼吸的,小腹上下起伏,频率越来越快,出现了胎息动态。  相似文献   

5.
武式太极拳桩功,是提高太极功夫必修之功法,分为定步站桩与活步桩功两种。定站桩是利用静态方式来修炼,站桩是静中求动,以静求整,以静培势,以静易身。站桩是静态的知己功夫,而活步桩功是利用静态桩功所练出的自身坚韧的支撑力及静态浑圆力,融入动态桩功的练习。活步桩功是以太极拳十三条身法(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吊裆、裹裆、护肫、腾挪、闪战、气沉丹田、尾闾正中、虚实分清)为基准,五行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及多种劲道变化随势而生。,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逻辑分析法这两种研究方法对形意拳桩功训练以及对人体核心区稳定性训练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找出形意拳桩功训练和人体核心区稳定性训练的相同之处,进而总结出形意拳桩功训练对提高人体核心区稳定性的现代运动训练价值,即主要表现为:形意拳桩功训练注重动作的准确性而非是动作的强度、心意拳桩功训练时注重以腹式呼吸的协调配合、形意拳训练过程中要求人体核心区保持高度的刚体性质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逻辑分析法这两种研究方法,对形意拳桩功训练以及对人体核心区稳定性训练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找出形意拳桩功训练和人体核心区稳定性训练的相同之处,进而总结出形意拳桩功训练对提高人体核心区稳定性的现代运动训练价值,即主要表现为:形意拳桩功训练注重动作的准确性而非是动作的强度、心意拳桩功训练时注重以腹式呼吸的协调配合、形意拳训练过程中要求人体核心区保持高度的刚体性质等。  相似文献   

8.
杨维 《武当》2003,(4):16-18
一、桩功有抻筋拔骨,静中有动的特点 形意拳的桩功以三体式为主,除有增强体质,为技术筑基的作用外,还别具技击内涵。武术谚语云:“筋长力大,肉厚身沉”。正因为通过锻炼把肌腱抻开,关节才能灵活,肌肉伸缩力大,尤能增加弹性和爆发力。运用到技击上,才能抻得长,放的远,打击力大。三体式桩功虽在静态中,却突出地强调这“抻筋拔骨”隐形于内的内涵作用。这正是构成形意动作开展、灵活、发劲迅猛刚实的基因。实际上,这一特色是从站三体式桩功就开始得到训练了。  相似文献   

9.
陈雄 《中华武术》2006,(9):24-25
习练太极拳桩功,是在中定状态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功夫,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采取意念假借、内视观想、精神放大等诱导方法将劲力充分调动起来。太极拳桩功的内涵和修炼内容主要分为养生和技击两部分。本文所谈的主要是用于技击的太极拳桩功。通俗简单地说,桩功就是单练式站桩和对练式破桩固桩的功夫。  相似文献   

10.
从音韵、造字、考古、历史、民俗等方面,以武术人类学视角,探析了桩功之“桩”的原始名称、本质特征。结论:桩功之“桩”的原初是表示巫师在旋转而舞,用"卍"符表示;桩功之“桩”的音韵是“uo、uan、uang、ong”等“合口呼”音韵;桩功之“桩”的声母是“z、c、s、zh、ch、sh”舌尖前、后声母;桩功之“桩”字是“卓、蹉、傞、蹲、桩、戳、串”等动词性质的形声字,用来描述武师(“卓”描述舞师,“蹉”描述巫师)发出雷音;桩功之“桩”来源上说并不是木桩之“桩”;桩功之“桩”的本质特征为心身聚变——变化要素为神人敌,变化标志是流畅感,变化效果是聚体能。  相似文献   

11.
《少林拳术秘诀》一书云:“未习打,先练桩”。它说明要习武练拳,先要打好桩功的基础。桩功是武术基本训练的功法之一。通常腰、腿功比较引人重视,一则内容和形式都较丰富,二则武术没有腰腿的柔韧性确也寸步难行。而桩功从形式到内容都显得比较枯燥一些,也不易见到功夫,故不仅容易被初学者所忽略,也常常为一些艺高的运动员所轻视。其实,传统的训练中一向十分重视桩功。《华拳谱》中说:“桩要站,鼎要拿,劲力稳固托泰山”。在闪展腾挪的激烈运动中,要作到静若山狱,关键是步要稳固。俗话说:“步不稳则拳乱”。没有扎实深厚的站桩基础是不行的。传统训练中站四平桩(马步桩)常常要点上一柱  相似文献   

12.
李宏  王志强 《武当》2004,(8):25-27
形意拳称站桩为筑基功,筑基功是形意拳万法之源,万变之本。有口头禅日:“桩功是个宝,得它才是好。”想学好形意拳,就要牢牢的打好桩功这个基础。有了坚实的桩功基础,所习练的形意拳才能刚实迅猛,内外六合,达到“不动如五岳,动如狡兔”。反之,没有牢固的桩功基础,学到的形意拳套路再多,下的功夫再深,也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3.
武兵  武冬 《武当》2009,(11):7-8
1、桩功:桩功训练是中华武术独特的练习方法,武术点穴更注重桩功的修炼,目的是培养人体的气血通达、纯心静气、周身劲力、身型灵敏等能力。桩功包括人字桩、天字桩、开合桩、升降桩等,练习时间由短至长。桩势高中低互调,切忌练成“死桩”。  相似文献   

14.
萧丽娇 《武当》2003,(5):35-35
气功之术为我国古代祖先所创始,是祖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练之防病祛病,健身益寿,青春常驻。 “内劲一指禅”站桩功就是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原理来的。马步桩、蛇形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  相似文献   

15.
周颂南 《武当》2012,(9):52
"练功不收功,不如不练功"。可见收功是整个练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谈谈收功的知识及注意事项。一、收功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功法,不论是静功、动功或动静结合功,都应有预备式和收功式。初练者应按功法中收功要求认真去做,从实践中体会到,收功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顺动静逐渐化。因为人体练功由静转动或动转静,是个逐步适应的转化过程,一下子走上动静的两个极端,是不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练静功收功时  相似文献   

16.
徐金龙 《武当》2001,(2):50-51
慧命桩是“根本修持法”体系之一,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的导引术。可以开舒筋骨,调理血脉。涤阴增阳,净体生元。  相似文献   

17.
孙建国 《武当》2014,(9):23-23
太极十三桩功是太极拳古朴的练功形式,是太极拳的母拳,也是武李氏太极拳(即武氏太极拳李锦藩先生支系)的根基和玄关。武氏太极拳有160多年的历史,但太极十三桩功却传承久远,横跨数代,流传至今,实属不易。太极十三桩功是以道家全真派理论为基础,按照人体任督二脉和十二条经络走向,结合拳术起承开合、站立行走的姿态而创编的一套性命双修的功法。太极十三桩功的名称分别为无极式桩、举式桩、承式桩、走式桩、下式桩、按式桩、挑式桩、起式桩、式桩、展式桩、开式桩、  相似文献   

18.
幸开 《武当》2012,(11):62
动养肢体静养心,劳逸结合,动静匹配,活血气,壮筋骨,百脉通理而祛病邪,防治兼顾,自然长生。动功者,武当十二段锦也。静功者,呼吸六字秘诀是也。一、十二段锦之核心要领及口诀1、核心要领:慢动十二段锦,呼吸吐纳导引。心意领气配动作,意出气尽式成。起身扩胸吸气,落身收胸气定。左右随转呼吸从,经络气血皆通。导解:武当十二段锦是在八段锦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是武当道人王爷根据其多年的练功实践和传功需要,增补了四段。它属于慢动功,动作简洁,起  相似文献   

19.
李学良 《武当》2005,(2):22-23
从表层现象上看,桩功的功架五花八门,正如俗语所说,“身体的任何间架状态均可作为功架”,但无论“桩功”的种类如何繁多,其修炼意义不出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20.
王冬文 《精武》2005,(8):16-16
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根本,形意拳的练和用基本上都是采用三体式的腿劲和步型,故练形意拳的人都以三体式桩功为主要桩功,尚派形意拳亦不例外。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母式,而鹰捉则被称为形意拳的母拳。练形意拳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两项功夫的训练。李文彬先生在其著作《尚式形意拳械抉微》中曾将三体式桩功和鹰捉合称为尚派形意拳的筑基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