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约翰·亨利·纽曼是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杰出的大学教育思想家,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本文对纽曼自由教育思想通识性、宗教理性、非功利性三个核心特征进行了分析解读,立足当代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阐述了自由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席勒的和谐思想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都是和谐的。“自然”比自由的涵义更广阔。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一样都要求自由和完善。“通过自由给予自由”,人既能处理好与自然的和谐,又能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那么人和社会的和谐也就自然而然了。席勒的和谐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及其现代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勒美学虽在今天仍赢得人们普遍的赞誉,然而其思想只不过提出了一个审美乌托邦而已。席勒的“自由的游戏”将“自由”与“欲求”和“目的”对立,提供了虚假的自由幻象和不能治疗社会疾病的药方。他的两个冲动说是一种典型的二元论,只是先将原本统一的世界割裂开,再试图将它们缝合。他依赖教育,并主张从外部引进教育者的思想,回避了制度改造的根本性作用。只有社会的和谐才是通向人性和谐之途。批判地阅读席勒的著作,会从反面给我们提供许多理论建构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4.
理性是思想与对象同一,非理性则与理性悖逆。理性以外部对象为思想内容,非理性则以自我需要为思想中心。理性与非理性不是平行并立,互不干扰,也不是渭分明,各行其是,而是相辅相成,各有自已的功能和作用的。失却理性和失却非理性,都会导致精神危机。在精神世界中,不存在纯粹的理性活动,也不存在粹纯的非理性活动。当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是把非理性当作世界的本源,它是个人中心主义的一种思想体系,与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非理性现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张载是宋初诸儒中最激进的佛老思想批判者。其崇儒斥佛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申儒学“天人合一”、“体用一源”之旨趣,斥佛学“天人异用”、“体用殊绝”之谬妄;赞儒学“穷理尽性”、“推己及人”之博大,斥佛学“不思穷理”、“溺志虚空”之浅妄;扬儒学“大心体物”、“不萌见闻”之理性直觉,斥佛学“以六根之小因缘天地”之认知形式;彰儒学“均生死”、“通阴阳”之无畏精神,斥佛学“死生转流”、“厌苦求免”之偏狭自私。但是,处在“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中,张载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论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经典论述。邓小平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果。邓小平关于“世界主题”的论述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经典论述。邓小平“世界主题”的论述内蕴丰富,而核心乃是“发展”两字。邓小平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科学性与整体性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梁启超在今文经学对抗古文经学的文化背景下,以今文经学怀疑批评态度、进化论等为“善疑”的思想武器,以“自由的研究”为“善疑”的客观前提,以“求真”、“创获”为“善疑”的检验标准和价值旨归,以提高研究者识力为“善疑”的主体条件,同时又与自己的“善变”个性以及强烈的“学问欲”相结合,从而在近代普遍存在的怀疑精神中融入了更多的实用价值、理性色彩和人格魅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善疑”思想。  相似文献   

8.
试论《诗经》中所蕴涵的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探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于某些经典的审美解读,而《诗经》产生于3000多年前,是我国先民对于“天人之和”的审美诉求,其核心内涵是“与天地同和”之“志”。《诗经》的古典生态存在论思想体现在包含生态人文内涵的风体诗、反映初民本真爱情的“桑间濮上”诗、建立在古代生态平等之上的比兴手法与对于生于斯养于斯之家园怀念的“怀归”诗等方面,由此表现出我国古典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所特有的“诗体”、“诗意”与“诗法”,说明《诗经》在建设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之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美学”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对德育多有论述 ,并形成了自己的德育思想体系。他认为德育是强兵富国的需要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居于“中坚”地位 ,“自由、平等、博爱”是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蔡元培的德育思想体系对当代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其这一思想的现代解读,尝试找寻墨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契合点,探求其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启示意义。“和谐世界”的构建,不仅需要中国的积极推动,更要借助多元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同时,不断完善国际法及国际机制的创设更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北宋著名哲学家王安石在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过程中 ,对老子哲学多有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有创新和发展。首先 ,在天道观上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并把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维模式发展成为宇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 ;其次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 ,王安石一方面继承了老子主张人应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的思想 ,但同时也对老子人道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再次 ,在辨证思维领域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 ,形成了“天道尚变”的进步历史观 ;同时 ,王安石用“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矛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秦州<遣兴>诸诗与王梵志白话讽喻诗的语言风格极为相似,应是杜甫对王梵志诗歌的有意模仿.结合王维诗歌中的"梵志体"题注,再以杜诗为佐证,可以判定王梵志应生活在初唐时期,其白话诗对杜甫、王维等盛唐诗人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散文殊态异姿,特色鲜明。人物素描旨在深入开掘人性中的美学矿藏,且善于采用多维视角展示主人公复杂的性格底蕴。国内外记游描摹自然风光,评说纷繁世像,不乏深邃的历史意识。整体观之,各类佳篇均能体现坚实的哲学根柢,高雅的精神向度及脱俗的语言风貌,具备较高的认知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栋关于"尊身"的思想很少,而关于"安身"的思想则很多。他认为要安身就要懂得保身。王栋的保身安身说主要来自于王艮的明哲保身论。他从保家、保国、保天下的高度阐述了保身的重要性,以及"修身"、"正身"、"反身"与"安身"的关系。他把"格物"看着是"止至善"的功夫,"安身"是格物说的主要内容。此外,他进一步指出,安身不应在效验上用功,而应在反身上用功。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美育理论是以中国传统的美育思想作为其深厚的土壤,并借鉴西方美育思想而形成的。王国维倡导美育应有其独立的地位,在美育的领域内,美育的育德功能是第二位的,美育自身的价值才是第一位。这一思想是王国维提出培养“完全之人物”这一观点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王艮是一个充满斗争精神的人。面对腐败的政治,王艮敢于仗义执言,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他从"万物一体"的观念出发,热切地希望改变政治制度,救民于水火。他敢于向传统理论挑战,大胆创立自己的学说。在理论战线上,王艮应该说是一个特别具有"叛逆"精神和敢于斗争的人。但是王艮的斗争是很有策略的。他强调"身"的价值,主张一切活动以保身为前提,反对盲目的"杀身成仁"。他反对运用极端的手段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他强调"智处",避免风险,避免对抗。王艮的斗争策略为其理论创新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及玄学盛行 ,在此二者的互动下产生了魏晋时期特有的审美风尚———魏晋风度。王羲之《兰亭序》最具体地反映了晋人“哲学的美” ,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王羲之书风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后人对他的艺术精神的把握与宏扬 ,有时则表现为后人对他的技法的临摹学习 ,前者的影响是积极的 ,后者的影响却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8.
惠能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惠能卒后,盛唐和中唐的三位著名文人王维、柳宗元、刘禹锡为其作了碑铭,扩大了惠能在盛、中唐整个知识界上层的影响。王、柳、刘的三碑充分揭示了惠能禅的特点。同时,王、柳、刘的文学创作又深受惠能禅的深刻影响,构成了禅与文学密切联系的重要一维。  相似文献   

19.
王维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代宗对王维的评价不是一个普通读者对一位普通诗人的看法,其评价折射了当时最高统治者对文学创作的政治态度和审美情趣。从朝廷政治的角度看,典雅平和的王维诗歌是代宗眼里的新经典。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王维诗歌反映了盛唐时代贵族阶层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趣味。在盛唐诗人中,只有王维才最符合封建帝王及其政权对文学的政治要求和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作为文学家,他的散文创作在其文学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王阳明散文中道义与担当的传达体现了王阳明士大夫的本色.在其散文理论中,王阳明担当起破心中贼的社会重任,主张诗文创作应当注重内心的道德义理的修养.王阳明散文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出了一位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对道德义理的伸张和对社会重任的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