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男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多于女生;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因素;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所用时间差距较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男生体育锻炼的项目以篮球为主,女生以健美操为主;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男女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比例偏差大。针对大学生锻炼的现状并作出相应的研究对策,以及对大学生和学院领导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作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一、二年级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和有体育锻炼习惯者较少,大部分学生有时参加体育锻炼,但没有养成习惯;他们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动力特征。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好于女生。  相似文献   

3.
<正> 月经期能否参加体育活动,众说纷纷,对较高水平的运动员已有不少学者专家进行了研讨。而普通大学生在身体训练水平相对差一些的情况下能否冲破“禁区”照常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及竞赛等问题,所见报导不多,本文对77—80级全校女生进行了月经调查。并从四年中我所担任的教学班级与其余女生进行了观察与教学实践,将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象:中国计量学院2005级本科生3270人。其中,男生2130人,占65.14%,女生1140人占34.86%,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大学新生高中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1)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在高中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目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得到快乐69.72%,增强体质39.05%,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29.42%,其后是健美体形27.31%,具有竞争的刺激18.20%,其他9.20%。在高中阶段男生比女生更希望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来达到健美体形的目的,正处于青春期的女中学生这种愿望反而表现得不强烈。(2)…  相似文献   

5.
运用仪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体育锻炼态度进行测量,通过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以期找出其中规律,为通过体育心理干预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女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高于男生,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学生在体育锻炼各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体质健康力量相关指标与其体育锻炼态度密切相关,行为习惯及主观标准两个体育锻炼态度维度与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得分密切相关;女生各项指标间相关频率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6.
杨远成 《精武》2012,(19):74-7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身体素质却有所下降,其中,艺术院的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尤为突出,导致艺术院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诸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本文中笔者以四川音乐学院09级、10级、11级三个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健康情况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分析中得出加强艺术院学生体育锻炼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男生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高于女生,锻炼的动机正确,锻炼的时间和频率男生均高于女生,锻炼的项目有性别的差异,锻炼的场地以学校免费场地为主;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的限制;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消费均低,体育消费主要是在购买体育服饰。文章旨在深入了解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并进行深入的了解,为体育锻炼在高校的全面展开和普及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取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与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首都医科大学08级学生。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在体育态度与体育健康方面普遍好与女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情况与学生锻炼意识、习惯存在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9.
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否促进其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对本院七九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机能情况作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我院七九年级学生共426名,其中女生133名,占总人数的31.22%。在总人数中来自城镇应届高中毕业生148名,占总人数的34.74%;来自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217名,占总人数的50.94%;往届高中毕业生64名,占总人数的15.02%。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23岁,平均年龄为17岁。(见表一)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生  吴健 《体育学刊》2008,15(3):67-70
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因素中,父母参加锻炼状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父母学历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现低度负相关;父母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相关不密切;兄弟姐妹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正性影响;大学生的原居住地与其参加体育锻炼行为有一定相关.来自农村乡镇家庭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优于居住地为城市的大学生;而对于同一居住地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而言,男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要明显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省6所新课程试行高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了解新课程试行两年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知、信、行的情况,并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因素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结果表明,91.5%的试行高中学生对体育感兴趣,76.3%的学生喜欢现在的体育课,但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还不够积极,课务太重和缺乏场地、器材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差异非常显,各年级段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十所民办高校的1500名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进行分析,其中男生882人,女生618人。了解民办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和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参加体育锻炼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高职院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谦  马麟 《体育科技》2007,28(4):82-84
通过对河北省大学体协所属的27所高职院校的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女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兴趣,健身娱乐、缓解紧张与疲劳是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70%左右的女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锻炼,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次数和时间明显不足,场地器材短缺、锻炼氛围不佳等外在因素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重庆市12所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活动形式、锻炼时间、锻炼次数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91.5%的男生和94.9%的女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很重要;每一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2次的男生为50.4%,女生为41.8%;男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是足球,健美操是女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学习压力大与场地器材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和习惯,以保证学生精力充沛地完成学业。我院是走读大学,学生在校时间短,而且体育设施差,没有运动场,不能保证学生做操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为了因地制宜地贯彻教育方针,弥补这一现实的不足,我们采用了留家庭体育作业的方法来促进和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本文是根据八二级大学一年级女生体育课和八五级男生健美班留作业的情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宝鸡文理学院479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动机强度和锻炼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强度为65.69,锻炼次数和时间平均值分别为2.52次和39.82min;体育锻炼动机强度文科与理科和工科之间差异都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由高到低的是理科、工科和文科;2009级与2008和2007级,2007级与2006级差异都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由高到低的是2009、2006、2008、2007级;性别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同来源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强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乡村要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高校女生中普遍存在着健康意识增强而健身实践滞后的现象.分析了影响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素,建议高校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加大对体育的投入与管理力度,正确引导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和结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时间较短;男生与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因为锻炼目的不同而存在性别差异;没有课余时间、场地器材不足、经济条件达不到以及自身惰性、怕苦、怕累、怕受伤等原因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牡丹江市大学生冬季体育行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传勤 《冰雪运动》2009,31(2):92-96
为了培养北方高校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牡丹江市2~4年级部分大学生进行有关冬季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冬季课余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锻炼,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显得更为突出 体育态度、心理因素、行为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参加冬季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望洋  赵军  谢卫忠  路开来 《体育科学》2004,24(2):61-62,69
运用Spielberger等设计(Spilberger,1996)的状态一特质焦虑测试问卷(STAI),时平时参加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311名大学生进行状态焦虑分数测评。从311名学生中选60名状态焦虑分数较高的学生,其中50%(30名学生)的学生作为试验组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锻炼,而另外30名作为对照组不参加体育锻炼。在为期70天的试验过程中,运用状态一特质焦虑测试问卷对两组实验者进行3次心理状态测评。结果显示: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比男生更高;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可以降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生的焦虑水平。研究认为,体育锻炼活动在降低青春期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