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浅析企业竞争与企业竞争情报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周静怡  周琪 《现代情报》2003,23(1):148-149
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的经营活动逐步走向世界,竞争情报的外延不断扩大,开展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不仅是企业自身的业务范围,也是整个社会须关注的问题。企业竞争情报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情报、市场需求情报、企业竞争情报、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情报等,企业可通过树立竞争情报意识,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和培养竞争情报人才等方面来发展企业竞争情报,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刘冰 《情报杂志》2007,26(7):40-42
在动态竞争环境中,企业间竞争日益呈现出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与对抗性的特点,企业竞争情报只有不断提升与发展才能满足企业战略决策的需要。在对动态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特点及动态环境中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新发展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重要构建了基于动态竞争环境的企业竞争情报价值链,全面阐释了竞争情报价值链的运作机理,并阐明了竞争情报价值链重构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培育情报驱动的企业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湘雯 《情报科学》2002,20(10):1030-1032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融合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开展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但是,技术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一种企业文化。本文着眼于竞争情报功能的推广,员工竞争情报培训,人际情报网络建立,促进企业竞争情报流动等四个方面,研究企业竞争情报部门及人员信誉度的确立,从而为完善企业竞争情报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禹宏 《现代情报》2001,(6):63-64,67
在企业产品竞争的降价空间越来越小,价格竞争的优势相对弱化的时候,企业应更多的依靠非价格竞争来创造利润,非价格竞争竞争策略已是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特征之一,笔者认为在非价格竞争策略中品牌竞争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最有效途径;质量竞争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第一步;技术人才竞争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宣传竞争是企业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闫晓妍 《现代情报》2007,27(11):187-189
现代意义的企业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许多大中型企业都非常重视竞争情报策略的制定,纷纷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以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崭新的、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从数据挖掘的含义和一般过程入手,分析了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及数据挖掘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重点探讨如何构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相似文献   

6.
杨选辉  龚花萍  施文 《现代情报》2007,27(11):176-178
论述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从江西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江西企业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利用竞争情报来提升江西企业的竞争战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竞争情报与企业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风华 《现代情报》2005,25(11):180-182
本文描述了当代企业竞争情报的特征,引用大量国内外竞争情报实践案例,论证了竞争情报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国内竞争情报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WTO与我国企业专利竞争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汉生 《情报科学》2004,22(6):679-681
面对WTO环境下国际专利竞争格局,分析了我国企业专利竞争能力,阐述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专利竞争的方式,提出了我国企业赢得国际专利竞争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曰芬  臧强 《情报科学》2001,19(1):9-10,17
战略管理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阶段;竞争情报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工具之一,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本文在分析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面对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现实竞争的残酷性,企业必须要有正确的竞争战略,然而,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却充满了风险,如果这种风险被恶化成了危机,企业或许就会有“灭顶之灾”。为了使企业能在相对低风险中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竞争战略,本文提出了三种对策来规避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产品差异化、竞争强度与企业R&D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慧爽 《科学学研究》2010,28(9):1361-1367
复杂的经济现实表明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创新活动的RD策略、RD的溢出效应总是互动影响的。在产品差异化框架下以古诺竞争和伯川德竞争代表两种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结论:较弱的竞争环境——古诺竞争总是会比伯川德竞争下RD投入更多,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消减、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RD合作对社会总福利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政府除了鼓励和支持企业RD合作的技术创新方式之外,也要对产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加以规制,并根据本身违法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产品市场的合谋。  相似文献   

12.
郭晓玲  李凯  石俊国 《科研管理》2021,42(11):129-136
  客户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买方市场势力是客户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中的610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市场竞争强度和市场动态性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买方市场势力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买方市场势力对创新研发投入产生的“促进激励效应”越明显;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动态性越高,买方市场势力对创新研发投入产生的“促进激励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建国 《学会》2011,(2):28-3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加入WTO以后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协会功能日益增强,无论是对企业、政府还是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正是我们急需完善行业协会外部环境的重要原因。文章对行业协会的法律环境、政府环境以及企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若干建议,以促进行业协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贡献率,增强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竞争力,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国有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贡献率不断降低的原因,发现:盈利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没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造成国有企业贡献率小并不断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运作环境的变化使得产业体系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产业体系问能力的竞争.对产业体系密集能力的演进进行研究,正是适应了这种发展趋势.通过对密集能力形成的优势动力分析,以及能力密集产业体系的具体形成过程分析,得出结论:产业体系的密集能力发展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演化观点的企业竞合分析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理论、竞合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通过理论演绎的方法,形成动态环境中企业竞合分析的概念性架构,说明企业如何分析产业环境,制定竞合战略,并执行战略达到创新的结果,再回馈到环境中改变环境,使本企业和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共同进行系统创造性的演化.  相似文献   

17.
刘柏  王馨竹 《科研管理》2019,40(5):101-109
本文探讨企业的研发投资对企业超额收益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研发投入所引起的市场对公司估值的变化。基于2008年-2016年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和股票价格,探究在中国市场中研发投资与超额收益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超额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可以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在分工程度高的企业中,研发投入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更加突显,但是只有在分工程度高的企业中,行业竞争才能发挥对二者的调节作用。这表明,研发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在竞争的压力下寻求分工合作,对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乾勇  陈进  李东鹏 《科技与管理》2012,14(1):112-115,119
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探讨动态能力理论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因素与KSAIBs人力资源开发模型结合,尝试性地提出企业在复杂动态的竞争环境下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策略,从而使企业建立内生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以适应复杂动态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Policy》2023,52(2):104691
We link industrial clusters, regional productivity and resource reallocation efficiency with geographical and sectoral disaggregated data. Based on a county-industry level panel from 1998 to 2007 in China, we find that industrial clust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local industries' productivity by lifting the average firm productivity and reallocating resources from less to more productive firms. Moreover, we find major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resource reallocation is improved within clusters: (i) clusters a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firm turnover with increased entry and exit rates simultaneously; and (ii) within clusters' environment, the dispersion of individual firm's markup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dicating intensified local competition within clusters. Such results suggest that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help improve regional productivit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with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and accelerated firm dynamics. The identification issues are carefully addressed by two-stage estimations with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nd other robustness che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