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回顾《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年中从开创和培育"特殊用途英语"栏目到其成长为特色栏目的过程,阐明特色栏目对高校学报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该栏目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特色栏目持续发展的策略.认为特色栏目建设助推了学报的专业化发展,为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开辟了一席之地.重视读者需求、组织优秀稿源、参与学术研讨、凸显专业特色,是特色栏目的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2.
张洁 《报刊之友》2002,(1):36-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社科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2001年1月创刊。2001年6月在首届全国理工科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评比中,《学报社科版》以封面设计富有特色、编辑编排规范、学术质量较高被评为优秀社会科学学报;12月又入围赴台参展优秀期刊。创刊伊始就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王帅 《出版广角》2021,(16):50-52
文章以《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分析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学报基于刊物定位、融合院校特色,在内容选择和栏目分布上践行的学报责任与担当.经过40年的持续探索,增强属地文化意识、提升学术品位是《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一贯坚持,也是该刊紧跟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关注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办刊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3):90-90
2005年4月6-8日,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的“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的29个省、市、自治区的187个期刊社的2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社113家。会议的宗旨是贯彻落实2004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三种核心期刊表,即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2004年版)、南京大学等单位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表(2004年)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从核心期刊的定位、筛选方法和筛选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4日下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博士生导师苏新宁教授应湖南大学图书馆馆长郑章飞教授的邀请到湖南大学讲学、参观。会议由郑章飞馆长主持,湖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李连友教授、期刊社社长王道平教授以及《湖南大学学报》《高校图书馆工作》杂志社的部分编委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7.
张治宇 《出版广角》2021,(20):75-77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栏目设置中,展现了独立性与整体性结合、主题特色与地方特色交融、学科交叉性的特点.文章对该刊依托学科优势,创新主题设置、重构内容布局、打造《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栏目的经验进行阐述,剖析地方工科大学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思路,以期为地方工科大学社科学报更好地探寻学科融合路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研制及其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永厚  苏新宁 《图书馆杂志》2002,21(3):18-20,28
由教育部作为“九五”规划重大项目立项,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首张《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版)光盘于2000年5月问世,并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暨光盘首发式,该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1 立项 1997年底,南京大学根据中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需要,提出了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设想,并于1998年上半年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立项。1999年4月,南京大学蒋树声校长和香港科技大学吴家玮校长在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了两校共同研制、开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协议。1999年7月,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政治思想工作司在南京大学召开了项目论证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为加强特色栏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学报编辑部特邀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从2014年第1期开始,创办"图书馆史研究"专栏,单月出版,每年6期。专栏立足繁荣学术,免收版面费,录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11年5月28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新闻传播学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双年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大学的相关学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专家,以及《国际新闻界》、《中国出版》、《现代传播》、《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学刊》、《当代传播》等新闻传播学CSSCI(中文社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学术出版之间存在天然的纽带关系,两者互融共生、协同并进.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出版业的生力军和高校学术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母体学校建设、出版业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双一流"语境为研究背景,结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具体实践,对高校学报的办刊定位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的转型路径,以期为高校建设与学术出版协同式、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孙俊青 《编辑之友》2011,(12):63-65
近些年来,关于高校学报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新闻管理部门到教育主管部门到主编、编辑都在思考和探索学报的改革问题。比如2011年4月,《光明日报》发起了关于高校学报走向的广泛的大讨论。2011年第4期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就刊登了几位学报界的资深专家对于学报改革的争鸣论文,就学  相似文献   

13.
《情报学报》2001,20(2):135
据2001年3月11日《光明日报》B4版报道,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00年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中,《情报学报》在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第三,其影响因子为1.0935。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成立于2000年2月17日,受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社会科学管理研究会指导。它是在1999年南京大学承担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基础上成立的。评价中心以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和相关理论研究为主要任务,形成对社会科学研究(包括成果、人才、机构、地区、学科交叉、前沿动向、研究趋势)进行全方位评价的理论、机制、方法和工具,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与管理提供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4.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第二版,肖珑、张春红、刘素清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版自2003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曾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奖"、"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项精品成果奖"、"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被全国100多家高等院校和培训单位选为教材或指定教学参考书,一再售罄,多次加印.  相似文献   

15.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报告是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苏新宁教授带领其团队,历经十数年研究,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7年出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2009年  相似文献   

16.
我们站在新时代门口──本刊编辑部为更名事致读者经上级批准,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将《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名为《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1981年开始国内外公开发行。当时广播学...  相似文献   

17.
期刊的发展趋势与评价标准--来自南戴河的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8月17日至8月19日,"期刊发展趋势与评价标准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秦皇岛南戴河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河北省期刊协会、河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来自除西藏自治区外内地所有省份的近200名期刊界同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有如下属性:(一)丰富性.研讨内容涵盖期刊发展和期刊评价两大主题.(二)学术性.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期刊评价研究机构--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室、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主研人悉数到会,另有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莅会作报告,使得本会具有较高学术性.(三)适时性.2003年年中至2004年年中,最新期刊评价研究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概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陆续发布,这些成果蕴涵了新的研究心得,体现了新的遴选原则,需要在评价方与被评价方之间进行交流.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推出这次活动显得十分及时和具有较强现实意义.会议研讨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用名栏打造名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4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科技与社会”被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名栏”。作为栏目主持人 ,略谈工作体会 ,以期抛砖引玉。   一、“名栏”和“名刊”的关系  首先 ,“名栏”是刊物特色的基础 ,没有“名栏”的“名刊”是没有特色的“名刊”。刊物没有独具特色的优势栏目 ,就如同一个人没有鲜明的个性而沦于平庸一样。作为反映学报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名栏应该体现学报自身和学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学报通过特定的栏目 ,连续发表某一重大问题的相关系列论文就可以体现一定的特色。特殊的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5)
值得肯定的追求──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1─2期文/@@杨天兴在陕西省社科类综合性权刊中,《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据统计,近两年《西北大学学报》所刊文章在《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和《高校文摘...  相似文献   

20.
利用CSSCI对我国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研究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据南京大学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全国各地区、各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发文情况的统计分析 ,可以了解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参考文献 3。表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