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型校长是教育转型性发展的时代诉求,这种教育转型性发展既需要教育家型校长,也孕育着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的特质是教育学之眼的拥有者、教育理论的建构者与教育实践的创新者,而三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最终成就着教育家型校长。因此,培育教育学思维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前提,建构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关键,而创新教育实践则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标识。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我也常听人们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我想说,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位好校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校长就要时刻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创新、坚持教育创新,办创新型教育。俗话说:创新就是对历来陈旧意识的革命。学校的发展也一  相似文献   

3.
刘梅 《教育家》2004,(1):4-6
2003年年底,《教育家》杂志社邀请来自全国各地重点中学的二十多位名校长,在上海举行“时代呼唤教育家——中学名校长们的教育家之路”座谈会。探讨了如何界定“教育家”、新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家、中学名校长们的教育家之路、中国教育家的培养机制等问题以及一些教育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4.
曹锡康 《上海教育》2009,(24):46-47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倡教育家办学”,并指出“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最近教育部有关领导也明确指出:“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求有更多的教育家办教育,呼吁学校校长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让校长成为教育家,既是政府的“提倡”,也是社会的期盼、时代的呼唤。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教育的内涵发展呼唤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开阔的国际视野、厚实的专业素养、卓越的领导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名校长队伍。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家型校长培训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呼唤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型校长,而校长培训是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有效途径,培训可以帮助校长开阔视野、更新知识、训练技能、反思经验和相互交流,对于促进校长终身学习、提升理论素养、提高领导能力、总结办学行为和展示办学成效起到重要作用,但当前的校长培训工作难以适应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需要,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忽视校长经验的反思、较少校长的深度参与、缺乏校长办学思想的凝炼和忽视办学实践的改进等问题。针对教育家型校长的需求,培训在策略选择上要:突出个性化、强调反思性、注重经验分享、重视理念提升、坚持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教育家都是自己最崇高的追求.我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多年,从一个懵懂的青年校长成长为本地小有名气的“名”校长,一步步实践着自己的“教育家校长”梦.我感觉,只要站位高一些、思想深一些、学识多一些、工作勤一些,做令名符其实的好校长其实也不难.王国维先生谓人生有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入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认为,作为校长若能达到此三种境界,离教育家也就相去不远了.  相似文献   

7.
基于教育家精神办学的中小学校长角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长的职业角色是一个人被任命为校长之后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象征,是国家、社会、他人以及校长本人对校长行为的期待。校长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甚至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所扮演的角色也明显不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近年来,一些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办学是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要实现教育家办学,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校长。作为为教育家型校长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发展服务的优质化、行动化培训,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与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是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培养教育家的摇篮。要培养教育家,首先要有一批教育家型的校长。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笔者认为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途径要抓住以下三点:教育家型校长应该具备先进开放、开拓创新的素质;教育家型校长应该具有追求卓越的信念;教育家型校长应该不断提升领导力。  相似文献   

10.
校长成为教育家,既是社会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校长的神圣使命,更是校长挑战、历练自己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建设,国家层面出台了各类教师专业标准和校长专业标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通过对名校长成长历程的梳理与反思,对教育家型校长发展路径的关注与探索,从而推进校长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我们期待一批教育家型校长行走在教育路上,迅速成长,脱颖而出,快速前行,引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校长成为教育家,既是时代赋予校长的神圣使命,也是校长挑战、历练自己的良好机遇.在办学实践中,校长要努力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身上汲取营养,注重培育学校文化和后继接班人,使学校的校风、教风和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使学校的发展品质不因校长的更迭而变动,努力做到"一个好校长走了还是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3.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单单需要政策的保障、经费的投入、政府的重视,而更为需要的是有大批的教育家型校长,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来办学。培养出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型校长,是社会的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家型校长的办学特点。其次,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从培育教育学思维;建构独特的教育思想;政府有关单位应该对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予以支持;注重经验分享;胸怀坦荡,做优秀人格的仁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等方面就如何促使教育家型校长快速成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专业化的校长培训是实现校长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家型校长作为校长专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自身具有不同于一般校长的精神特质,与此相应的培训模式也应凸显这一特征。针对教育家型校长的需求,培训在策略选择上要突出个性化、反思性、经验分享、理念提升及实践导向。翻转课堂培训模式所注重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参与性学习等非常适合教育家型校长培训。  相似文献   

15.
校长成为教育家,既是时代赋予校长的神圣使命,也是校长挑战、历练自己的良好机遇。在办学实践中,校长要努力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身上汲取营养,注重培育学校文化和后继接班人,使学校的校风、教风和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使学校的发展品质不因校长的更迭而变动,努力做到一个好校长走了还是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6.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指引伟大实践。教育家精神,既源于千百年来师者的优良传统,又立足于当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校长队伍提供了精神指引和行动方向,是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的行动遵循。从本期起,我们在本栏目特别推出系列专访,邀请湖南省优秀民办学校的知名校长,共话教育家精神,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做校长难,做女性校长更难。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女性校长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学校的形象。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领导岗位,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校长,怎样实施女性校长的“形象管理”,让校园的玫瑰尽情地开,成了广大女性校长面临的一个课题。一是穿着朴素,举止大方。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越来越崇尚美。但是,教坛不是舞台,教师也不是模特,一味地追求穿着入时,只会自损形象。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校长的文化自觉是校长和他的领导团队在追求学校创新发展中对学校深刻的文化思考和积极实践,体现在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主动选择上。校长是否具有文化自觉,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厚度,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从今天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所承担的使命来看,要格外强调校长的文化自觉,这是社会对办教育者回归教育本质提出的新期待,也是时代对“教育家精神”和“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新要求。我们可以从下面三对关系来理解。  相似文献   

19.
庞荣瑞 《江苏教育》2008,(17):18-18
不想当教育家的校长可能成不了教育家。虽然没有进行过具体的统计与调查,但感觉到校长队伍中很少有人想或为教育家的。或许有些校长有这种想法,只是说不出口。为什么说不出口?可能因为古今中外能成为教育家的人极为罕见,如果公开表达出来会被人讥笑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江苏是教育强省,应该是出教育家的地区,但是几十年来可能成为教育家的校长没有给人们留下印象。江苏曾经评定过一批省级的“名校长”,我们权且不要去评价这些名校长是否名副其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后面有多少追随者?他们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被同行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20.
名校长要有名教师的素质,即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教科研的能手;名校长要有教育家的修为,即有教育家的情怀,有教育家的境界,有教育家的心态,有教育家的艺术;名校长要有政治家的本领,即有政治家的敏感性,有政治家的坚定性,有政治家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