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婧  陈旭 《预测》2011,30(5)
本文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双重损耗,引入期权合同研究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订货策略模型.首先假设市场需求受产品新鲜度影响,然后通过建模得到无期权、有期权时的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和供应商最优运送策略.通过比较,得到无期权时零售商最优产品订货量大于有期权时的最优产品订货量,小于有期权时的最优总订货量;有期权时零售商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供应商成本控制下的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最后由数值实验得到:供应商的最大期望利润与产品损耗率成反比、与产品批发价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运用不确定型决策理论中的极大极小方法,讨论了在需求最坏可能分布情况下集中式供应链的最优联合策略选择;考察了在分散决策供应链中零售商订货量与广告投入不足将导致供应链绩效不佳。研究发现,引入由交易信用、广告费用补贴以及销售收入共享构成的组合激励机制,能够协调作为独立主体的零售商的订货行为与广告策略,在满足零售商参与约束的同时,最终实现制造商期望利润的显著提高,并且例示了需求波动对供应链成员最优期望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针对现在的实体店销售和互联网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采用报童模型的框架,研究了最优订货量的决策和方差分析。问题从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共享策略下的订货决策、只有传统服务渠道销售时的订货决策、只有外卖服务渠道销售时的订货决策以及需求服从正态分布条件下的订货决策,并对不同情形下的订货决策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需求相同的情况下,共享策略下的最优订货量最小;共享策略下传统服务渠道需求和外卖服务渠道需求的负相关程度越强,零售商的收益越大。  相似文献   

4.
王宣涛  李贺 《软科学》2012,26(10):131-134
在产品批发价时变并且考虑策略型顾客行为的情形下,研究了零售商的订货时机及订货量策略。以往在研究零售商订货决策时,总是假设市场上的顾客是短视型的,这与实际是不完全相符的。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策略型顾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与零售商之间存在着价格博弈的行为。通过引入理性预期均衡的概念,首先分析了策略型顾客市场上零售商的定价问题,给出了策略型顾客的保留价格及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接着在两者预期均衡下研究了零售商最优订货时间问题,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零售商存在信用风险的内部融资问题,考虑零售商可能违约的供应链中,制造商对应收账款进行信用投保的内部融资策略。构建不同的批发价情况下零售商以及制造商的期望利润,分析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以及制造商的最优投保水平。结果表明,低的违约率对各方是有利的。零售商应该避免违约,以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制造商往往更希望对违约率低的下游企业进行融资。信用保险推动了融资过程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鞋子零售商在货物存储和订购上费用的最小化问题,文章结合鞋子零售商的具体订货和销售情况,运用数学思维建立了单个订货周期中每双鞋子关于鞋子进货量的总费用模型,并采用不等式法,求得了鞋子零售商最佳的订货周期和订货量,从而为其提供了最优的订货策略。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需求不确定及供应可能发生中断的情况下,同时考虑订货过剩风险与短缺风险,构建了双重采购条件下期权合同与回购合同协调合作的三级供应链模型,通过设定相应参数达到供应链协调。供应链协调时的最优订货量及整体利润大于分散式模型;供应中断风险不影响价低不稳定制造商的订货量,而价高稳定制造商的订货量随风险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卢亚丽 《科研管理》2012,33(2):139-146
分散控制下的信息共享和集中控制下的共同决策是供应链系统协调的两种重要策略。本文以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为基础,研究了随机产品需求条件下信息共享协调与共同决策协调对最优批发价格、最优订货量,以及对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分析了信息共享的条件,提出了共同决策协调下供应链系统利润的两种分割方法:比例系数方法和批发价格协商方法。然后,通过以产品随机需求服从均匀分布情形下模型的计算与仿真进一步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信息共享对于制造商而言总是有利的,制造商通过信息共享能够确定其最优产品批发价格并实现其利润最大化,但信息共享的前提是零售商的利润能够得到改善。共同决策协调能够实现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利润分割系数与批发价格都存在较宽的取值区间可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利润分割时能实现"双赢"。供应链系统利润随产品随机需求量期望的增大而增加,随标准差的增大而减小。从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视角来看,共同决策协调优于信息共享协调。  相似文献   

9.
科学制定供应链定价策略有利于提高供应链运营质量与效益,实现供应链协调.在假设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绿色生鲜猪肉定价分析模型,讨论了在集中定价、非合作博弈定价、合作博弈定价等方式下生鲜猪肉的均衡定价策略及最佳绿色度,并利用Matlab符号函数给出了清晰、简洁的最优定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 集中定价下供应链能获得最大利润;非合作博弈定价下供应链运行率较低,但只要占主导 地位的生产商愿意以互利互惠的原则与零售商合作,就能消除双重边际现象,实现供应链利润的帕雷托最优;采用提出的最优模型定价能显著提高供应链效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风险条件下大科学工程制造商的采购策略,讨论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对制造商最优采购决策的影响。分别在需求不确定、供应不确定、需求和供应同时不确定3种情况下得到制造商最优采购量的隐形表达式,假设需求和供应服从均匀分布,计算3种情况下最优订货量的显性表达式,对最优订货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并将3种情况下的最优采购量和最优利润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风险厌恶假设下的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决策主体是风险厌恶的两阶段供应链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讨论了回购价格和市场不确定性对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的影响,给出了在需求满足二阶随机优势准则时,判定零售商最优订货量大小的条件;其次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发现回购价格对零售商的库存决策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风险厌恶情况下回购契约的特殊性,为供应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分析了市场需求受零售商努力程度影响情况下,供应链在集中控制模式时的最优促销努力水平和最优订购数量这一问题;然后为供应链双方设计了一种基于回购策略下的期末销售量激励契约,从而使得供应链双方在这一激励契约协调下实现了整体最优;接着分析了努力成本影响需求的敏感程度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证实了在协调机制下零售商积极进行努力活动能实现集中控制模式下的供应链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创新产品的零售市场上,零售商可以将未售出的商品退还给供应商而得到部分或全部的货款。鉴于新产品市场需求的高不确定性,供应商回购对于零售商来说是一个降低风险的重要策略。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理论,从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入手,研究在市场需求随时间变化不确定的情况下,供应商应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时效性回购契约。分析在集中式和分散式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最优决策问题。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的商品特征,应如何调整回购时间及订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代建生  谢梦萍 《软科学》2016,(8):139-144
运用CVaR风险度量准则,构建了风险规避的零售商实施销售努力影响市场需求且允许二次订货下的报童模型。分析了一次订货和二次订货两种订货模式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和销售努力决策,以及最优决策变量与模型中参数的变化关系。比较了两种订货模式下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差异。最后使用数值分析对市场需求服从均匀分布和负指数分布下的相关结论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巨大损耗,引入期权合同工具,基于Stackelberg博弈,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的决策问题。在零售商既订购产品又订购期权的情况下,给出分散控制系统中零售商的最优产品订购和最优期权订购策略以及供应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经数值分析得到:产品损耗率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正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先成正比、再成反比;期权订购价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反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刘国志 《科技通报》2006,22(6):732-736
提出一个新的具有积压定单的关于模糊订购量、模糊存储量及模糊总需求的模糊存储模型。在模糊函数原理下,给出了模糊总存储成本。为了寻找最优解,使用积分均值法白化模糊总存储成本,利用Lingo8.0求解不等式约束问题,我们发现最优解都是确定的实数。此外,当模糊订购量和模糊总需求及模糊存储量都是确定的实数时,我们提出模型的最优解与经典的具有积压定单存储模型具有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共生理论视角下物流金融服务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共生理论的角度探讨物流金融在供应链运作中的价值。首先分析供应链中无物流金融服务提供时,零售企业的决策以及各共生单元的能量;进一步探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后,零售企业的决策以及各共生单元能量的变化。通过比较可知,物流金融服务在增加零售企业订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各共生单元的能量。  相似文献   

18.
需求依赖于货架展示量的供应链合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涛  徐渝  陈金亮 《预测》2005,24(3):70-75
考虑一个供应商与多个竞争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供应商销售单一产品给零售商,而零售商的市场需求量则依赖于这种商品的货架展示量。特别地,由于货架空间的稀缺,存货持有成本假设为非线性的成本函数以更符合实际的情况。假设市场需求由所有零售商的存货量之和确定,而市场分割则与他们各自的存货量相关。当零售商的成本相同时,存在唯一对称的Nash均衡解,供应商可以用价格加线性补贴的合同协调供应链;如果零售商的成本不同,供应商仍然可以用这种合同协调供应链,但是补贴多少应根据零售商的成本决定,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说明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监理领域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模型求解的结果是,在考虑外部性的前提下,监理企业的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及其相应价格应该比没有考虑外部性的情况要高。但是,业主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在没有考虑外部性存在的前提下确定的价格。由于业主愿意支付的价格低于社会最优价格,所以业主购买到的监理服务的数量必然少于社会最优数量。相应地,监理企业提供的监理服务的数量必然下降。由于"监理服务"的交易量低于社会最优水平,监理工作就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