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撒收自如,张弛有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课堂教学中的撒收自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讲授的内容能够控制有度,既要撒得开,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又要收得拢,把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它对教师提出了知识宽博、业务专精的双重要求.课堂教学中的"张"与"弛"既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关,更主要的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情绪调动.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张弛有度,学生才会学得有味,教师也才能教得有趣;也只有师生双方同时有了这种对课堂教学的认同,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西方学者德加墨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取得每一节课的最佳教学效果,与教师控制课堂节奏的艺术密切相关。适当的课堂节奏能够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驰有度,从而更轻松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自始至终都高度集中,这就要求教师更好地把握节奏,给课堂多几次升温,来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说课”说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课的关键不在于其形式,而在于其内容,即“说什么”的问题。通过说课的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出教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体现出教者对教学要素的深层次理解程度和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功底。 一、学生状况和教材分析 人们常说教学要“吃透两头”。一头是指学生,一头是指教材。“吃透”的涵义是,对学生充分了解,做到“知、识、爱”;对教材熟悉精通,做到“懂、透、化”。教师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只有对教材熟悉精通,才能驾御自如。这些都要在备课阶段完成,然后在说课时加以表述。可见,备…  相似文献   

5.
张岩 《学苑教育》2012,(22):69-69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淡化教师权威,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良好情感;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要宽严有度,管理有方;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地学英语。  相似文献   

6.
节奏,原本是艺术上的一个概念,而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也有它本身特有的教学节奏。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握教学节奏,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气氛,就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从数学教学中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把握教学节奏。一、快慢相宜,张弛有度快与慢,张与弛是指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的。从课堂教学的内容来看,有难有易,有重点与非重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要将内容安排得张弛有度,波澜起伏。从学生的认识问题和学习知识的过程来看,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高潮,要缓慢地讲,用“重锤敲…  相似文献   

7.
兴趣教学中的“兴趣”,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乐趣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使学生们能够更主动地迎合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掌握更多的音乐相关知识。当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师只有首先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才会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游刃有余、张驰有度,课堂教学才有内涵与深度,文本的价值、教学的价值才会得以充分体现。一、"深度解读"——为何而"解"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和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巧妙组织教学,有规律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张弛相间、高低参差、快慢有度的状态。本文试图从选择教学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把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的节奏,一般指课堂教学进程中的速度及其规律性变化。实践证明:凡是课堂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师必定善于控制教学节奏。课堂教学有张有驰,张驰得法;有疏有密,疏密得当;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新颖多变,起伏和谐,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控制课堂教学节奏的能力,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本文简要谈谈如何调控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给教学带来诸多益处,但在语文教学中,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多媒体的应用却毁誉参半。只有结合教学内容“,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才能使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宋奇奇 《河北教育》2007,(10):25-26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活”,“活”的课堂生机无限,学生爱学,乐学,教学效率高质量也高。那么应怎样才能构建真正“活”的小学英语课堂呢?教师不妨好好把握教学中的“收”与“放”。“放”指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的改变或拓展,从而维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防止教学气氛沉闷。“收”指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的回归,从而使学生始终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有“放”必有“收”,  相似文献   

13.
“说课”是指对所确定“说课”题目的教学方案设计的表述。“说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说课”从不同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的分类;“说课”的内容的确定根据构成课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来安排;“说课”是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也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原则精神。关于“说课”的评价,一般而言,评课标准也应是评“说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乔军 《天津教育》2013,(13):22-24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内容。“教什么”指的是教学目标和内容,它是教学过程所追求的结果,“怎么教”说的是教学方式与方法,“为什么教”指的是教育的本质,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但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重视教学方法和方式而轻视教学内容和教育本质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有过于依赖媒体、过于追求形式的趋势,为数不少的教师把主要精力花在了“怎么教”上。课  相似文献   

15.
教学控制论认为,教学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转化过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取决于这个信息转化过程的调控程度.所谓调控艺术,就是指对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的适当合理的调节与控制.即教师通过“情境”的控制,节奏的调节,使课堂教学呈现张驰有度、和谐自然、意趣盎然的生动格局.下面就数学例题讲解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调控的认识与做法.一、适时点拨,激发发现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认识规律,思维规律,对学生循循善诱,从旁点拔,创设学生思维环境,引发学生强烈的发现动机,交给学生打开数学发现大门的钥…  相似文献   

16.
张放 《辽宁教育》2002,(5):57-57
万事皆有度,适度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课堂教学的向度课堂教学应有明确的目的和主攻方向。学生只有知道了目标,才能引起学习某种知识的需要,只有了解了活动的价值,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全力以赴投入学习。在确定学习目标的时候,越具体越好。既要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又要便于操作,便于检测。二、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学内容的深浅直接关系到教师授课的速度与学生接受的快慢。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也就是准确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相似文献   

17.
时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掀起提高课堂实效的大热潮。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沸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或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觉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感于实效源自取舍有度,学会“舍”才能真正有“得”。  相似文献   

18.
要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达到导与讲的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所谓“放”是指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放”呢?1.“放”之有“的”“放”首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所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放,而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成竹在胸,在课前就要…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对教材所进行的教学化处理,既包括对现有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其含义也是指教师要对教材做出合理的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就致使语文教学中,不但有些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产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把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只有内容的理解没有语言的品味,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意忘“形”;比如,由于对“超越教材”的片面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目标不明、作用不大的拓展延伸,产生了非语文与泛语文的弊端等等。那么,在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功效呢?本文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花钟》的备课及教学中的有关情况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数学教学是通过课堂影响着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因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手段。其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动态因素,而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的静态因素,静态因素只有通过动态因素的发挥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因此,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中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如何,对讲授内容采用何种情境导入,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把握问题变式的层次性和梯度,课堂教学中语言运用的合理性诸多因素都影响着课堂教学,影响学生的发展。为此,笔产生了对数学课堂教学程序合理性的一些探究,供同仁在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