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 2-溴-N-(2-硝基苯)乙酰胺和取代的喹唑啉酮在 NaH 催化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经过氢化、酸化合成了 2 个新型常山碱类抗球虫药物——N-(2-氨基苯基)-2-喹唑啉酮乙酰胺盐酸盐.其中 2-溴-N-(2-硝基苯)乙酰胺通过溴乙酰氯与邻硝基苯胺反应制备,取代的喹唑啉酮使用取代的邻氨基苯甲酸与甲酰胺反应合成.化合物的合成具有合成路线短、产率高、原料易得等优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IR 和 HRMS 等方法确证.  相似文献   

2.
N-(4-氯苯基)-N''-(1,2,4-三氮唑)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氯苯甲酸为原料,经过CURTIUS重排反应制得4-氯苯异氰酸酯,再进一步与3-氨基-1H-1,2,4-三氮唑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N-(4-氯苯基)-N'-(1,2,4-三氮唑)脲,其产率为89%。对目标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并初步测定了此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为起始原料,分别与氯乙酰苯胺和邻甲基氯乙酰苯胺通过三步反应得到了四种含噻二唑杂环硫乙酰氨基芳烃Schiff。并通过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b,4d)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以3,6-二氯哒嗪分别与α-氨基丙醇、2-氨基-3-苯基丙醇反应合成了两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用IR,1HNMR对其表征.并对目标化合物及铜(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重要的医药化工中间体4-氨基-1萘甲腈的合成路线。方法以萘胺为原料,通过氨基保护、亲核取代、氨基去保护等步骤合成了该化合物,最终产率为81.6%。结果产物结构经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证实为目标分子。结论在分子结构中引入氰基-步中,采用L-脯氨酸为催化剂,CuCN为氰基化试剂,提高了氰基化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N-(2-氯苯基)-N1-(1,2,4-三氮唑)脲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氯苯甲酸为原料,经过Curtius重排反应制得2-氯苯异氰酸酯,再进一步与3-氨基-1H-1,2,4-三氮唑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N-(2-氯苯基)-N^1-(1,2,4-三氮唑)脲,其产率为72%。对目标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4种醛和联苯胺为原料,在氮气的保护下,合成了4种双希夫碱类热变色物质,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显微熔点仪测定了其熔点、热变色温度.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和目标产物一致,且熔程较短,纯度较高,反应效果理想;该4种希夫碱热变色温度较高,均是性能优良的热变色物质.  相似文献   

8.
以1,4-苯二酚和4-甲基、4-正丙基取代的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室温氯化、酯化的方法,合成了二个4-烷基苯甲酸苯二酚酯液晶。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及MS得到确认,化合物的液晶相通过DSC及POM(偏光显微镜)确定。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热致液晶性,呈典型的向列项纹影织构。  相似文献   

9.
以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缩合剂,加热回流合成苯甲酸乙酯,并考察了催化剂、缩合剂、酸醇比和反应时间对苯甲酸乙酯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业条件为:苯甲酸、乙醇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物质量之比为1∶3∶0.08∶1.2,并加热回流3小时.  相似文献   

10.
以2,7-萘二酚,1,5-萘二酚和对甲基苯甲酸,对丙基苯甲酸以及对乙基环己基甲酸为原料,合成了4个萘二酚酯类液晶化合物,其中3个为香蕉型分子,1个为棒状分子。产物通过红外光谱仪、气-质联用仪(GC-M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及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化合物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这类萘环衍生物具有液晶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用希夫碱(Ⅰ)在无水三氯化铝(AlCl_3)或二异丙胺锂(LDA)与氯化锌乙醚溶液(ZnCl_2·OEt_2)存在下加成于腈类化合物,制备了一些新的4-氨基-1-氮杂-1,3-丁二烯(Ⅱ)。用N-氯琥珀酰亚胺(NCS)和N-溴琥珀酰亚胺(NBS)与带有3-位烯胺氢原子的化合物Ⅱ合成了3-氯(Ⅲ)和3-溴(Ⅳ)衍生物。全部化合物Ⅱ、Ⅲ和Ⅳ都经MS、~1H和~(13)C NMR定性,文中给出了其MS、~1H和~(13)C NMR数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试合成了三种吡啶基三唑类化合物:3-吡啶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1)、3-吡啶基-4-氨基-1,2,4-三唑硫乙酸甲脂(2)和3-吡啶基-4-氨基-1,2,4-三唑硫乙酸(3),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质谱等结构表征;生物实验表明化合物1对某些细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单酯基芳香醛及芳香腈类液晶的合成与液晶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腈,与4-正丙基苯甲酸、4-正丙基联苯甲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氯化、酯化等方法,合成了四个多环单酯基类液晶:4-正丙基苯甲酸-4′-氰基苯酚酯,4-正丙基苯甲酸-4′-醛基苯酚酯,4-(4-(4-正丙基联苯)酰氧基)苯甲醛,4-4-(4-(4-正丙基联苯)酰氧基)苯腈。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及MS表征,化合物的液晶相通过DSC及POM(偏光显微镜)确定。结果表明其中2个化合物具有热致液晶性,呈典型的向列项纹影织构。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16个2,4-二氨基-6-甲基-7-取代苄氨基喹唑啉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进行了研究。随机挑选13个化合物作为训练样本集,采用3个输入参数,建立了2,4-二氨基-6-甲基-7-取代苄氨基喹唑啉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得到相关系数R=1.0000,标准偏差SD=0.0041,剩余的3个化合物作为预测样本集,用于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得出的相关系数R=0.998,标准偏差SD=0.0407。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比较精密的拟合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发展了一种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的7-氟喹唑啉-2,4-二酮"一锅煮"合成方法。以2-氨基-4-氟苯甲酸为原料,常温下以水为溶剂,与异氰酸成脲,后在强碱条件下环合成相应的钠盐,最后酸化即得7-氟喹唑啉-2,4-二酮。该合成方法在室温水中进行,仅需简单的搅拌和过滤操作,即可得到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适合大量制备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引导和构建结构决定性质的教学思想,理解结构与化学反应性能的关系.通过氨基取代直链型脂肪族羧酸化合物的空间构象和电子结构分析,在α-氨基癸酸中,(1)-αC-C键自由旋转能垒8.425 1kcal/mol,-αC-N键自由旋转能垒14.042 3kcal/mol,高能构象时分子极性较大,为化学反应活性构象;(2)碳原子电荷密度受到氨基的影响,随着氨基取代位置n增加,-αC、-βC、-γC等碳原子负电荷密度减少;(3)氨基酸的体系能E随氨基与羧基有位置n的关系具有E=-594.804-0.005ln(n)(2≤n≤10),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集中在有推拉电子结构(D-π-A)和分子内电荷转移的有机化合物,有机物的非线性光学效率应主要来自非定域的π电子,与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非线性系数和具有可设计、合成使材料多样化等诸多特点,偶氮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是一类很好的非线性光学生色基团.设计合成了具有D-π-A结构的偶氮化合物2-羟基5-(4-磺酸基偶氮苯)-苯甲酸乙脂。  相似文献   

18.
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珍珠菜中木脂素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 Duby)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采用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分离化合物,从中分离并鉴定了两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Isolariciresinol-9’-β—D—glucopyranoside(1).Urolignoside(2).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从3-硝基-4-氯苯甲酸,通过碱性水解、催化加氢及脱盐三步反应,合成得到3-氨基-4-羟基苯甲酸.结果表明,最佳NaOH水解量为5.0~5.5eq,时间为3.5h;正交试验催化加氢较佳条件为:H2压力为0.25Mpa,pH在5.4~5.6,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5%Pd-C的用量为2.5%(3-硝基-4-羟基苯甲酸).氢化后粗品经重结晶得白色结晶体3-氨基-4-羟基苯甲酸盐酸盐,调pH至2,得3-氨基-4-羟基苯甲酸,纯度(HPLC)≥99.5%,反应总得率为84.3%.  相似文献   

20.
标题化合物[Sm(C7H6NO2)3(H2O)]n是由Sm2O3、4-氨基苯腈和水自组装反应得到.采用元素分析、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了该配合物.晶体结构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0.9777(1)nm,b=2.2761(3)nm,c=0.9837(1)nm,β=100.02(1)°,V=2.1557(4)nm3,Z=4,Mr=576.76,Dc=1.777 g/cm3,μ=2.772 mm-1,F(000)=1140,Rint=0.0142,R1=0.0209,wR=0.0490.配合物的中心钐离子是八配位的双帽三棱柱体结构,4-氨基苯甲酸将配合物连接成二维网状结构,通过氢键最终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