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笔者认为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中级宏观经济学》定位为《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和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  相似文献   

2.
“中级宏观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将其定位为培养研究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性课程以及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并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引入国内外案例、适当应用数学分析工具和经济学方法论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学校,从2003年研究生经济学高等教育改革正式推行开始,每年的9、10、12、1、6、7月,将近半年的时光,每逢开学和考试,学校bbs的研究生板块总会充斥着咒骂、抱怨、交易、评论、分析“三高”(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的帖子,随即会连带引出大量的对数学的诅咒。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体系庞大、抽象难懂的特点,翻转课堂模式为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模式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美国经济学教育学会开发的大学生经济学理解力测试问卷(TUCE4:Test of Understanding In College Economics),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与计量模型分析了北京城市学院大学生经济学理解力状况以及影响经济学理解力的因素.研究表明,我校学生微观经济学理解力普遍高于宏观经济学理解力;宏观领域女生较男生理解力更强,微观则无性别优势;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解力都具有良好的年级效果,即年级越高,经济学理解力越高;学生直接应用能力高于间接应用能力;宏观领域学习过经济学的理解力高于未学过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改进和完善教学安排,加强案例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必须转向以打造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要求研究生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相应调整.应用型研究生的教学越须遵循主体参与性原则和实践开放性原则.搞好应用研究型硕士生"高级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应该以通俗的语言解释经济理论,强化案例教学;注重增加讨论课,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拓展教学的广度,力争满足硕士生的不同需求;适当进行课程讲座,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课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加强经济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学习,以更好地印证理论和指导实践;改革考试方法,增加测试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容;开设一些经济学方法论的课程,辅助提高"高级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综合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提出应从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推行选课制度等方面推进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育金融、财会、工商管理等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主要是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开展网上课程考核改革,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整体设计,把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学习过程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网上学习的能力,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为教学反馈信息,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抽象庞杂、实践性强、分析方法多和数学化等特点使初学者学习困难。针对本科教学中的问题,必须贯彻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合理运用数学工具,加大经济学思维和方法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由著名西方经济学专家吴易风教授和王健博士、方松英博士经5年时间研究完成的力作《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一书,前不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40余万字,分《历史的回顾:‘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三篇共15章,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和对立,对于了解20年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化与最新成就,堪称…  相似文献   

11.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但地方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对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相对较差.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  相似文献   

12.
唐玉萍 《考试周刊》2012,(15):168-169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必须掌握的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活泼好动,学习主动性不强。本文结合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弥补其薄弱环节,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化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协作探究学习模式,并应用于2010级研究生的《高级金融经济学》课程中,从总体设计思路、分组、课程任务设计、教学过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乔治.阿克洛夫因为在信息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他长期以来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宏观经济学上面,特别是行为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里的应用。阿克洛夫的宏观经济学思想,包括非自愿失业问题,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问题,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问题,等等。阿克洛夫宏观经济学思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之国,陕西蓝天民航技术学校校长,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李之国曾就学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经济学专业、西北大学  相似文献   

16.
按分析方法划分,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大体上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采取数量分析方法,考察经济中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总量分析方法,所以又称总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个别经济单位(厂商、消费者)、个别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个量分析方法,所以又称个量经济学。除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而外,还存在  相似文献   

17.
周扬明教授湖北省黄梅县人,1943年出生。1963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68年毕业。1993年晋升为经济学教授,1990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兼社会科学教研部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理事、山西临汾地区生产力研究会副会长、山西师大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多年来,他致力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涉猎生产力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等领域,完成了山西省社科研究项目2项,科研成果丰硕。他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传统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酝酿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凯恩斯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经济学是为现实经济发展服务的,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正是现实经济发展的反映,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宏观经济学的演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此后的持续震荡表明,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对现代经济的解释、预测及危机应对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基于行为人建模,能较好地弥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缺失。而要避免危机,则必须重视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使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共同回归经济学的中心地位,同时鼓励经济...  相似文献   

20.
论研究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整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认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即科研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只有将科研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经过长期科研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才能真正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