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小说中红字“A”的象征意义丰富,在海斯特·白兰身上成为爱与反判的象征,在她的情人亚瑟·梅斯代尔身上成为罪与罚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被誉为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诗歌所特有的鲜明风格形成于他对象征手法的独特理解和娴熟运用。叶芝运用象征手法经历了从简单复现到间接转意到自创体系的过程。通过象征手法的转变,叶芝也完成了从伤感的抒情诗人到愤怒的民族诗人到深刻的哲学诗人的蜕变和升华。  相似文献   

3.
《简·爱》小说中多次出现对"月亮"的描写,"月亮"意象在《简·爱》中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的象征意义。在东西方文化意识和文学传统中,月亮作为一种神话象征存在于众多文学作品中,西方经典著作中的"月亮"常包含有褒贬两重相对对立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学中的月亮也往往带有特定的象征涵义。  相似文献   

4.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中国传统观念未必一定都行得通。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曾口吃结巴,而且因成绩不佳,中学毕业就被家里送进军队服役;曾风靡全球的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廉依,离校时没有任何文凭;2007年度唯一入选“全球艺术百强“‘十大”之列的艺术家、有“当代艺术第一红人”之称的达明安·赫斯特学历稍好一点;在校的艺术A—level考试成绩也只是得了E;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没什么学位,却被英国女王授爵;比尔·盖茨在变成世界首富之前离开学院的事更是人人尽知。  相似文献   

5.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颠峰之作。他运用了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手法,描绘了主人公岛村追求理想美的艰苦历程。从最初的追求到最终的幻灭,小说中弥漫着“焦虑·苦闷·绝望”的情绪氛围,体现了作者消极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拼音】A nán xiōng nán dì B nàn xiōng nàn dì[出处]陈元方长子,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睨,季方难为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诗经·周南·汉广》为分析对象,从其题旨、艺术手法、结构三大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这是一首“男女相悦,求女不得”的情诗,同时又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通过一唱三叹的叠咏,把主人公的相思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语文素养着重表现在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本文就从应用·拓展的角度来简单地说一说:如何通过仿写这一普遍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解中学物理习题时,常会碰到形如“sin^2θ·cosθ”与“sinθ·cos^2θ”的极值求解问题,同学们感到极为棘手.本文结合实际问题浅谈“sin^2θ·cosθ”与“sinθ·cos^2θ”极值的求解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9月24日晚,北京物资学院在学校大操场上举行了主题为“激情·奉献·欢庆·超越”北京物资学院志愿者及服务奥运会、残奥会人员联欢会。学校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和美食,“宴请”1200多名志愿者,为1200名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志愿者庆功,以表彰其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梅震宇 《江西教育》2009,(10):39-40
当班主任多年.感觉到在大学读书时学的那点理论知识远远不足以指导我做好班主任工作.便下决心要走出一条自己的治班之路。通过六年多来的实践探索和学习思考,我觉得我的治班思想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六字经”——“劲·净·敬·静·进·竞”。  相似文献   

12.
一 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淡淡的伤感味道,有英子纯真纯净的面孔,但文字却给我很“散”的感觉,文字内部的“气”始终寻觅不见。每每拾起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又放下,放下又拾起,当我看见很多人演绎这堂课后,我曾经想彻底放弃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你与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没有缘分。  相似文献   

13.
开心词典     
口吃 “姓名?”“伊伊伊万诺诺夫·斯斯基·劳劳德……”  相似文献   

14.
《实践历史》是巴巴拉·W·塔奇曼的自选文集([美]巴巴拉·W·塔奇曼著、盂庆亮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由“写作手法”“历史与教训”“从历史中学习”三部分组成,收文二十八篇(《前言》除外),既是作者1936~1980年的作品,也是作者对自己过去的以历史为主题作品的回顾。就内容言,既有作者以历史学家的视角对美国过去和现在的深刻洞察,对国际政治风云的敏锐分析,对所研究历史所经事件的感悟与体会,还有作者关于历史写作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材料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元人创造了浪子-隐逸-斗士文化。浪子风流、隐逸情调与斗士襟怀融会而成的反抗意识和审美人生构建了元曲的人文精神。柳永和陶渊明作为浪子和隐逸的文化代表成了元代社会的偶像。魏晋六朝是人开始觉醒、文学开始自觉的时代,元朝则是普通人开始觉醒、通俗文学开始自觉的时代,这是一个应该郑重提出的文化大命题。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和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分别是“浪子风流”、“隐逸情调”和“斗士襟怀”的文学写照:  相似文献   

16.
电影《澳大利亚》剧照最近曝光,晋升为辣妈的妮可·基德曼身穿红色旗袍,颇具东方神韵。《澳大利亚》由妮可·基德曼和“金刚狼”休·杰克曼出演,被誉为“澳洲版《乱世佳人》”。该片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英国贵族小姐萨拉(妮可·基德曼饰)继承了一大片牧场。因为有权贵耍阴谋想夺取她的土地,萨拉随后不得不和粗野的农场工人(休·杰克曼饰)一起赶着上千头牛横穿澳大利亚大陆。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初开始,以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沃尔夫、威廉·福克纳以及普鲁斯特等为代表的小说家,在创作中撤出作者自我的介入,致力于描绘人物的无意识活动,特别是以自由联想为线索直接而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的流动。这种创作手法即被称为意识流。按照公认的说法,威廉·詹姆斯有关意识流的阐述、柏格森的绵延说,以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是文学意识流理论的三个主要来源。本文则试图在对柏格森的绵延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寻这一理论渊源如何对意识流这种创作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东实验中学在校长课程领导下,校本课程建设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原则:以合理的目标体系和开发原则规范校本课程建设;2.教师:赋权·增能·问责;3.课程:评价·筛选·精品化;4.学生:选择·参与·成长;5.模式: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一体化;6.收获:教师·学生·学校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诗经·邶风·燕燕》之终章非错简所致,《毛诗序·燕燕》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相关内容可相互发明。《燕燕》抒情于终章得“以礼节情”、“情礼和谐”之义,胜于始初“恣情违礼”之状态,《诗论》“贤于其初”者,其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20.
《浙江教育科学》2009,(6):F0002-F0002,F0003-F0004
义乌市实验小学的“快乐阅读”,借鉴“文化”、“艺术”、“生活”、“现代”和“生命”等因子灵动地演绎着小学生的读书之路,“诵·读·悟·行”四结合的阅读过程将读书活动变成“人文对话”的精神套餐,构建了家庭书架、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馆“三级书架”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