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氮源、碳源、温度、pH、光照条件和基质含水量对北冬虫夏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柠檬酸铵;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6~7最适基质含水量为80%暗培养对菌丝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牛蛙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2℃,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30℃.牛蛙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性也不尽相同.当水温升到18℃以上时,牛蛙开始发情.牛蛙的产卵量与年龄、个体大小、营养条件及生态条件等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产卵量自1万至5万粒不等.卵孵化的最适水温为25-28℃.蝌蚪完成变态发育需要77d.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份为牛蛙的越冬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衡水湖水体的氯离子含量、磷含量,COD含量、溶解氧量,水温分析,结果显示:香蒲对水体的氟离子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对水域中COD含量的影响也不是主要的;但香蒲可使水域中磷含量升高、使水中的溶解氧量提高;秋季由于香蒲的遮荫作用,水温升高较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凤阳县韭山洞旅游开发对韭山洞水库水质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对凤阳县韭山洞景区水库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在地理位置分隔均匀的4个采样点分取其表面和中层的水,检测水温、pH值、电导率值、溶氧量(DO)、亚硝酸盐含量、化学需氧量(CODCr)等水质理化因子。结果:韭山洞景区水库水温为7.9~28.6℃,pH值范围为7.12~8.64,电导率值在268~601μs/cm之间,DO范围为7.11~8.52mg/L、亚硝酸盐含量为0.028~0.152mg/L、CODCr范围为28.49~39.17mg/L。结论:pH、DO、电导率值、亚硝酸盐含量等理化因子达到了我国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但CODCr指标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结果表明,由于旅游业开发、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使得韭山洞景区水库水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逐渐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5.
以灭菌茶园土壤施入混合菌肥,探讨茶叶专用菌肥微生物在不同土壤环境中存活状况、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菌肥细菌生长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是土壤含水量为20-25%,土壤温度为25℃,pH4左右的酸性土壤石灰添加量为0.4-0.8%(约土壤pH6.6-7.3)为宜;制约菌肥放线菌在土壤中生长繁殖因素主要为土壤pH和含水量,以土壤pH6.6-7.3,含水量为15-20%为宜.土壤环境因素对菌肥真菌生长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pH、水分和温度,酸性土壤最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6.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是-种稳定的维生素C衍生物,是维生素C转化的较好途径.通过改进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减少副产物使提纯工作简化.最佳提纯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6.2,搅拌脱色最佳时间1.5h,最佳搅拌温度40℃.  相似文献   

7.
凡纳滨对虾低盐度高产虾池理化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对珠海市凡纳滨对虾低盐度淡化高产养殖虾池环境理化因子及其变化进行调查研究,虾池水体盐度在1-6,平均水温28.2℃,透明度20 cm,溶解氧5.6 mg·L-1,pH值8.8,COD值23.38 mg·L-1;虾池无机氮含量相对低,氨氮平均含量为0.92 mg·L-1,亚硝基氮为0.11 mg·L-1,氨态氮为主要存在形式,无机磷含量较高,平均为7.7 mg·L-1.除水温外,虾池水体无机盐、溶解氧、pH的变化主要与人工调节有关.底质有淤泥的老化虾池水体pH、氨氮、COD值均比无淤泥虾池高,清淤可明显降低氨氮的含量.低盐度高产虾池环境理化因子的特点为高水温、高溶氧、高pH和高COD及低透明度,中后期养殖水体环境富营养化严重.  相似文献   

8.
对比研究pH、水解温度、时间、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等条件因子对4种商品蛋白酶水解鳕鱼粉的影响,为利用蛋白酶水解鳕鱼粉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鳕鱼粉的适宜pH为8.0,温度为45℃,时间为20 min,鳕鱼粉浓度为6%,氨基酸含量不超过1.95 mg.mL-1;复合蛋白酶水解鳕鱼粉的适宜pH为6.5,温度为50℃,时间为25 min,鳕鱼粉浓度为6%,氨基酸含量不超过2.08 mg.mL-1;中性蛋白酶水解鳕鱼粉的适宜pH为7.0,温度为40℃,时间为20 min,鳕鱼粉浓度为6%~8%,氨基酸含量不超过2.29mg.mL-1;酸性蛋白酶水解鳕鱼粉的适宜pH为3.0,温度为40℃,时间为20 min,鳕鱼粉浓度为6%~8%,氨基酸含量不超过2.82 mg.mL-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木霉L-7利用稻草粉和玉米秸秆粉作为发酵基质进行的固态发酵;探讨了稻草粉和玉米秸秆粉的比例、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通气量对其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稻草粉54.0g,玉米秸秆粉27.0g,麸皮19.0g,葡萄糖1.0g,硫酸铵1.0g,磷酸二氢钾0.1g,培养基含水量为1∶3;最优化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天,通气量为60g/1000mL。在以上条件下,纤维素酶活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0.
水温11℃以上时,中国瘰螈平均每条食量为15.7g,食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水温4℃以下时,停止进食.中国瘰螈在温度低于2℃时,只有冻僵麻痹态,无明显休眠态.中国瘰螈用鼻呼吸随水温升高而加快,19-20℃达到顶峰.中国瘰螈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19∶00-0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