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多 《四川教育》2012,(7):71-7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培养和培训中小学语文教师开设的一门主于专业课程。教材的选择直接决定课程的质量,我们国家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教材已经出了不少,但其中一些教材满篇都是拗门的理论以及难懂的术语,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隔着一堵厚厚的墙。  相似文献   

2.
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联系性.从课程内容特征看,它要建立语文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联系;从课程功能特征看,它要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结.要实现语文专业知识与教育知识的联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只能采用体验性课程范式.案例教学正是一种关注真实情境、关注实践过程的体验性教学形式,它最符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语文教育学》,是四川师大刘永康教授带领一班新派学者编著的一部适应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的全国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通用教材。这部书洋洋55万字,扎实厚重,在同类教材中,前所未有,不但为高师中文专业师生提供了引领人门的好教本和好学本,而且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在职进修的好读本。笔者作为从教语文48年的老兵,亲历了“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过程,拜读此书,收益匪浅,感佩作者们与时俱进,全面开拓,给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正>解教材论"——把教材当成高考考点的载体;3."去教材论"——完全把教材抛在一边。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我们就会发现高中语文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高中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高中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3.高中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材编写者将高中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5.
依据2011年国家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结合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践积累所得,重构了"一体五模块"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框架体系,并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其中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核心建构的"五模块"语文教师技能训练体系包括语文教师口语、三笔书法、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技能、语文命题与解题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课程具体实施策略是"案例引领,理论先行;大班训练,解剖麻雀;单兵训练,人人过关;课堂研讨,共同提高;记录过程,灵活评价"。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改革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长期被置于边缘地位,处境尴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教材编制理念、内容及结构体系与小学语文教学一线脱节严重,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不大.翻看数十种相关的教材,大同小异者居多,少有理论上的突破,更少在编排体系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高师语文教学论课程要引领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六环节"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建立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的,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主的教学理念,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观摩教学--模拟教学--实地教学--教育实习的"六环节"训练模式,旨在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性实践教学能力,为他们走上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论是关于语文课程的知识。语文课程论,涉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编制、语文课程形态的建构、语文课程内容的研制、语文课程理解及课程实施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语文学习、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的理论。对语文教学来说,这部分知识处在上位,对语文教学起着统摄性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永康教授主编的新作《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属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教材。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语文新课程实施的现状编写的新一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忽视实践教学等问题相当突出。我们必须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大力改革,以适应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是当前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保障。新理念呼唤语文教材的编写创新。新教材的编写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程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作为基础。“不完满”阅读对话文本的编制思路是小学语文教材呈现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针对以往阅读文本单一、完整的呈现模式而提出的,为小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提供一个新视界,一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语文综合性学习源于语文课程,基于语文教材,是"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活动性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教育资源,设计和开展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一、依托语文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很重要的凭借。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13.
徐特立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他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语文的教育目标、学科性质、学科教材、学科教学、课程评价以及教师素养都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本文着重探讨徐特立的课程评价观以及其对当今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语文”作为中小学一门课程的名称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至今语文教育研究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从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七方面勾勒这60年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轨迹,可明辨是非,总结得失。  相似文献   

15.
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理所当然,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教材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也应该谋取变革与超越,以更好地适应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杨九俊、姚强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示例与导引》两书,就是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阅读和学习这两本教材,无疑是穿行在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次智慧旅行,让我们在二者之间深厚绵长的“张力”冲击中,享受了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特有魅力。一、整合了传统与…  相似文献   

16.
新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对高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行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及课程设置都已严重落后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已有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进行整合与改造,进行合理的重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编委简介     
杨再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课程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全国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小语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长期从事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语文教学探新》、《小学语文教育求索集》、《当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小学语文卷 ) ,主持编著《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等。在全国教育类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代表作有《作文教学的时代特征》、《面向21世纪的读写结合观》等 ,其中《论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一文被选入《20世纪后…  相似文献   

18.
倪文锦,上海市人,1948年9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首位语文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文化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语文教学研究会主任;上海市考试院考试研究室语文学科组成员。倪文锦教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科教材建设、语文特级教师研究、语文比较教育、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等。已完成教育部课题多项,如"九五"课题"港台与大陆语文教育比较""职业高中语文课程开发"以及华东师范大学"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教育创新与教师教育"子课题"语文学科教学创新的课堂分析系统"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语文学科能力结构及其测评的研究"也结题在即。倪文锦教授著有《语文考试论》;主编《语文教育展望》《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语文教育初探》《先进教育思想,高超教学艺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研究》《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初中版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语文教育学引论》(副主编),以及教育部规划教材职业高中语文(1~4册)、国家规划教材"中职"语文(基础版1~4册)等。他多次作为主讲嘉宾应邀参加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等地召开的语文教育国际研讨会,曾受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多所高校的邀请作访问学者及参与课题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读到周庆元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之前,我正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语文学科教学论自身的建设问题。与近20年来国内教学论发展过程中的研究重点刚好相左,语文学科教学论前段以研究教学实践的多,自身体系建构不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新时期以来出版的众多的语文学科教学论教材或专著(包括以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名之的相关教材或专著)看出来。这或者与早期研究者的专业背景有关,因为大多数研究者非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出身,更多的是学中文专业的。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体系。这种状况赢到千荣生博士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出版(2003)才有好转。王先生的专著因为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虽对语文课程的相关问题予以厘清并进行了深入的独创性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固于博士论文本身的逻辑结构,不可能完全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体例写作。二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足农村学校的适应性问题。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超前性和理想化,新课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和农村学校的实施效果并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20.
一、理解上逻辑关系的错位导致心理期待的偏仄与歧斜,有可能使中考命题误入歧途。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语文中考三者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包含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说是语言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语言学科的性质.确定语言课程水平、结构、内容以及教与学的目标和最基本的任务,课程外延最大,语文教材是课程所包含的用来进行母语教学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