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在教学《燕子》这一篇课文时,反思了过去的得失,树立了我的教学新理念。一、利用歌曲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入如诗如画的春景中"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一首动听的《小燕子》,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学生对新鲜事物最易产生好奇心,对以往不同的环境很感兴趣。因此,上课伊始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新鲜的场景。如:教《燕子》一课,教先播放歌曲《小燕子》并辅之以优美、生动的导语:“春天来了,在农村、在城市、在田野、在树林随处都可以看到美丽可爱的小燕子。瞧,燕子来了(教师板画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多么美丽的小燕子啊!'通过形象生动的导语和欢快的乐曲渲染及简单的画面,仿佛把学生带入了春天  相似文献   

3.
一课堂教学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形式和途径。那末,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算调动了情感的因素,使其发挥作用呢?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创设某种“情境”,导入新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春》一文时,先放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的录音,随着优美的乐曲声,又陆续放了几张投影画面,同时教师画外音一样的解说:“春天来到了大江……春天来到了森林……春天来到了山川……春天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听了一节随堂课《燕子》,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师: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飞倦了的燕子,能给人带来赞美春天的感觉吗?生:(顺着教者思路)不能。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人跑步累得都不想动时,会不会还想唱一支歌来抒发自己美好的心情呢?生:不会。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本周轮到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执教《燕子》。《燕子》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的作品,描写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的形态,以及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优美舞姿。作者将燕子和春天融合起来描写,燕子在春天里活动,春天借燕子而添色,两者相得益彰,给读者无限美的享受。听完这节课,我有以下三点想法。一、比"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描写燕子外形时,教师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6.
(老师上课前交代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春天,回味春天的美好,用画笔和色彩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春天。)在优美欢快的《春之歌》的乐曲声中上课开始了。老师出示了教学挂图《找春天》,让学生仔细地欣赏,图上的师生在野外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天上(飞着燕子),地上(长出了青草、野花),小河里(流动着清清的河水),桃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田野里(青蛙张开了嘴巴在呱呱地叫)……老师引导:“你们能用眼睛看到图上的春天,也一定能用耳朵听到春天的来临,不信,请听录音。”提出听音要求:(1)…  相似文献   

7.
问:《燕子》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是什么? 答:课文的教学难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篇课文也会因学生水平的高下而不同。就一般情形而言,这课教学难点有:(1)写燕子的活动为什么就写出了春天的美景,即燕子与春天有什么关系?(2)怎样激发出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陶冶学生美的情趣?前一点属于理解内容上的难点,后一点是思想教育上的难点。先谈第一点。课文围绕  相似文献   

8.
李明 《山东教育》2003,(25):31-32
一天,教学《燕子》一课。读到“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我问:“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感受到春天太美了,就像一幅美丽的画面。”有的说:“我好像听到了春天优美动听的旋律。”有的说:“我感觉电线太高太长了。”他们紧扣问题,发表见解。我正要接着按既定的教学步骤往下讲,忽然听到:“老师,为什么燕子停在电线上不会触电呢?”我大吃一惊,这可是事先没想到的呀!我也不明白。这真是“节外生枝”,怎么办?是不予理睬,强行砍掉,…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让学生听完《春天的手》的录音朗读课文后,我问:“听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积极发言。甲说: “我觉得阿姨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乙说:“我觉得春天很美。”丙说:“我好像看到春天已经来了。”丁说:“我觉得春天是‘叫喳喳’的!”他刚一说完,全班都哄笑起来。我当时一怔,以为他是想在同学面前捣乱,有点生气。但当我想起“倾听着  相似文献   

10.
佳佳见闻记     
佳佳是个三年级学生。她十分喜欢写作文,可就是写不好。瞧,这篇《春天》竟写了“我们在小河里游泳”;《拾金不昧》中写道:“我捡到了一万元……”谁看到了都摇头。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以“春天来了”为题的漆画燕子和蝴蝶的图画课中,我没有停留在一般绘画技法的传授上,而是让学生首先感受大自然美的意境,带着愉悦、兴奋的情绪学习绘画。这样,学生不仅学起来轻松,而且调动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导入新课 1.挂出放大的彩色画面。提问:画上有什么? (几枝嫩绿的柳条,几朵小花) 2.想想,这幅画取个什么题? (春天来了)(播放乐曲《早春赋》)  相似文献   

12.
《燕子》(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是一篇精短优美的散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今年春天,我到一所村级小学,听到和看到了与众不同的《燕子》——那是一节室外语文课。20几个农家孩子,拿着课本,拎着方凳,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水塘边的草地上,在春天的阳光里学习《燕子》。老师没有带什么教具,只是拿着教材、挂图和一架借来的儿童望远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班班通"在我县的普遍实施,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如何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听、说的能力呢?一、运用"班班通",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找春天》一课,上课伊始,教师便出示一系列春天的美景画面:桃红柳绿,泉水丁冬,燕子南归……孩子们在一片啧啧的赞叹声中,便对春天产生了喜爱之情。一曲欢快的调子后,教师开始描述: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孩子的眼睛、耳朵被充分调动,进入优美的情境中,接下来教学便得心应手了。  相似文献   

14.
"我怎么没感受"。这是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手》时,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盲。课伊始,老师让学生欣赏《春天在哪里》,然后提出:"现在已是春天,春天是美好的,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愿意来将你观察到的说一说?"几位同学站起来发言。  相似文献   

15.
燕子筑巢     
蔡雨铃 《小火炬》2010,(10):19-19
阳春三月,柳绿花红,我走出家门.看见一只燕子停在树上叫个不停。哦!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 前几天,我看见隔壁邻居屋檐上有燕巢。羡慕极了!我多么希望燕子也能在我家筑巢啊!这样.每天早上起床时.燕子唧唧喳喳的声音还可以当我的“小闹钟”呢!没想到几天后,我惊喜地发现,我家的屋搪上也有燕巢了,但还未完工。我实在是太高兴啦!  相似文献   

16.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胖走进家门,发现院子里真的有燕子飞来飞去,忙喊  相似文献   

17.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红的花,看见绿的草……”每当孩子们坐在草地上唱这首歌时,我问小(一)班的孩子们:“你们知道春天是怎么来的吗?”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抢着告诉我:“我知道春天是这样来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我感觉到的春天1.师:前段时间,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去寻找春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味走在春天里的美妙感觉。(课件出示孩子外出踏青的图片,师生观赏)2.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式:春天是____。春天是鸟儿清脆的鸣唱;春天是小鸭子溅起欢乐的水花;春天是燕子的呢喃细语;春天是小溪的流淌;春天是迎春花的小喇叭……)a.学生自由交流。  相似文献   

19.
我在十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美术应打破单一美术课方框,而应把各学科知识渗透到美术课中运用发挥,以提高教学的艺术。一、结合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教学上二年级美术课《四季景物》这一课,我结合语文课文《春天》、《春风吹》,《秋天到了》等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在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春季特征:树枝发芽,树叶嫩绿,小燕子飞回来等;秋天特征:树叶发黄、落下,天高天蓝,大雁南飞等。再根据学生的讲述在黑板上描画出春天和秋天的景象图。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自己去描绘夏天、冬天的景象。这样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美术教学,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化难为易,学得轻松。  相似文献   

20.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春天》,同学们都写春天如何好如何美,诸如和风细雨、花红柳绿、燕子呢喃、小鸟歌唱之类,只有一个学生与众不同,他的主题是"春天不好",例如细菌繁殖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