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为此,高师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形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以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2.
高师英语教学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培养基础教育英语师资的高师英语专业,教育教学必须主动应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在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测试手段诸多方面改革的同时,加强基础教育研究,形成高师教改与基础教育课改的互动机制,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应新课改需求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3.
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任务,其培养目标就是通过教师职前培养,使师范生成为教育思想端正,教育理念超前、教学手段过硬,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有较高教学、教研能力的教师.新课标中新的理念、新的评价体系,强烈冲击着高师院校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对师范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评课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属于教学研究能力,高师教育实习中必须训练师范生评课这一教师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顶岗实习支教: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顶岗实习支教是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的新形式,是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顶岗实习支教促进了高师院校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师职前培养与入职教育的桥梁,是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连接点,同时又促使高师院校进一步重视教师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实践的前行,地方高师院校培养教师的重心和职前教师专业毕业生的流向发生了重大改变。一些高师院校无视现实仍然按照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职前教师,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挑战,应破除传统师范课程旧观念,树立教师教育理念;科学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职前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受益者是基础教育领域,提升途径主要依托高师院校。对照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我国应尽快改革职前教师实践教学培养策略,抓住我国师范专业认证的"牛鼻子",探索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与职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关系,更新教师教育类课程,完善教育实习模式,加强职能部门在基础教育与高师院校的协调能力,共同保障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达成。  相似文献   

7.
《标准》导向下高师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普通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出发,结合目前高师的培养现状,地方高师师范生职前培养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基础教育的专业化教师。要以《标准》为导向,矫正培养目标,独立设置微格教学课程,增设说课和现代教育技术等培训项目,探索培训项目与《大纲》培训模块相结合的新型培训方式,构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师院校的发展面临"学术性"与"师范性"双重滞后、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所脱节、课程与教学存在明显滞后、教育教学与基础教育联系不够、"终结性"与"一体化"冲突等问题.要通过促进"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和谐统一,强化"学术性"基础之上的"师范性",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推进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来推动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有了极大地发展,但在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上仍存在诸多问题,顶岗实习作为培养学生从教能力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强化了教师教育的定位,明确了教师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突出了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解决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与职后教育、基础教育脱节的问题,系统探索了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和服务基础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高师院校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师教育基地,在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当前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的实际出发,立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一个机构合理、体系完整、内容科学的教师教育一体化运行模式,是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针对高师院校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与教师职后培养衔接中的现存问题,以教师发展终身化为标准,依据资源配置原则,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师德教育程度四大方面,提出促进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衔接的策略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阵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师院校应改变教育观念,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健全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面对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面对高师教学教育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的现状,高师数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要在强化教师的职前培养、维护自己传统教育品牌的同时,建立多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优势及其与地方基础教育之间的"共生"关系,认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提出地方高师院校要强化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理念,不仅要提高校内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还要为地方中小学教学、科研、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高师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师应确立新型教师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凸显教师专业化理念;构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与模式的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但一些研究并未指出其问题的关键。要建立有效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与模式,首先要把握现状及其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切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药到病除。该文首先对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做了文献综述,从现存问题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接着对当前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培养策略与模式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开展"做中学",以达到提高教育技术能力之目的,并探讨了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地方高师院校应当顺应时代的变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但是,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了解少,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育实习管理力度薄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只有加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对新课改的了解,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大教育实习的管理力度,才能确实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需要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师院校要适应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视通识教育和通才培养,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革新教学方式手段,并注重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以切实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但仍存在自我意愿消极、学习意识淡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滞后等现象。高师音乐教育既有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等因素对高师院校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专门化的高师音乐教师职前培养,坚持高师音乐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的连贯性,建立研培一体的高师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师教育实习与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整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与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相整合,是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新尝试.是地方高师为当地农村教育服务的创新模式,也是当今地方高师教育改革的一条新路.本文提出要建立一个由高师院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分工协作的三级管理体制,统筹整合活动;建立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指导教师与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外聘专家合二为一的专家队伍;建立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为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与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提供信息支撑系统,从而促使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与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师范院校内部专业人员和基础教育工作者对师范院校的办学层次与培养目标定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调整、职后教师教育市场开辟前景等问题存在明显分歧,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相互错位现象。师范院校改革不仅仅是师范院校自身的转型和改革,更关系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诸多问题需要双方改变过去相互隔绝的状态,开展积极对话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