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读书价值观就是人们在读书过程中,基于自身读书需求和内容而形成的,对读书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如何读好书等问题。通过孔子的言行不难发现他一生最推重修身养性,以读书为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需求满足的人生方式,这也恰恰构成了他读书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下学上达的读书目的,文质统一的读书选择,安贫乐道的读书精神,四结合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静  王友胜 《图书馆》2008,(2):44-46
宋人读书范围广、数量多,读书人不分阶层,队伍庞大,整个社会形成浓厚的读书风尚。读书生活和读书带来的崇高社会地位促使宋人具有自觉而强烈的藏书意识。当藏书越来越丰富,又为阅读和学习提供更多方便,使人们读书更努力。宋人的读书和藏书相互促进,助推了宋代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员读书的现实意义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员读书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馆员读书的原则和读书方法,以及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晁公武是宋朝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一生与书为伴,涉猎广泛。本文通过对其读书生活、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的分析,探析其读书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外读书活动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织群体性的读书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发达国家的读书活动相比,我国的读书活动还存在着流于形式、活动范围比较窄、读书俱乐部发展艰难、法律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发达国家的读书活动给我们以启示:完善立法;读书活动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依靠基金协会的力量;探索适合我国民族特性的读书活动形式;明确读书活动和商业促销活动的关系。图1。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热爱学习和读书的民族。中国的先贤们留下有极其丰富的读书文化遗产。读书须先立志、读书须先正心,就是中国先贤们总结并提倡的正确的读书心态。中国的先贤们提倡读书人确立高尚、大公、长远的读书志向,深谙“志不强者,智不达”的道理。中国的先贤们提倡读书人确立正心诚意的读书心态,要求读书人做到心公、心虚、心定。中国先贤们提倡的读书心态,对当今的读书人仍然具有历久弥新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国电视台采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据新华社电)习主席关于读书这段谈话,为我们提供了读书的强大动力和学习榜样。他告诉人们,应将读书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和需要,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任务和负担。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增强精神能量。因为能  相似文献   

8.
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国电视台采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据新华社电)习近平主席关于读书这段谈话,为我们提供了读书的强大动力和学习榜样.我们应将读书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和需要,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任务和负担.读书有哪些好处呢?我认为读书的好处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读书活动的形式缺少创新意识、馆外社会活动贫乏、读书活动难以形成有效品牌、读书活动内容科普类内容比较欠缺,并且经费严重不足等。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的拓展思路和重点是培养和激发少年儿童读书的兴趣、拓展少年儿童第一课堂外的学习内涵、不断挖掘以少年儿童导读和阅读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读者服务空间,并且要拓展公益平台,注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当今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一些国家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读者开展读书活动。美国前总统里根曾亲自签发文件,规定1987年为美国的“读书年”;日本开展的读书活动强调社会针对性,以提高民族向心力;法国总统密特朗则以其从政数十年生涯中的极爱读书和收藏图书影响着政府对读书活动的重视。世界各国读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苏联开展“图书爱好日”读书活动,由专家、学者对读者做出具体指导。美国的读书活动与评书融为一体,既培养人们的读书情趣,又提高图书质量和数量。匈牙利举行由政府  相似文献   

11.
张莉 《黑龙江档案》2013,(2):160-160
201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温家宝总理专程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并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温总理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使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热爱读书的习惯蔚然成风,需要国家、社会团体、家庭及个人共同努力。在此,笔者主要论述图书馆在培养全面阅读习惯中的可为之处。  相似文献   

12.
8月11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职工读书自学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大会上,226名读书自学活动积极分子,133名自学成才者,120个单位受到表彰。他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为振兴中华、提高工人阶级素质而自觉读书。受表彰的先进集体,有读书活动起步最早的上海市总工会。他们的特点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读书活动的主旋律,以搞活基层作为工作着力点,坚持发挥群众性的特点和自我教育的优势,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主题教育;在读书积极分子和理论骨干中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多学科,多层次的方针,推进岗位读书,岗位成才,开展辅导交流活动,活跃群众性读书气氛,从而使读书活动搞得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3.
书店的革命     
在古老东方的国度,对于读书而言,不论书香氤氲还是纸醉金迷的年代,伪书迷永远多于真书迷,正如伪君子永远多于真君子一样。特别是在纸醉金迷的年代,读书往往被赋予远高于读书本身的时尚和潮流意味,每一个读书或不读书的  相似文献   

14.
由韩国出版研究所具体实施的、韩国文化观光部发表的《2002年国民读书状况调查》指出:韩国国民“读书的比率和读书的时间正在减少,但读书量却在增加。”整个韩国的读书状况,由此可见一斑。同日本一样,尽管韩国担心国民的读书习惯衰退,特别是忧虑年轻人远离书本的大声疾呼在韩国此起彼伏,但客观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是负面的。本次调查,可以说让读书运动发起者与出版相关者长出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和学习习近平的读书思想,把握其与读书相关的思想精髓与思想价值,进而影响和推动阅读型、学习型、书香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方法/过程]根据习近平关于读书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其自身长期不辍的读书经历,以人们普遍关注的关于读书的3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和"读什么书"为纬度,系统研究和阐释习近平读书思想。[结果/结论]习近平读书思想的分析与把握,对指导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以及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市出版局和解放日报联合发起开展定名为“振兴中华”的职工读书活动,并设职工读书奖。现将上海市职工读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答解放日报记者问摘要如下: 1.读书活动的意义:职工读书活动,在“文革”前开展过多次,效果是好的。但十年内乱中,活动中断,读书风气受到极大的破坏。粉碎“四人帮”后,职工的读书活动逐步恢复,但开展还不广泛,一些青年  相似文献   

17.
朱原谅 《图书馆杂志》2020,(4):50-56,61
掌握古代先贤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提升目前阅读推广的有效性。通过文献研究法,发现流传的朱熹读书法三个版本源自黄士毅的《朱子语类》、黎靖德的《语类大全》和张洪、齐熙编辑的辅广《朱子读书法》,其内容和编辑思想各不相同。朱熹读书法中蕴含的读书于学者至为重要、读书不在多寡而在于"精"、读书须循序渐进、读书有利于崇德、作文是读书的重要目标等思想对当前阅读推广活动实践、阅读推广人和读者的素养提升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读书永恒的主题──《当代百家话读书》评介读书与生命同在著名作家、政治家李尔重以“读书与生命同在”为题,畅述他在戎马生涯中,在百忙的政治活动中,怎样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个爱书人,但爱书人不等于会读书。李尔重的读书经历告诉了我们,由爱读书到会读书,有...  相似文献   

19.
真德秀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理学家,对理学的传承和复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读书、写作、授徒的过程中,真德秀坚守理学,并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思想。通过对《西山读书记》《文章正宗》《大学衍义》等真德秀的传世之作进行研究,发现他在读书次序、读书方法和读书内容等方面,传承了“北宋四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以及朱熹的阅读思想,并创新了一种牢固的读书体系。这种读书体系对于解决目前经典阅读的诸多困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11月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此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同时鼓励每个人去发现阅读和写作的乐趣。南京图书馆作为江苏省级公共图书馆,始终坚持借助"世界读书日"这样的良好载体,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辅导人们有效阅读,并注重读书的持续性、实效性,使阅读成为习惯,让读书融入生活。作为今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的重头戏,南京图书馆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