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批判性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心理学理论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采用主体性的研究思路,旨在实现人性的自由解放。当前,批判性心理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对彰显心理学的价值维度,关注心理学的政治、社会影响,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主体是对人的一种全面理解,主体性是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引发世界以及人自身变化的个性特点。人非生来就是主体,主体的形成、发展主要分为10个阶段。近半个世纪以来,“主体”的概念应用于教育学和心理学中,主体性原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性思想,也是大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3.
人文主义的“人”具有纯洁性、自然性、永恒性的内涵,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具有天然的批判性;后人类主义的“人”则主张排出“人”的概念,纳入“非人”,体现为对技术的积极接纳态度。研究从“人”和“非人”的双重视角考察了智慧课堂中“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发现:(1)从“非人”视角看,智慧课堂中的教学主体从永恒的主体转化为流动的主体,从纯洁的主体转化为混合的主体,从自然的主体转化为增强的主体;但从“人”的视角看,人的主体性也面临着“主体虚无”“非人主体”“主体弱化”的风险;(2)“非人”打开了“人”的空间,这种对“人”的解构正是智慧课堂人性论建构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3)在构建新的教学主体时,可以打开“人”的概念,接纳更多的“非人”,但对“人”的弱化并没有获得伦理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一、主体性含义及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主体性,即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人类通过自我创造而形成的一种本能。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人的主体性不是由可遗传的物质形成的,而是表现型、获得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主体性的发生、发展和完善是由人的内在需要驱动的,即认知、情感和意志的需要。但这还不足以使潜在的主体性因素成为现实的主体性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发生、发展和呈现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是其作为学习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论析主体性的内涵和大学生主体性的特征。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等基本属性。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应有之义,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性,是主体交往中形成的建设性张力,整全的主体性只有在主体间性的标志下才能被正确解读。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大学生主体性处于高级阶段、成熟阶段、理性阶段。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研究学生主体性的时代背景。第三部分由第三章、第四章组成,研究从教育人类学、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文化学的审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认为教…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主体及其特征(主体性)是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现实教育中主体性缺失的状况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他者性立场的主体性以主体共存问题的解决为旨归,有效化解了理性的意识主体论带给主体性的存在危机,开启了以行动探寻主体性的新路径。受意识主体论和后现代语境的双重影响,教师行动的异化使得其主体性显现出明显的客体化、技术化与原子化特征,给教师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行动是公共空间内主体间以言说为媒介的彰显活动,主体性在行动者主动向在场的他者展示其独特性存在的行动中得以“入场”。教育主体的多元共在决定了行动同样是教师主体性“入场”的根本途径,教师与他者相遇的境遇性及其对学生所负有的不可推卸的教育伦理责任赋予了其主体性以他者性、伦理性和“脆弱性”。故而,当下的教师主体性研究要着力激发教师行动,在教育伦理责任实现中发展主体性;持续拓展教育空间,确保学生主体的入场机会;超越原子式的主体观,以他者性立场来建构行动的教师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化的主体性表现为自由创造性、开放性、个体性、批判性,这与西方哲学中的主体能动性、主体间性、解构具有深刻的关联。从哲学角度对西方文化主体性进行梳理,分析中国外语教育的教学机制并指出其中的不足。西方文化的主体性对中国外语教育的启示是改革西方文化教学,把主体性融入中国外语教学,求同存异,促进中国外语教育的良性发展。文章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是在与客体互相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在主1]体性的支配下,个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是唯一的“主体—客体”关系。主体性虽然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类与科学的发展,但却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后果。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性是对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互相平等、互相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1]一、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1.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及其特点传…  相似文献   

10.
易斌 《教书育人》2004,(10):36-37
一、主体性含义及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   主体性,即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人类通过自我创造而形成的一种本能.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人的主体性不是由可遗传的物质形成的,而是表现型、获得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主体性的发生、发展和完善是由人的内在需要驱动的,即认知、情感和意志的需要.但这还不足以使潜在的主体性因素成为现实的主体性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发生、发展和呈现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是其作为学习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其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主体性不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历史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因而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也不否定历史主体的选择性。选择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历史过程是由主体的选择构成的,历史规律是通过主体的选择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能动的选择性的统一;主体性的实质是主体以自身的根据对自身活动的自觉的选择这样一种性质。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主全的  相似文献   

12.
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任何形状或形式绝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知觉活动重新加以建构使之完形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这种标举整体,弘扬接受主体性的意蕴,对儿童文学图画书的阅读有较大的启示.图画书的阅读既可以是一种整体性阅读,又可以是一种闭合性阅读,同时还可以是一种同构性阅读.这样的阅读诠释了图画书带给我们乐趣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与发展的问题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课堂教学是课堂中的核心活动,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中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建构性,学生在与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实现知识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一般地,能够促进知识增值的课堂即为发展性课堂:一是实现知识教学与学生智力形成、发展的协调统一。知识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的智力价值,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而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要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二是知识教学要促进德性的养成,使学生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升华为德性。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有:中学教师研究内容单一;心理层面的实证研究欠缺;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系还需完善等。分析原因,指出中学教师学科素养的局限、考试的影响等制约了研究;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学存在隔膜,与研究所需的综合素质有一定差距,与中学的合作未达到实质性;数学教育界与心理学界的研究还未接轨等问题。提出中学与大学、数学教育界与心理学界、教育行政部门等要形成学术共同体,合作建立研究与培训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狄尔泰作为欧洲大陆现象学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促使哲学重新关注人的精神,他试图建立以心理学和人类学为根基,以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为枝干的综合的、有层次的精神科学体系。他的精神科学思想促使哲学家重新评估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从精神科学的角度看,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和自然科学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所以人文科学教育就有其独特价值,这些学科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应是促使人了解社会和历史整体,是一种不同于感觉的体验活动,是通过培育人的主体性获得自由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哲学中,主体论经历了由"客体中心"到"主体中心",生命之"我"到生活之"我","无主体"到"主体回归"的流变。主体论思维方式的转向对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极大的改变了哲学研究领域的面貌,哲学研究随着对"主体"不间断的"问"与"答"而持续解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县域文化与居民性格研究既是本土心理学的课题,也是跨文化心理学的课题,更是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课题,在本土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尚未成熟的背景下,使用跨文化心理学概念框架是一个有益的选择。采用田野工作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经验总结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使用背景变量、过程变量、心理变量的实验心理学概念,区分生态学背景变量、社会政治背景变量;生物适应变量(包括包括生态影响、生物传递)、文化适应变量(文化传递、社会化和濡化);可见行为变量、推论行为变量的心理变量等概念。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了张掖甘州文化类型与居民性格特质及其关系,进而进行了县域文化与性格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主体间性的研究是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通过对主体间和主体间性的讨论,揭示了主体性教育中教育活动实质是人和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同时指出教育活动中主体间性的特点及其与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主体教育研究面临着“过时论”、“抽象论”和“终结论”的挑战,需要认真审视主体教育的现实针对性、理论定位和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人的主体性的成长和主体教育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尚未过时;主体教育不是抽象的哲学理论,它为当代教育实践明确了新的价值取向,为科学的认识教育活动中人的特性、教育过程的性质以及科学地揭示人的发展机制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立足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带来的活动的交往性,以及文化的群体性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可能和制约,将促动对主体性的内涵、生成发展的机制以及研究范式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