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日益重视,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也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国各地出现了美术馆建设热潮。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打造和推出有新意的、能够满足各方诉求的美术馆,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美术馆的职责所在。贵州美术馆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场馆软硬件建设、打造优质作品以及形式多样的展览,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在营造浓郁艺术文化氛围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和本雅明都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寻求对现代性的反叛和救赎.马尔库塞在意识形态批判之中终于寻找到他的审美乌托邦;而本雅明则发现和拯救了"寓言",形成他自己的审美救赎,同时他还在资本主义现代艺术中发现了碎片、震惊和断裂.通过对二人艺术及审美观念的比较,希望发现他们审美乌托邦和审美救赎的异同,并努力将之与现代社会批判作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3.
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通过表盘上的示数,可以知道某家庭或某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除此之外,电能表还有没有其他的用途。优优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调查,提出了如下猜想: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艺术本身,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在日本幼儿园,老师经常带孩子们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参观、欣赏品位较高的美术作品,提升美感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有了高起点,孩子才会慢慢锻炼出犀利的眼光,分得出作品的优劣。有时老师也会常常给孩子们放上一段乐曲,让他们在不同旋律的引领下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2012年9月3日.澳大利亚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宣布实施《更好的学校:全国学校改进计划》(Better School::ANational Planfor School Improvement.以下简称《全国学校改进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每个澳大利亚儿童获得世界一流的教育.不管他们生活在哪里,就读什么学校.或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这一举措标志着澳大利亚基础教育革命迈出又一历史性的、最具实质意义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从对现代资本主义全面异化分析入手,着重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产业和强制性消费把人变为“单维人”,对人们的生存状况表示极大的担忧,进而提出他们的带有乌托邦色彩的艺术理论,怀有“文化救赎”的使命感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虚拟现实性的网络艺术。因虚拟现实性的网络艺术体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审美乌托邦情结,一经产生便迅速发展起来。如果我们把由网络艺术所营构的虚拟现实世界,称为新审美乌托邦,那么在此之前的审美乌托邦,我们则称之为传统审美乌托邦。二者虽然有着种种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都是试图通过审美的、艺术的途径来改变现实,创造出另一个完美的世界,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在这个全新的网络时代,我们建构的审美乌托邦必须具有以下特点:要适应现代社会市场化的发展趋向,要立足于现代人的心理需要,还要依托于现代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自发存在于家庭内外的艺术教育现象是古希腊艺术教育的开端。雅典是古希腊艺术教育的典范。雅典的艺术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并贯穿于各层次教育中,强调艺术教育的教化功能。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艺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关于艺术教育的主张,基本上反映了古希腊艺术教育实际,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艺术教育的目的、价值、内容以及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以小学美术优秀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方案为切入点,探究了从家庭、校外、节日以及艺人的角度开发和利用优秀民间艺术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混合教学”就是把放学后来“儿童之家”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不分年龄大小混合组织起来.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参照家庭兄弟姐妹关系,安排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一定的活动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研究人员和“儿童之家”的负责教师共同协商设计的,并以非常灵活的形式和顺序编排成不同的主题系列。比如交往能力系列中.包括年长的辅导年幼的学习数学、舞蹈等,年幼的向年长的讨教如何写山谷探险游记、如何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江都县汤汪小学为了进一步贯彻劳动教育,利用忙假时间有组织的领导儿童帮助家庭劳动生产。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该校在忙假的前一周,专门开会研究,拟订了忙假工作计划。按自然村庄,把四年级以上年龄较大体力较强的学生,组成小组,要求他们积极  相似文献   

12.
《教育情报参考》2005,(9):62-62
在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的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3.
技术时代的人类的感性受到了空前的压抑,其性灵处于一种干涸状态,需要诉诸心灵的美学乌托邦的滋润。《边城》中的湘西世界是东方的静的明的理想化,那里的人生既非压抑性的,又非放纵性的。其生活方式之单纯、素朴、舒缓有如庄子的至德之世,尤其是那里单纯、自然、专一、唯美的爱情,以及爱情的伤感结局,使其获得了丰厚的审美意蕴,具有了美学乌托邦的基本特征,因而能引起技术时代人们的无限向往.具有悠远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东京举行敦煌艺术展赵声良作为敦煌研究院建立5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以“沙漠中的美术馆——永远的敦煌”为题目的敦煌艺术展览于1996年10月26日在东京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是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日本东京都美术馆、朝日新闻社、朝日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中...  相似文献   

15.
迪娅 《教书育人》2005,(1):54-54
在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的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莫尔的著作《乌托邦》开创了西方乌托邦传统,为西方人打造了一片精神乐土,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乌托邦概念。西方的学界对于西方之外是否存在乌托邦一直有争议,国内对乌托邦的研究也一直使用西方的定义与标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为中国人创造了一片精神乐土,它也是引起西方学界对中国是否存在乌托邦文学争论最多的一部作品。分别将二者置于各自的历史、哲学、宗教背景中,不难发现二者都是作者在面对不堪的现实时,用想象力创造出的精神乐土,但是《乌托邦》面向未来,而《桃花源》回归上古世界。想象力是道德之善的工具,而艺术有助于实现这种道德之善。想象中的乐土存在于艺术中,它能够陶冶情操,拯救感知麻木不仁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深受广大一线教师青睐的让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怎么样呢?他们对小组合作显得不怎么热情.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听优生之任优生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小学美术学科教育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升。目前很多小学都开始着手建设校内美术馆,并通过美术馆中丰富的艺术资源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创新拓展,切实提高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综合效果。本文先阐述了美术馆艺术资源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意义,在明确当前两者整合现状的基础上,最后从转变学科教学理念、开展美术实践活动、引入民间美术艺人、设计亲子美术活动、构建场馆常态教育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美术馆艺术资源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他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他们想收养—个地震孤儿,他们咨询专家意见,之后,他们的计划变了。  相似文献   

20.
个别教育计划,增强教学的科学性 个别教育计划是落实资源教室方案中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学期初,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包括班级教学实施计划、小组教学计划、个别补救教学计划、家庭社区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