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吴涛 《科研管理》1999,20(2):40-45
本文讨论了技术创新风险的概念、分类,提出了技术创新风险新的分类方式:过程性与非过程性风险、不同层次的风险等,提出了对技术创新风险系统分析的矩阵分析方法,并就技术创新风险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现状、问题和新概念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建  汪剑飞  魏平 《科研管理》2004,25(Z1):14-22
技术创新绩效指标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一种重要管理工具.长期以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集中于研究产出指标和方法,但是忽略了过程效率的评价.本文总结了大量学者的相关研究,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模,为建立新的包括产出和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社会认知论的能动观点,将自我效能感概念拓展到技术创新活动领域,提出了"技术创新效能感"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领域相关自我效能感实证研究成果,大胆推论技术创新效能感可以作为技术创新绩效的预测指标,并从选择过程、思维过程、动机过程和情感过程四个中介过程探讨了技术创新效能感的作用机制,最终构建了技术创新效能感的作用机制概念模型.这为解释和分析"消极被动地依赖外国技术"这一时弊和"创新信念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技术创新管理实践和后续的实证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试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战略集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到演化经济学和资源基础企业观的推动,技术创新的最新理论研究将技术视为知识和技能的特异组合,将技术创新视为新知识或新规程的创建和动态能力的开发过程.这些概念的提出使有关技术及其创新过程的认识超越了将技术视为具体工艺和产品的传统范式,将技术创新视为研究开发的狭隘视角,并引发了对技术及其创新过程的持续性、路径依赖性、不可反转性、不确定性、暗默性和吸收传递性等战略属性的关注,要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传统项目式管理实施战略集成.  相似文献   

5.
2003年,美国学者切萨布鲁夫提出著名的“开放式创新”概念.他借用科学哲学中“范式转换”的概念,阐述了当代技术创新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以科学历史主义的视角考察这一范式转换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对工业技术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改变了工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工业技术知识的生产、分布、传播和市场化等各个重要环节,改变了大学的形态,推动了由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中保 《科研管理》1994,15(6):43-48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过程是由技术、经济、管理三类过程创新结合而向前发展的.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概念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过程机理和从技术与市场机会选择,经技术开发、样品试制、批量生产,到市场开拓与销售各个分阶段的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7.
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技术创新经历了开发性研究、系统性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后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事实上,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哲学的思考过程,无论是技术创新的方法和模式都体现了一种辨证的思维方法和事物发展的模式,哲学的发展现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始终.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和探讨技术创新的基础、模式和过程,揭示技术创新的内在基本规律,有助于完善技术创新手段,运用技术创新方法和推广技术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85—2010年国内高校合作研发的专利数据,研究了地理接近性对我国高校技术创新合作关系形成及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创新所属时段、发明者数、创新所属领域、创新技术数所产生的影响之后,研究型和专业型高校合作与专业型和专业型的高校合作相比,地理接近性对其有显著的阻碍作用.然而,在高校技术创新合作绩效方面,地理接近性却对我国高校技术创新合作创新复杂程度和创新产出质量存在正向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地理接近性对我国高校不同类型技术创新合作关系形成以及科研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规律,为促进高校合作、提升合作创新绩效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借鉴SSK及SST理论的强纲领和核心概念,提出了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新的社会学分析的理论构架——SSTI(技术创新的社会形成)。由于SSTI的基本出发点是建立在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上,从认识论着手开始对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研究方法提出质疑,因而SSTI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哲学意味,应当对SDTI中存在的哲学问题加以探讨。这些哲学问题的解决与否以及解决的好坏,势必将影响到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的进展。尝试对SSTI中的相对主义、复杂性和主体问性等哲学问题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对现有技术创新系统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网格计算中异构性层次思想及运作机理,提出"技术创新网格"的概念,描述了技术创新网格的概念模型和基本系统特性,并运用较先进的量子进化算法,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网格的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11.
蒋开东  詹国彬 《科研管理》2020,41(4):123-130
高校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载体,也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本文立足于共生理论,旨在建构一个新的高校协同创新分析框架,通过考察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及共生环境的结构关系,分析共生理论模型嵌入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模式,进而厘清“单利共生-差异互利共生-均衡互利共生”的实践演化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建构协同创新共生化良序系统、重塑共生化协同创新组织形态、搭建区域互利共生文化平台等维度出发提出了优化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路径选择,以期构建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能力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孙艳 《科研管理》2002,23(1):12-16
创新是工业企业持续增长的关键 ,而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的R&D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R&D活动的特点 ,通过考察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Sematech ,提出 ,应鼓励我国的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及大学之间建立战略技术联盟 ,以提高中小企业的R&D能力 ,进而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杨文娟  袁鹤馨 《科研管理》2020,41(1):285-288
 深圳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有效地提升了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能力和水平。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做出重要部署,高等院校基础研究是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单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科技计划实施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部署以及高校尖端人才引进和发展的需求,所以深圳亟需优化科技计划支持体系,科学布局基础前沿科学研究领域,进一步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作为一所深圳市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它肩负着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的使命,并致力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本文作者将以它为样本作为深圳市高校典型展开分析。通过研究高校申请深圳科技计划,分析高校项目获批情况,为深圳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建议:1)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2)孔雀团队引进增加应用基础和产业化分类。3)强化对市重点实验室的定期评估考核和调整。持续增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支持深圳市高等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汪明月  李颖明 《科研管理》2022,43(10):71-80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同环境污染尽早“脱钩”的有效措施,也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企业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处于不断升级的过程。借助642家工业企业调研数据对政府价格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升级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试图回答清楚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态演进过程中,政府价格型规制的作用节点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升级路径是显著存在的,绿色工艺创新是中介变量,且间接路径所占的比重要大于直接路径。政府价格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升级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但是调节的作用节点仅存在于绿色工艺创新向绿色产品升级的过程中,且政府价格规制对绿色工艺创新与绿色产品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边界性。上述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如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提升环境治理能力贡献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初旭新  马昱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119-123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体,高校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是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现阶段,如何在有限的高校资源投入下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刻不容缓。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高校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阶段、科研创新阶段和创新收益阶段。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分析了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市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而以北部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和中国整体为例,分析其三阶段效率演化动态趋势。研究发现:①中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各阶段效率及总体效率偏低,且创新高的省份与效率低的省份差距愈来愈大;②各阶段中,知识创新效率>科研创新效率>创新收益效率;③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差异性,黄河中游、东部沿海、长江中游等综合经济区知识创新阶段较高,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等综合经济区科研创新效率较高,南部沿海、北部沿海等综合经济区创新收益阶段创新效率较高。针对现阶段中高校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不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水下捕捞机器人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市场导向下的科研人员创新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定技术路线时科研人员需整合其他领域的相关技术,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解析时科研人员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判,科研人员对自身的研究领域存在着路径依赖.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提出研究和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以中小企业为创新主体引入目标用户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总结与农业企业协同创新的6种典型模式,剖析其路径与聚焦问题,提出现阶段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建立协同创新的最佳模式、路径与保障措施,为科技主管部门新时期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的协同创新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昌南  张云 《科研管理》2020,41(8):258-267
“大学扩招”会使人才培养投入增加而挤占大学对科研的投入,进而抑制大学的科研创新效率吗?本文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大学扩招”的创新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大学扩招”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这是因为“大学扩招”同时引起了师资队伍规模的壮大和师资质量的提升,并使国家增加了科研经费投入,进而提升了创新效率。有鉴于此,为充分发挥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继续保持大学招生规模的均衡增长,以扩招壮大教师队伍规模和提升教师质量,同时继续增加大学科研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西省几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 Probit 模型解读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可能影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指数因子;对江西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建立良好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能达到引导地方高校自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更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研究表明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更能有效促进区域内高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高校科技研发能力的评判是高校科研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对区域高校科技研发能力内涵的界定构建指标体系,并建立灰色多层次评判模型来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进行评判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