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文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何让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如何让语文课堂“浸润”德育“甘露”呢?我尝试着这样做。  相似文献   

2.
马恐鸣 《考试周刊》2012,(14):32-32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学科.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是朗读。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读”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行为.教师引导得法.便可令学生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待读出趣味,便会怡然自得,醉在其中。有了这种读的兴趣,还愁学生不喜欢这门课吗?  相似文献   

3.
突出实践环节 培养施教能力黄立中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是高师中文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和职业能力课。其任务,固然必须传授“为什么教语文”、“教什么样的语文”、“怎样教语文”的理论知识,而更重要的当务之急却是使学生具备教语文的能力,在实践中“会教语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到中学循序渐进地培养着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帮助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5.
一、“实用”学科“不实用”按照叶圣陶前辈的观点,课程的设置价值不外有三:“一种是实用价值,一种是训练价值,还有一种是文化价值。”①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现有多种名称,下文简称“教法课”或“教法”),其任务是使学生树立先进的语文教育观念,掌握教学规律,获得施教能力——会教语文,能教语文,价值在于“实用”。当然,还有训练价值——训练学生的施教能力,由此更加“实用”!.可是多年以来,这门实用学科并不实用。(一)从教学一般情况考查1.教学内容很少实用(1)平面重复。教法课通常在大学后半学程开设,有些内容,如教…  相似文献   

6.
一、“语文”人文性的两个维度 在一种较为宽广的视野上,人们对于“语文”的理解存在着两点基本共识,这就是判断“语文”的两个基本命题:a.语文是一门课程;b.语文是一门课程的名称。a命题可看作是“语文”之实体指代,b命题可看作是“语文”之符号指称。正因为“语文”的这种既能指“名”又能代“实”的双重特性,导致了人们在论及“语文”的诸多问题之际,常常会“各言其是”,在“人文性”问题的探讨上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有着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的课."人生聪明识字起.","误尽苍生是语文."语文教学承载着人们多少期盼,现实又是如此无奈.看看现在的语文课堂,往往用繁琐的、标新立异的、华而不实的,甚至本末倒置的所谓训练,肢解充满作者脉律、呼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朋友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功课,是高考三大主科之一,这几乎是所有同学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泉。但在实际学习中却又发现,真正把语文当成一门功课来学了,那成绩却是怎么也难以提高了。造成的感觉就是语文是一门“努力也白费”的课。于是乎“语文不用学”“学了也白学”的说法就大行其道,也有部分同学想学好语文却无从下手,不知从哪儿学起。此种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少有定论。究其关键,我感觉这其中所涉及的核心问题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一个语文观的问题。一、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从小的方面来说,语文是我们日常交际的工具,是学好其他功课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学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甚至影响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那么,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支撑与架构.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功能与价值呢?  相似文献   

10.
有没有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听着听着就“小鸡啄米”了?有没有老师已经讲到了第二题.而你的思绪还停留在第一题上的时候?这样可不行!老师上课讲的都是精华的东西,“咀其精华”才能得到进步!学会听课.是每个人走进课堂之前必修的一门课,那么这门课,你又能打多少分呢?  相似文献   

11.
曹剑 《语文天地》2009,(10):62-63
或许是通信手段的高度发达.或许是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或许是急功近利.或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当前小学语文界无论是公开课,还是研究课、示范课,都存在着严重的“做”课现象.而这一切的课本应该为小学语文教学起着示范、引领、跨越的作用,可事实上.非但没有如此,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肯定了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基础作用。目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好这样的作用,学校、师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态度足以说明语文教学在师生心目中处于“盲点”.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我有幸参加“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为期四天.每天大概有七、八节观摩课程。所谓“千课万人”,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千课荟萃、万人共享。众多教学名师云集此次活动.其场景用“一师一堂课、一课一人生”来形容毫不为过。在四天的学习中.我充分感受到每位名师的教学魅力.享受着他们或大气、或诗意、或激情、或朴实的教学盛宴。  相似文献   

14.
一、弱化“标准化”考试语文学科从本质上讲是一门技能课,不仅仅是一门知识课。语文考试的着眼点应在知识转化为能力。历年来大量的标准化试题,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发挥,教师忙于标准化考试,学生忙于应付标准化考试,把本来有血有肉的语文教学当作“僵尸”来解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5.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课,它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早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共同探索研究的课题,我认为.首先必须打破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以活跃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最终目的.在“活”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的课。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反复研读刘亚平老师的《课例:“余弦定理”的教学》,感慨颇多.数学之所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并且越来越凸显其价值,不仅因为它是一门理性思维的科学,为人们提供了理性思维的范式、完善的方法论,而且它“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质性考量.下面从教育价值的视角对课例做教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用“教例”学《小学语文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师三年级开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法》 (以下简称《教学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和必修课 ,担负着培养合格小学语文教师的重任 ,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好的一门课。但是这门课内容多、课时少 ,中师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又缺乏实践 ,因而在学习第三至第九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时 ,如果就教法讲教法 ,教师难教 ,学生厌学 ,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感于数学课的例题、美术课的样画、理化课的实验、音体课的示范 ,我尝试从小学语文教例入手 ,按师生一起选教例——评教例——创教例的过程来学《教学法》,效果显著。  一、选教…  相似文献   

19.
陈永强 《学周刊C版》2011,(4):127-128
语文课一般很难上得生动有趣,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是一门较为乏味的课。本文从实践中总结出这样一个观点.通过合作来节约教师的精力.更多地关注课堂内容,从创建和谐课堂入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的被动学习渐变为主动学习.并逐渐感悟出学语文的趣味.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曾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生活中去。”其实,崇尚真、善、美是人类的优良传统。语文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